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霸王洗发水和保温杯。”刚过去的一年,枸杞算得上是最接地气的网红食物之一。
2017年天猫双11,仅1小时,枸杞销售量突破179吨。2017年底,淘宝官方将枸杞与好搭档保温杯一同选入了2017时代宝贝。
跟着网红一起,宁夏中宁这个枸杞主产区,又成了关注焦点。这片土地上,枸杞维持着一方百姓的生计。根据中国经济网的报道,截止到去年8月,来自枸杞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
而种枸杞的杞农大都知道张氏家族,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张佐汉,如今农民口中还流传他“宁可没饭吃也要种枸杞”的故事。抗战时期,人们纷纷拔掉枸杞改种粮食,而张佐汉不仅一棵枸杞树没挖,甚至用一块银元换三棵枸杞树的代价,以120块银元买来360棵优质枸杞树,一共栽种了两亩多田。
张佐汉
他把一生心血都花在了枸杞品种的选育和栽培上,他的儿子张伟中,也与枸杞打了一辈子交道。2007年,中宁枸杞传统栽植技术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张佐汉、张伟中被评为传承人,2017年,枸杞膏、枸杞酒也升级成为中卫市非遗项目,张伟中是传承人。
张伟中和张佐汉父子
张家四代,一辈子都只围着枸杞转。可到了第五代张超轶手中,他并不愿意做杞农。 “太辛苦了。”为了逃离这种只有枸杞的生活,他曾远赴千里之外的云南工作生活。但最终,枸杞还是将他召回了中宁。
2015年,张超轶注册了枸杞品牌“张佐汉”,又在淘宝开起了“张氏枸杞官方店”。虽说2017年,这家由他一个人打理的小店只有十多万营业额,但他说,找到销路之外还是希望跟自已一样的年轻人能明白,枸杞不是现在中年危机的代名词,小小的一颗红果子背后还承载着很多很多。
种枸杞的“傻子”
不久前,一部由东方卫视拍摄的人文纪录片《本草中华》在各大平台热播,豆瓣得分高达8.9分,在枸杞这一章节,故事主人公就是张伟中以及张超轶。
东方卫视在张超轶家拍摄纪录片《本草中华》
张超轶的家在宁夏中宁县舟塔乡上桥村,这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加之独特的沙壤和半沙壤土质,非常适宜枸杞生长,且品质优良,也被称“中国枸杞之乡”。2000年前,诗经《小雅·北山》就写到:“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北山就在今天的宁夏中宁一带。
张超轶说,他们祖上在清朝时就由山西大槐树迁至中宁一带,并一直以种植枸杞为生。但直到他的祖父张佐汉,张氏种植枸杞的名号才开始在西北大地流传开来。
枸杞种植
张佐汉14岁时开始学习枸杞培育技术,他“不吃饭也要种枸杞”的故事张超轶在淘宝店的宝贝详情中清楚描述。事实上,张佐汉不仅扩大种植,他也在选育优质的枸杞品种。此前,中宁一代的枸杞一直是圆果,产量很低,但通过选育、栽培,张佐汉培育出了一种纺锤形枸杞,籽少粒大,肉多色红,被称为“大麻叶枸杞”。“直到今天,很多高产枸杞品种都由我爷爷选育的‘大麻叶枸杞’进一步选育而成。” 张超轶说。
解放后,张佐汉的40多亩枸杞园收归国有,而他由于技术过硬,依然是中宁一代枸杞栽培的专家。据介绍,结合张佐汉的经验,农科院整理出了一套枸杞种植的教学资料,从而影响了整个大西北,包括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枸杞种植。
儿子张伟中和张佐汉一样,一辈子也都消磨在了枸杞地里。
张伟中在为自家枸杞树剪枝
在一些当人看来他们是只知道种枸杞的“傻子”,但张超轶认为,爸爸和爷爷能算得上是枸杞界的袁隆平。袁隆平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水稻科研,他用杂交稻技术让亩产翻倍,解决上世纪几亿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而他的爸爸和爷爷,通过选种、栽培,也把中宁枸杞种从亩产200多公斤提高到了亩产400-500公斤。
