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就像一个泡沫,把规模奉为神明的人反而陷进去这个泡沫里,越吹越大,直至垮塌。2012年后,互联网的生命就像一个穿了线的鸡蛋,承担重量的不在于鸡蛋的分量,而逐渐在聚焦的线上“四两拨千斤”。
随着网络的商业模式相互交叉的密度越来越高,模式与模式重叠的部分由以前的默默无闻终于浮出水面。那些“高高在上”的互联网电商首先要学会从零开始,从一开始的在虚拟空间的网络节点上服务大众市场,到现在本地范围内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业务模式聚焦颠覆了原先那种追求规模的商业模式,未来也许会促使原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彻底走向终结。
互联生活离我们有多远,距离与距离的单位不一定是米,在IT界的刻度为1秒。上一秒的事情到了下一秒就已成历史,下一秒发生后相隔一个小时就恍若隔世。2012年腾讯财报显示,全年营收达438.94亿元,同比增长54%,超过传统的搜索和门户巨头百度、新浪、搜狐、网易四家之合。数据的冰冷与市场的反馈反应了一个趋势,传统门户与搜索正在走向衰落,而网络的用户化和本地化蔚然成风。
首先,业务模式以内容为主,用内容取悦用户。未来在平台支撑方面,建立内容智能接入机制,实现数据业务与互联网业务的能力融合,构建第三方业务生成和托管环境。这些功能的实施,可加快内容源的引入,形成端到端的业务交付体系,为整合产业链资源奠定基础。
其次,业务与云计算结合,大数据处理的时代即将来临。在平台大量信息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内容与应用的甄选,以及端到端业务流程的成熟,解决内容匮乏、业务形态单一的问题。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或者是跨平台业务,丰富的用户体验才意味着巨大的流量。
最后,业务、平台之间的内容的打通,真正考虑的是用户与业务的黏性和忠诚。比如应用开发领域,重视用户使用时长而非下载量;社会化探索上,重视与用户的互动而非新用户的开发。传统门户向用户倾斜,传统搜索向个性化发展,传统的互联生活也将伴随着对个人的重视,拓展出人的关系链,体验链,思维链等等,传统的改变是不得不进行的一场自救。
未来的互联网,首先是个人的大平台。大平台上,滋生出不同的聚焦领域,每个市场聚焦着几个有着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小企业把精力集中于培养忠实客户和独特的本地化能力,大企业则把精力集中于小企业的合作和整体的战略。企业之间通过良好的规划避免浪费,又借助战略的布局来抵御竞争。
未来的业务模式,是用聚焦替代规模。聚焦是一个机会,机会成本的增加说明这一块代表的权重也越来越大。业务模式走到了一个岔口,单纯的追求规模已经是十年前的思维。新与旧的一破一立,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越来越激化。如何找到未来生活的入口,不仅仅是时间问题,更是生死问题。
2013年6月,第二届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即将召开。届时,将有呈现互联未来的“互联城市”展示 以及聚焦互联生活业务发展的亚洲互联生活峰会。新的思维与产品的出现也将深深震撼每一个人的心脏。无论是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还是互联网的现实化,去虚拟化等等,移动的概念不仅是一个固体胶,已经成为流水,决定水形状的不是水而是容器。
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官网:www.mobileasiaexpo.com/cn/?MAECN=BBSA5
本文转自于明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hayu/117380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