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阴谋:从投资者角度看理财周报-赛迪事件

简介:
昨晚跟本地一家阳光私募的总经理和投资总监约在一起品茶,聊了很多。
他们来是想听听我对IT产业某些细分行业的个人见解,反过来我却从中受益匪浅。交流当中有一点最让我触动:一直以来,机构投资者都给我们这些局外人以技术派和指标派的印象;实际上,自从中国开始有比较成熟的私募之后,很多机构投资者已经转换了角色,超越了单纯看指标作多空的阶段。对这样的机构投资者而言,那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零和博弈。在良性的私募投资者眼中,现在看重的是用心研究、努力发现潜在的朝阳行业和朝阳企业;或者我们可以认为,这应当是“投资”一词对本义的回归。
从这个角度想,我倒很希望自己是赛迪的一员。如果是的话,我也就能为这两位投资界的朋友提供中肯而不失细节的专业意见,不至于让其无功而返。实际上,赛迪为中国创业板众多IT企业所作的服务,正好为这些孜孜以求的良性机构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成长空间。
然而总有那样一些留恋于零和博弈、寄希望于不法手段的投资机构或投资人,或者可以将其称之为投资者当中的恶性肿瘤。股市最怕的是什么?虚假消息。虽然虚假消息终究会烟消云散,但其对个股股价甚至整个行情的影响却是难以估量的;更重要的是,有预谋地散布虚假消息可以轻易地在股价的短时大幅波动中渔利。恶性机构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总是想通过对公众消息来源的控制实现误导,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只要其行径不被察觉和揭露,其收益的“效率”将远远高于大笔资金的正常操作。
 
之前我并不愿意相信《理财周报》所炮制的赛迪“IPO造假”一文有更多更复杂的东西在背后,只猜测其仅仅止于不正当竞争。现在看来,也许这反倒是我的一厢情愿了。
前几日就我对事件的观察发表评论之后,博文便陆续受到了不少匿名者的反击,几乎清一色地力挺《理财周报》。进而有人以赛迪前工作人员的名义训斥我“不知天高地厚”,强调理财周报对赛迪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的报道是“真实的”。这无疑是冒名。为什么呢?且不说《理财周报》已经公开向赛迪致歉;即使是在《理财周报》尚未公开致歉和财经媒体一边倒地批判赛迪的时候,我的两个在赛迪旗下顾问咨询以外部门工作的老朋友,看过博文之后给了文章这样的评价——“还是有能明辨是非的人啊!”
如果没有涉及通过赛迪港股股价波动而获得的不正当渔利,《理财周报》也好,与之暗中捆绑的既得利益者也好,何苦费尽心思找寻博客当中的负面文章加以反击?而且是变着角度变着方法地反击。在我看来,如果仅仅是《理财周报》想为自身做辩护,可以发出直截了当的声明,不大可能会雇佣这些匿名者。
石头一旦扔进水中,就不可能再不沾水地拿出来,只能等待它溅起的波纹慢慢消弱。在赛迪“IPO造假”事件以《理财周报》的新闻和相关分析报道形式发出之后,引起财经类和管理类媒体的广泛兴趣是一种必然。我看到包括我最喜欢的《中国经营报》在内,都在《理财周报》公开致歉之前纷纷对此进行了“挖掘”和评判。涟漪效应是单向的,不可能因为一纸道歉而消除。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认为,“不确定性是决策过程的一个特征,当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的时候,通常人们通过获取信息来减少这些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实际的经济性为部分由非价格变量支配”。股票投资的不确定性显而易见,而财经媒体就是投资活动中一种典型的非价格变量,广大的投资者乐于阅读包括《理财周报》在内的财经媒体,正是希望通过获取更多更充分的信息来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一旦消息是假的,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反而被加大了,正当投资者的损失就转移到了制造这种虚假信息的不正当投资者的腰包。
 
在当下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曝料”已经成为一些没有道德底线的媒体的重要生存手段,包括这些媒体和曝料者在内的种种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的拷问。但他们仍然我行我素,以至于交通事故现场“先打报社曝料电话、而非120”的现象屡见不鲜。也许《理财周报》如某些评论所说,确实曾经站在投资者利益的立场揭露过一些肮脏丑恶的现象;但我想提醒《理财周报》的是,投资人也分善恶,如果善恶不辨,甚至与恶性的投资者勾结起来,利用自己的群众影响力实现暗中对股价的操控进而使恶性投资者渔利,那么这种“为投资者牟利”的事情无疑会演变成金融犯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瞬雨
技术经济观察家,自由评论人
特约评论员:《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
专栏:《当代经理人》《互联网天地》《新财经》
特约撰稿:《传媒》《软件工程师》《投资与合作》《中国计算机报》《通信产业报》等
体验城市(MirrorCity.net)技术总裁,美信(Merrinfo.com)合伙人、技术总监
QQ:11129488  MSN:Gohardbee@hotmail.com  瞬雨之友(以文会友,以茶代酒)QQ群:8504348

本文转自 瞬雨 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soorain/315489

相关文章
|
安全 物联网 网络安全
如何雇佣和留住Z世代人才
如何雇佣和留住Z世代人才
116 0
|
人工智能 小程序
观点 | 阿里云预言:疫情下的房产行业,三大变化将在未来发生
疫情的爆发将会加速房地产行业的求新求变,数字化、智能化与房地产业务深度结合将是未来的主旋律。
1541 0
|
安全
疫苗事件发生后,这群阿里工程师做了件小事
二十几名阿里健康的工程师,连夜开发了一个新功能:爸爸妈妈们在家翻开疫苗本、打开手机,就能确认打过的疫苗是不是安全的。
2671 0
《高考前夕时间旅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熵并不能阻止时光倒流。                  ——鲁迅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一定要把彩票号码带给自己;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一定会督促自己在夏天之前减肥;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一定……还会选择和TA相遇…… 很可惜,我们也就只能想一想而已。
1169 0
|
安全 大数据
想分智慧医疗这一杯羹,还需要看清其风险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医疗行业也随之改变,很多传统行业纷纷通过接入互联网技术实现新转型。近些年,人机交互、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已经逐渐成熟,智慧医疗也不是只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可穿戴智能医疗仪器产品已经成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16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