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正能量-IT的笑傲江湖

简介:

我们搞技术的,似乎都是有点“火气”,显得有点“暴躁”。随便去一个软件公司走走,或者和几个搞技术的朋友坐在一起聊,很多的话语就蹦了出来“妈的,娘的,操蛋,扯淡…”。

 

确实,有的时候,干活干累了,加班加狠了,被上司训了,被下面的人折腾烦了,就会丢出几句脏话,很解恨。也不是坏事!

 

有的时候,不管是多么文明,斯文的人,平时看起来很让人正儿八经的,但是偶尔的丢出几句脏话,我们就感觉有人情味了,似乎大家是同类,距离也拉近了不少。

换句话说,说脏话的不就都是不好的人,不说脏话的,也不见得都是不错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在技术圈子中的一些事情。很多的时候,特别是新人刚刚踏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总是特别的崇拜和敬仰一些前辈,大牛。敬仰的程度和地步甚至会让人感觉他们与“追星族”无异。很多的朋友偶尔在网络和一些技术大牛聊了下,例如大牛们回复了他一篇文章等等,很多的朋友就很高兴:因为有大牛赏识。收到鼓舞是个好事情,但是到处吹嘘“我和XXX认识,XXX很看得起我”就不太好了。


 

就我本身的经历来将,其实我刚刚进入IT行业的时候,也是非常想认识很多的技术牛人,希望指点一二。这就好比我们平时看到的武侠电视剧,在江湖中,鱼目混杂,林子大了,不是每个武林高手都值得我们去学习,表面上面是“君子剑”,暗地里可能就是个“真小人”。也不是武功越高,人品就越好,胸怀就越宽。拜师也得谨慎。


 

我很喜欢思考一些现象,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特有感触。很多的时候,一两个高手,把一拨新人号在一起,然后慢慢的,这些新人就和这些高手成了一个阵营的,做很多的事情就有点“同一个鼻孔出气”的感觉,例如,在网络上面的一些口水骂战,我们稍微的分析一些,就会发现:总会有那么几个高手在里面活跃这,然后拥护这些高手的新人就随着他们各自的高手开始“作战”。我们会说这些新人是粉丝,有的时候,我们还会说,这些新人变成了“帮凶”,甚至还有人说,盲目的“粉丝”成为了“提线玩偶”。

 

 

有很多的资深的博主给我提过:不是我不想分享,而是有些人真的不值得分享,辛辛苦苦写点东西,一方面是自己总结,顺理;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对别人有点帮助。但是很多读者似乎就很不讲理,意见稍有不同,就开始骂人,开始人生攻击,而且是在网络上面到处扩散,你说,我写点东西有错吗?对我有啥好处?搞点名气?名气有啥用,又不是明星,当饭吃。你有名气,去公司做事情,做的不好,那么你就是“虚有其名”,做得好,人家也认为你是应该!

 



这也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有人发布一篇新的文章,如果文章的第一个评论是骂人的,那么,这篇文章跟着写骂评的人就很多。如果其中还有一些高手在参与,这个文章就火了,就成为了一个战场。这有点“破窗效应”的感觉。

 


在其他行业中,我们常常会说“同行是敌人”,虽然现在总是在强调“双赢”,前期是二者互为补充,而且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或者经过很好的协调。但是在技术圈子中,“同行是敌人”就显得特别的常见。因为圈子里的人都是单个的人,相互之前没有任何的协议,“调解”等等。动辄就是“看不惯XXX”,“鄙视XXX”。这很类似读书时代,很多的好成绩的人之前相互的嫉妒,相互的搞小动作,相互的拉帮结派。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仇杀,恩怨。IT也是如此。武侠看的多的朋友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情:成为高手的人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的称之为“侠”的人,就那么几个。心胸狭窄之人,固然也可以成为高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得别人臣服于他,但是无法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最后也是树倒猢狲散;而心胸宽广,豁达的人,一旦成为高手,那就是名垂千古,别人可以身家性命全部压上的跟着他。

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广,成就就有多大!如果一个人总是被自己困在一个很狭小的自己的想象的空间里面,最后顶多也是井底之蛙。

 



用自己的眼看和头脑去想问题,看这个世界,不要盲从,跟风。人在这个世界走一趟,没有非要费尽心思把别人折磨的不成样子,谁和谁也不是什么“天敌”更加不要随意的受人嗦摆。

如果你曾经有在鬼门关走一趟的经历,就会发现:活着才是最大的财富,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扯淡(呵呵,丢句脏话)!

























本文转自yanyangtian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yanyangtian/1153030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7月前
|
算法
关于《海岛奇兵》中n点能量可造成最大伤害的计算
关于《海岛奇兵》中n点能量可造成最大伤害的计算
48 6
|
安全 测试技术 数据库
【状态估计】基于数据模型融合的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状态估计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状态估计】基于数据模型融合的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组状态估计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物理学家使人类尺度的物体接近静止状态,达到量子状态
物理学家使人类尺度的物体接近静止状态,达到量子状态
时空不平坦,能量不守恒。大爆炸时粒子凭空产生的情形
时空不平坦,能量不守恒。大爆炸时粒子凭空产生的情形
50 0
时空不平坦,能量不守恒。大爆炸时粒子凭空产生的情形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一个不认识牛顿的AI,绕开所有物理定律,从数据到数据就能预测行星轨道!
机器学习可否「绕开」物理规律,直接从数据给出精确的预测呢?一个最新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能由数据直接输出结果,绕开了牛顿定律,准确预测了太阳系在行星轨道中的位置。
307 0
一个不认识牛顿的AI,绕开所有物理定律,从数据到数据就能预测行星轨道!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处理
25000个神经元,2000万个突触,谷歌等机构耗时十年重建突触级果蝇半脑
人类终于绘制出了最大的果蝇大脑连接图,还精细到了突触连接级别。
253 0
25000个神经元,2000万个突触,谷歌等机构耗时十年重建突触级果蝇半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