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NIC组合
简单来讲,NIC组合就是把同一台服务器上的多个物理网卡通过软件绑定成一个虚拟的网卡,也就是说,对于外部网络而言,这台服务器只有一个可见的网卡。对于任何应用程序,以及本服务器所在的网络,这台服务器只有一个网络链接或者说只有一个可以访问的IP地址。 之所以要利用NIC组合技术,除了利用多网卡同时工作来提高网络速度以外,还有可以通过NIC组合实现不同网卡之间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和网卡冗余(Fault tolerance)。
微软NIC组合,也称为负载平衡/故障转移 (LBFO),允许多个网络适配器组合成一个,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带来带宽聚合、解决网络连接失败过程中的故障转移;它应用于Windows Server 2012的所有版本中,包括核心版和图形界面完全版;NIC组合在 Windows 8 中是不可用的,但是 NIC组合的用户界面和 NIC组合的 Windows PowerShell Cmdlet命令行 都可以运行 Windows 8, 以便于 Windows 8 PC 可以用于管理一个或多个 Windows Server 2012主机上的NIC组合。
下面就NIC组合的相关配置及参数做一个简单介绍:
默认情况下,NIC组合是禁用的,如下:
这个时候,我们来查看一下网络情况:三块网卡
NIC组合前两个要参与组合的网卡的IP和MAC地址:
组-任务-新建组
组名称:键入:NEW NIC 因为第一块网卡用于远程桌面,如果新建组会改变IP,所以我不让它参与组合,只让第二块和第三块网组成一个新的组合。
其它属性——成组模式:
1、静态成组(IEEE 802.3ad draft v1):此模式配置交换机和主机之间需要哪种链接组合形式,由于这是一个静态配置的解决方案有任何附加协议,所以就不会因为交换机或主机因为电缆的插入错误或其它错误而导致组合的形成。此种模式中,网卡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速度,就是说可以用不通速度的网卡建立组合, 但同样要求交换机完全支持IEEE 802.3ad 标准,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级别的交换机通常支持此模式。
2、交换机独立:这是配置时的默认值,此模式不要求交换机参与组合配置,由于独立模式下的交换机不知道网卡是主机上组合一部分,网卡可以连接到不同的交换机。
3、LACA动态组合(IEEE 802.1ax, LACP):LACA动态组合是到同一台交换机的链路聚合,只不过不是静态配置的,而是动态构成(也就是自动协商)的。它是通过一种智能的链路协商协议LACP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来实现的。LACP原本用于交换机和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启用了LACP协议的2台交换机会相互发送LACP的协商报文,当发现2者之间有多条可用的链路的时候,自动将这些链路组合成一条带宽更大的逻辑链路,从而利用负载均衡来实现加宽交换机间链路带宽的目的。
其它属性——负载平衡模式:
1、地址哈希:默认;这是一个基于哈希算法的处理负载平衡的模式。
可以指定哈希函数的输入包括以下组件:
?源和目的MAC地址
?源和目标IP地址
?源和目的TCP端口和源IP和目的IP地址
2、Hyper-v端口:
由于虚拟机有独立的 MAC 地址,它的MAC地址或端口可以根据流量将它连接到的Hyper-V交换机,使用这个方案的虚拟化还有一个优势,因为相邻的交换机总是能看到一个特定的MAC地址对一个且只有一个连接的端口,交换机将基于目标 MAC (VM MAC) 地址的多个链路上分发入口负载(通信量从交换机到主机),如果主机只有几台虚拟机,当虚拟机的队列(VMQs)被用作一个队列可以放置在特定的达到流量预期NIC上,这是特别有用的,此模式对负载平衡来说,十分精确。这种模式也总是将限制在一个单独的 VM (亦即,从单个交换机端口的通信量) 到一个单一的界面上的可用带宽。Windows Server 2012以Hyper-V 交换机端口作为标识符,而不是源MAC地址,在某些情况下,在交换机上的端口上,虚拟机可以使用一个以上的MAC地址。
其它属性——备用适配器:
可以让其中的一个网卡当备用网卡;也可以让所有网卡都处于活动状态。
配置成功后的界面:
配置成功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网络连接情况:两个以太网变成了 NEW NIC,即NIC组合。
多了一个 NEW NIC,而以太网2、3少了INternet访问。
下面查看一下NEW NIC 和本地网卡的属性:NEW NIC完全变成了一块网卡;
以太网卡只剩下一个用来实现网络负载平衡和故障转移的协议。
我们看到MAC和IP继承了NIC #2的MAC和IP。
如果要对NIC组合进行更改,可以在任务栏上进行:
写本文时,一些概念是参考网络上的,由于是E文,看不大懂,如果理解有误,请大家帮助勘误,谢谢。
本文转自 高文龙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gaowenlong/1108669,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