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安全常规优化

简介:

关于服务器本地终端上的安全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即时禁止普通用户登录

当服务器正在进行备份或调试等维护工作时,可能不希望再有新的用户登录系统,这时候,只需要简单的建立/etc/nologin文件即可,login程序会检查/etc/nologin文件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拒绝普通用户登录系统(root用户不受限制),删除该文件或者重启系统后就可恢复。

1
touch /etc/nologin

2、控制服务器开放的tty终端

linux系统默认开放了tty1-6共六个本地终端(控制台),如果需要禁用多余的tty终端,可以修改/etc/inittab文件。并将对应的行注释掉。

3、控制允许root用户登录的tty终端

在linux系统中,login程序通常会读取/etc/securetty文件,已决定允许root用户从哪些终端(安全终端)登录系统。若要禁止root用户从某个终端登录,只需从该文件中删除或者注释掉对应的行即可。

eg:禁止root用户从tty2-tty3终端登录系统

1
vi /etc/securetty

4、更改系统登录提示,隐藏内核版本信息登录linux系统终端时,通常会看到带有系统名称,内核版本等内容的提示,如下:许多网络攻击者往往利用这些信息来对服务器做进一步的扫描和探测。

通过修改/etc/issue、/etc/issue.net文件(分别对应本地登录、网络登录),可以实现隐藏上述登陆提示信息,或者将提示信息修改为其他内容。重新启动系统后,新的设置将生效。

5、调整BIOS引导设置

将第一优先引导设备(First Boot Device)设为当前系统所在硬盘,其他引导设置为“Disabled”。为BIOS设置管理员密码,安全级别调整为“Setup”

6、防止用户意外通过Ctrl+Alt+Del热键重启系统

Ctrl+Alt+Del热键功能配置在/etc/inittab文件中,由init程序加载识别并响应热键。

1
vi /etc/inittab


//////注释掉即可

init q        //立即生效。

7、GRUB引导菜单加密:

我们知道系统管理中,我们学习过通过修改GRUB引导参数进入单用户模式,以便于对一些系统问题进行修复,修改GRUB引导参数的方式,使我们不需要密码就可以进入系统,而且用于root权限,非常方便,而从系统安全的角度看,这决定是一个安全隐患。

为了加强系统引导过程的控制,可以为GRUB设置一个密码。只有提供正确密码才允许修改GRUB引导参数。

在grub.conf文件中设置明文密码:

1
2
3
4
5
vi /boot/grub/grub.conf
password  123456
t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 2.6 . 18 - 8 .el5)
                root (hd0, 0 )
.......................... //省略后续内容

在上例中,在“title Red Hat...........”行之前增加了一行“password 123456”的配置。这样的话,在开机进入GRUB菜单后,直接按“e”键无法再对引导参数进行编辑。必须先按“p”键,并根据提示输入正确的GRUB密码,然后才能按“e”键修改引导参数


注:::::若在“root(hd0,0)”行之前添加,则在进入该系统的时候则需要输入密码。

因为grub.conf默认权限644,明文依然安全性有限,可以设置密文呀!

1
2
3
4
5
6
7
8
grub-md5-crypt
Password:
Retype password:
vi /boot/grub/grub.conf
password --md5 ~~~~~~~密文密码
itle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 2.6 . 18 - 8 .el5)
                root (hd0, 0 )
.......................... //省略后续内容

开机进入系统也是要密码的~

这样就好多了.

这是服务器的常规设置;欢迎补充;;;



本文转自 西索oO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lansgg/1243687

相关文章
|
3月前
|
JavaScript Linux 网络安全
Termux安卓终端美化与开发实战:从下载到插件优化,小白也能玩转Linux
Termux是一款安卓平台上的开源终端模拟器,支持apt包管理、SSH连接及Python/Node.js/C++开发环境搭建,被誉为“手机上的Linux系统”。其特点包括零ROOT权限、跨平台开发和强大扩展性。本文详细介绍其安装准备、基础与高级环境配置、必备插件推荐、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延伸学习资源,帮助用户充分利用Termux进行开发与学习。适用于Android 7+设备,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531 76
|
7月前
|
算法 Linux 调度
深入理解Linux内核调度器:从基础到优化####
本文旨在通过剖析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调度器,为读者揭开其高效管理CPU资源的神秘面纱。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概述,本文将直接以一段精简代码片段作为引子,展示一个简化版的任务调度逻辑,随后逐步深入,详细探讨Linux内核调度器的工作原理、关键数据结构、调度算法演变以及性能调优策略,旨在为开发者与系统管理员提供一份实用的技术指南。 ####
193 4
|
4月前
|
缓存 NoSQL Linux
Linux系统内存使用优化技巧
交换空间(Swap)的优化 禁用 Swap sudo swapoff -a 作用:这个命令会禁用系统中所有的 Swap 空间。swapoff 命令用于关闭 Swap 空间,-a 参数表示关闭 /etc/fstab 文件中配置的所有 Swap 空间。 使用场景:在高性能应用场景下,比如数据库服务器或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禁用 Swap 可以减少磁盘 I/O,提高系统性能。
169 3
|
7月前
|
缓存 并行计算 Linux
深入解析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包括内核参数调整、内存管理、CPU调度以及文件系统性能提升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关键领域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如何有效地提高Linux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和高效的计算体验。
249 24
|
6月前
|
监控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
6月前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性能调优####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性能调优方法,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通过分析内核参数调整、文件系统选择、内存管理及网络配置等关键方面,本文揭示了如何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的做法,本摘要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提供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助力读者实现系统性能的飞跃。 ####
|
6月前
|
缓存 监控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
|
7月前
|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
深入探索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策略####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方法,通过分析当前主流的几种内核优化技术,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如何有效提升系统性能与稳定性。文章首先概述了Linux内核的基本结构,随后详细解析了内核优化的必要性及常用手段,包括编译优化、内核参数调整、内存管理优化等,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这些优化技巧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果,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实用的Linux内核优化指南。 ####
199 1
|
6月前
|
安全 搜索推荐 测试技术
陪玩系统安全问题 陪玩系统用户体验 陪玩系统功能 陪玩搜索功能优化 陪玩系统开发教程
陪玩系统的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涉及用户数据保护、支付安全和平台稳定性。关键措施包括多因子认证、支付接口加密、防止恶意脚本注入、DDoS攻击防护及数据加密。同时,优化用户体验也非常重要,如简化操作流程、提供互动功能和个性化服务。核心功能涵盖用户注册、陪玩师资料展示、智能匹配、实时通讯、支付结算等。开发时需综合考虑需求分析、技术选型、界面设计和功能实现,并进行充分测试与优化,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416 0
|
7月前
|
算法 Unix Linux
深入理解Linux内核调度器:原理与优化
本文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的心脏——内核调度器(Scheduler)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参数调整和代码优化来提高系统性能。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本摘要旨在激发读者对Linux内核调度机制深层次运作的兴趣,并简要介绍文章将覆盖的关键话题,如调度算法、实时性增强及节能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