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不当导致传输掉线(51CTO博客出书活动)

简介:


此文参加“51CTO博客出书:IT技术案例大征集”活动,欢迎讨论,谢绝转载!

 
*案例名称:
匹配不当导致传输掉线
*技术范围:
      交换
技术关键词:
匹配 cisco catalyst 3548
*案例描述:
前几天,有朋友说他们做的一个视频系统在传输时会经常性的掉线,让笔者去帮忙。这是一所小学,其网络由三台cisco catalyst 3548和一台华为交换机(型号忘了)构成的全交换网络。与上级网络连接的出口处还有一个qos class设备,该设备主要是做流量控制,以保证视频系统的正常运行。三台cisco 交换机通过堆叠线连接放在一个网络机柜了,而另外那台华为交换机则放在另一栋楼的多媒体教室里,两栋楼之间交换机通过光纤相连。
主机房的机器可以和多媒体教室的视频会议系统发起连接,经观察其传输图像效果比较理想,画面也很流畅,但是在20分钟左右,网络的连接就会中断,这个过程一直重复。
 
解决思路:
多媒体教室这边是一台华为2层交换机,由于没有该校的网络管理员在现场,我没有办法访问这台设备。于是我要求到主机房去看看,或许可以发现些什么。还好管理员还在机房,在得知与qos和华为相连的访问口令后,用串口线连接计算机和此交换机的c catalyst 3548端口是与qos class相连。把qos class 设备拿在手里翻过来一看,铭牌上标记的速率为10兆;凭直觉,这玩艺的工作方式可能是单工的(cisco catalyst 3548交换机所有端口的工作方式默认为全双工)。既然这样,把48号端口改成半双工模式试试。改完后,报警没有了,并且顺便解决了以前不能访问外部网络的问题。可是回头想想,双工不匹配应该只影响对外网的访问,多媒体系统掉线可能还有别的原因。这是脑中灵光一闪,一定是干道协议(vtp)不匹配,因为cisco交换机的默认干道协议是isl—inter switch link (交换间连接),是cisco公司的专有协议,而其他厂家的设备的干道协议采用802.1q协议来封装帧。一不做二不休,把cisco catalyst 3548与华为线连的千兆端口设为干道,用802.1q来封装帧。更改完后保存设置,经常时间运行,故障不再出现。
 
    关键技术:
1、 双工模式不匹配会造成相应差和高出错率,这就是局域网内用户不能访问外部网络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会影响交换机的性能。 
2、 两台交换机相连,必须同时启用trunking功能,并且都必须采用同样的打标(tagging)机制;要么两边都是isl,要么两边都是802.1q。下表是以太网帧标记和封装方法 
标识方法 封装 标记(插入帧内) 
isl 是 否 
802.1q 否 是 
这两种协议的主要区别在于打标机制。isl采用一种外部标记过程,只有支持  isl的设备才能解释这个帧;而ieee802.1q使用一种内部标记过程它以标准以太网帧的形式存在,所以它可以同时工作在接入链路和干道链路上。 
 
看来网络设备之间也遵循“门当户对”这个原则,因此在一个网络中应该尽量可能的采用同一厂商的设备,如果不是这样,必须为这些互联的设备使用相匹配的设置╠╠相同的帧封装方法,相同的双工模式,等等。本案中所涉及的网络结构相当简单,以至于所有的交换机除了配置一个ip地址外,其他的设置都是默认的,所以排错的时相对容易一些。如果是一个作了分层设计的网络,并且干道(trunk)要中继多个vlan流量,这样网络的复杂程度增加,排错的难度也相应增大。建议网络管理员在配制不同设备互联时应该多注意这种匹配问题,特别是在初始配置时更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配置过程:
1、配置双工
Switch>en
Switch#config t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hostname mainsw    //给交换机取个名字
Mainsw(config)#interface f0/48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
Mainsw(config-if)#speed 10             //指定端口速率为10M
Mainsw(config-if)#duplex half           //设置48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Mainsw(config-if)#exit
Mainsw(config)#
2、配置干道协议
Mainsw(config)#interface g0/2           //g0/2与华为交换机相连
Mainsw(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启用trunk功能
Mainsw(config-if)#switchport nonegotiate  //不协商
Mainsw(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dot1q  //封装为802.1Q
Mainsw(config-if)#end
Mainsw#wr                                     //保存更改
    网络拓扑图:
略。如入选出书,请与我联系,提供拓扑图。
   
 












本文转自sery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sery/37612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p2p的文件系统
p2p的文件系统
233 4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C++
《CMake:掌控 C++人工智能项目编译的魔法棒》
在 C++ 人工智能项目的开发中,CMake 作为一款强大的构建工具,能够高效管理项目的编译流程。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 CMake 处理复杂的项目结构、管理库文件链接、定制编译选项、支持跨平台编译以及生成和管理构建系统,帮助开发者高效构建、扩展和维护 C++ 人工智能项目。
115 17
|
10月前
|
NoSQL MongoDB Windows
MongoDB 读写分离——Windows MongoDB 副本集配置
MongoDB 读写分离——Windows MongoDB 副本集配置
206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算法
ICCV 2023 | SPIN: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与超像素令牌交互
ICCV 2023 | SPIN:轻量级图像超分辨率与超像素令牌交互
186 1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UED
前端UI组件
前端UI组件
237 0
|
SQL Java 测试技术
Jmeter的安装与快速使用(做并发测试)
Jmeter的安装与快速使用(做并发测试)
169 0
|
安全 Linux API
操作系统中的窗口焦点和事件的影响
操作系统中的窗口焦点和事件的影响
204 0
|
编译器 C++
C++中memcpy函数的实现
C++中memcpy函数的实现
354 0
|
数据采集 Kubernetes 监控
Kubernetes 文件采集实践:Sidecar + hostPath 卷
在Kubernetes 日志查询分析实践中,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 DaemonSet 方式部署 logtail 并采集标准输出/文件两种形式的数据。DaemonSet 部署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尽可能地减少采集 agent 所占用的资源且支持标准输出采集,但因为每个 DaemonSet pod 需要负责 n...
348 1
Kubernetes 文件采集实践:Sidecar + hostPath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