802.11 组网模式:
1,Ad hoc--------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整个网络中,没有AP.
全部网络结构是一个full mesh的结构,
限制:适合无线终端少于3台的环境使用,
优点:节约投资,不需要额外的AP投资。
缺点:组网模式死板而复杂,而限制了网络规模.
2, 单BSS----------这是最常见的家用模式.
3, 如果是多个BSS的话,而且又是SSID一样的情况下,那就形成了一个ESS.
最常见的情景就是机场,酒店.还有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就连一些大点的咖啡店也是ESS的模式.
关于无线的工作模式。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无线只能工作在半双工,可是为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工作机制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以太网是CSMA/CD. ----------后面的CD是冲突检测.
而无线的CSMA/CA---------是冲突避免。
这就是无线有以太的区别。正是这个区别导致了无线只能工作在半双工的情况。
这个图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间隔时间,如果这个时候信道没有被占用,那么需要发送数据的客户端,有一个随机的倒数时间,如果过了间隔时间以后,还没有人用这个信道,那么最先用车道的就是间隔时间最小的。
但是这个分布式间隔时间是会被记录的。如果上一次我是10s,你已经等了3秒,下次的话会从7秒继续倒数...
真浪费啊.....
就是这个分布式随机间隔等待时间,导致了实际理论的物理传输速率和TCP数据船速速率的不匹配,所以这个是因为工作机制CSMA/CA造成的,而不是厂商故意作假的东西.
下面再细化一下MAC层的工作内容:
ACK----无线网络的掉包几率比有线网络大得多。因为空气作为传输介质,我就是在家开个微波炉打个馒头都有可能要掉包....就是因为2.4Ghz信道受到了干扰。那么这里ACK的功能就如何确认接收方收到了报文....
例如:ICMP包,对于有线网络来说,就是一个ICMP request,然后一个ICMP ECHO.
对于无线网络来说,除了正常的ICMP request和ECHO,协商是这样的:
我晕,画丑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无线网络中,每发出去一个报文,对端都得回一个ACK表明我收到了。至于回应什么报文是根据协议来说的,和这个ACK是没有关系的。
当一个用户接入到AP的时候,至少要经历2个步骤才能连接到AP的网络中去。
1, 认证 2, 关联
首先通过Beacon帧发现AP的SSID.
完了就是认证阶段:
对于Open system,其实就是不认证,但是报文还是要进行交互.因为是明文的。
与共享密钥,这个不说了,和IPSEC的差不多...
认证完了以后,就是连接,就是所说的关联:
这里一种是普通的关联过程,Association request with SSID, 完了,给一个response, 开始传输数据。
还有一种,也就是在ESS里面会用到的,叫漫游中的关联.
如果新AP的信号比旧AP信号强,那么会自动的连接到新AP.
但是在那个瞬间,实际上STA有两个上行链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漫游过程中他不会掉包。
因为,是先连接新AP,通路可以用的时候,再断掉旧AP.
而不是先断开旧AP再去连接新AP.
本文转自 hny2000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361531/95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