2005年,农科院专家研发出了新品种宁杞7号,这个品种果实大,但枝叶容易疯长,修剪不到位甚至可能不结果。农科院把植株交给张伟中,张伟中结合父亲张佐汉的“三层楼”修剪法及多年的技术积累,种了三年,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应对宁杞7号修剪的技术,能够让枸杞获得更好的通风、采光,进而提高枸杞产量。
在纪录片《本草中华》的末尾,张超轶和张伟中带着酒去给张佐汉扫墓,张伟中唏嘘地说,“四十年来,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为中宁枸杞,我能出多大力,就出多大力。”
一个人的淘宝店
张超轶长大后最不愿意干的就是种枸杞。他的大学时光在千里之外的云南度过,2008年毕业后,他也选择在云南水电厂上班。
在他的印象里,祖父和父亲从事的枸杞种植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营生。
张超轶和张伟中父子
首先,光育苗就要三年,每年还要为枸杞树修枝、施肥,等枸杞树挂果了,还需要人工一个个采摘,他的童年就充满了与枸杞相关的痛苦记忆。一到枸杞采摘时节,每个节假日他都要背上篮框跟着大人摘枸杞,枸杞成熟的时间在6月到8月,那是西北太阳最毒辣的时候,能把人晒掉一层皮。
枸杞采摘后还要在第一时间内加工晾晒,晾晒在果栈中的枸杞也需要人顶着烈日进行翻面,翻面时手法需要轻柔,不能把枸杞皮弄破。
张家晾晒的枸杞
2013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组邀请张伟中参与节目拍摄,讲述张氏一家与中宁枸杞的故事,彼时,张超轶已经回到宁夏工作,与节目组相处的这段时间,张超轶第一次感觉他有一种责任去传承父辈在枸杞树上的坚持,而不是做一个身外人。
2013年年底,张超轶下定决心要创业卖枸杞。一年后,他在宁夏省会城市银川盘下了一个小店面经营枸杞,但生意并不好。2015年7月,他开始专心做淘宝,取名张氏枸杞官方店,他还为自己的枸杞注册了商标——“张佐汉”。
张超轶坦言,真正开始创业了他才发现,做生意也不比父辈种枸杞来得简单。
张超轶参加创业比赛
此前,他对淘宝一无所知,所有的经营常识都要一点点学习,图片编辑、店铺运营、活动报名等,每一样他都要亲力亲为。
翻开张超轶的店铺可以发现,他的商品介绍没有华丽的介绍词,没有撩人的图片,最多的是媒体报道、政府嘉奖。比如,他是这么写枸杞产品介绍的:我们家先后接受过央视《走遍中国》、《远方的家》、《流行无限》、《农广天地》等节目采访,种植枸杞得到政府多次嘉奖,我们只出售我们自己家产的枸杞。
确实,运营两年,张氏枸杞官方店只有5颗钻,工作人员只有他一人,2017年销售额只有10多万元,货源基本来自张伟中管理着的5亩左右的枸杞园,以及用枸杞熬制的枸杞膏、枸杞酒。
90年代开始,中宁当地政府开始大力扶持枸杞种植,中宁枸杞经历了疯狂扩张的20年,在产业化的运作中,张伟中的枸杞园很小,在每年庞大的枸杞电商销售中,张超轶的销售量也很小。
但张超轶说,从小接触枸杞,他一直觉得种枸杞没什么了不起,现在天天关心枸杞,反而有了感情。他很心疼像他父亲一样把时间交给枸杞树的杞农,辛苦劳作,枸杞价格却往往卖不上去,被收购商压得很低,他希望通过淘宝店,能为自己家,为当地杞农种植的枸杞找个销路。
对于未来,张超轶说,把销售做起来后,他想做枸杞的产业化,让技术代替杞农辛苦的劳作,然后是对枸杞进行深加工,开发衍生产品。说完,他又觉得有点难为情,“销售都还没有做好呢。”他说。
跟很多淘宝卖家不一样,对于张超轶来说,除了卖货,他更想把祖辈的事情传承下来,留下一点点属于这个时代的枸杞文化。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2-12
本文作者:王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