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权限系统的实现(工作流)

简介: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业务流程的流转,每个节点的办理都是由人或组织共同参与和协作来完成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就是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通过计算机的相关技术手段将这些流程自动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企业的组织是系统执行活动和完成任务的载体,组织机构反映了企业人员的管理层次,同时也反映了人与工作,责任权限之间的关系。因此组织机构权限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组织机构权限模型大部分都是遵循RBAC标准,对组织机构的划分有机构,部门,职位,职员。对权限的划分通常是和角色关联的,角色,用户,许可权等是权限模型中的基本数据要素。

角色权限管理,是企业的管理系统信息化的一个虚拟的概念,与组织机构不一样,组织机构是企业实际存在的,反映机构的组成,人员的管理层次关系。角色是为了便于企业信息化管理而虚拟出来的概念,角色大都是模块的操作权限,许可权,原子操作等关联。

企业的组织是为了优化管理和开展业务而建立的企业人员的集合,具有一定的内部层次和隶属机构。组织机构建模就是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建模,是利用抽象的模型或者元素,构造出的一系列关系,用于表达企业组织机构中的实体间的层次和隶属。 通用组织机构模型,定义了抽实体“机构”,“部门”,“岗位”;其次定义组织模型的维度,如下图,分布式行政、党政、工作组。根据不同的维度确定不同的职位体系。

 

这样明确了公司、组织、岗位、职员之间的关系。在权限分配时可以根据组织机构上节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责任范围。

组织机构通常是多维树状的,权限的划分是和角色关联的。角色是企业信息化系统虚拟出来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功能模块访问操作权限,原子操作,许可权等都划分给角色。 在一个组织机构层次中,将角色划分到组织机构树节点上,角色中就具有一组用户了,同一组织机构中的用户就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和职责范围。根据组织机构的上下级层次关系,角色也具有了上下级的继承关系。

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每个节点的活动都是由人来参与完成的。在流程定义的时候,按人或角色或组织节点来指定。当业务流程办理时,根据设置的人或一组人来完成活动,实现流转。工作流引擎主要完成流程的流转,组织机构权限管理完成组织机构建模,居于角色的权限系统的管理。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需要集成组织机构权限系统。

在eworkflow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内置了一套组织机构权限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流程建模时和组织机构的关联。在集成企业的信息系统时,需要集成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机构权限系统。因此在eworkflow中对于组织机构权限的集成,有三种方式

1. 直接使用eworkflow内置的组织机构权限系统

2. 集成企业信息系统中的组织机构权限系统

3. 利用eworkflow提供的组织机构权限api接口集成。

第一种:直接使用eworkflow内置的组织机构权限       

组织机构建模,组织机构分为 机构,部门,岗位。 人员可以挂到任意的组织下面,机构下面也可以直接挂岗位,挂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任意的级别。       

角色是和具体的操作权限,许可权关联;将角色挂接到组织机构的任意节点上,使得组织机构的同一节点上的人具有相同的操作权限和职责范围。       

角色和组织机构相关联的,继承组织机构的上下级关联关系。              

如将普通职员角色挂接到企业的根节点上,整个企业的所有人就都具有普通职员的操作权限;如需要获取开发部的所有人,是向下取所有子节点的范围。

 角色的继承是向上继承;组织的范围是向下获取。                     

第二种:集成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机构权限          

配置fcuser.xml文件,将企业的组织机构表,角色表,用户表,映射到eworkflow中。     

      

映射完成后,达到和第一种的效果一样。组织机构,角色,用户,直接使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表和记录。     

映射的主体信息为:     

组织机构表   (包含机构,部门,岗位,以及上下级关联的字段)     

角色表       (角色定义表)     

用户表       (职员定义表)     

用户组织机构关联表     

用户角色关联表     

组织机构角色关联表          

如果关联关系表没有可以不提供映射。     

第三种:利用eworkflow提供的组织机构权限api接口集成     

 如果企业信息系统的组织机构模型和eworkflow的组织机构模型差别很大,无法做成映射关系的集成。则可以通过实现接口的方式来完成。        

 在接口实现类中,可以根据功能划分直接实现,也可以调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api函数来完成。     

 

JDBCUserProvider类是eworkflow的实现类;APIUserProvider类是按user接口的二次开发实现类,在APIUserProvider类中,用户可以调用自己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本文转自二郎三郎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haore147/p/5213345.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架构师 项目管理
艾伟也谈项目管理,架构组织管理
  架构组织管理的五大原则:构想、节奏、预见、协作和简化   架构组织的三在概念:准则、模式和反模式   准则:为了把原则运用到实践中,需要实施细节。准则把广泛的原则翻译成是否和如何执行原则的细节。   模式:描述了开发或者使用软件架构时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1294 0
|
6月前
|
监控 架构师 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架构师的角色与职责:构建高效项目交付框架
【8月更文第7天】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组织需要灵活高效的项目交付机制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项目管理架构师(Project Management Architect, PMA)作为一种新兴的角色,在确保项目成功交付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PMA的核心职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设计和实施项目管理流程来提高项目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并通过有效的项目治理来提升团队的整体表现。
278 0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通过Rainbond的团队管理去管理已有的组织架构
通过Rainbond的团队管理去管理已有的组织架构 ,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组织架构,以及这些组织架构应该怎么去进行划分,怎么合理的去进行创建团队以及分配权限,希望通过本文档大家更够对Rainbond的多团队管理有更深层级的一个理解和使用。
通过Rainbond的团队管理去管理已有的组织架构
|
3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自动化和持续集成在软件开发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在软件开发中,自动化与持续集成(CI)相辅相成,共同提升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自动化通过高效执行测试、构建和部署等重复任务,减少人为错误,确保流程一致性,并支持持续部署。CI则通过频繁集成代码变更、提供快速反馈、提高代码质量和促进团队协作,简化部署过程。两者结合,极大优化了软件开发流程。
|
3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自动化和持续集成在软件开发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自动化和持续集成在软件开发中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
4月前
|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 安全
化繁为简,使用 ADManager Plus 简化账户生命周期管理
推荐大家尝试一下 ADManager Plus 的编排功能,我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繁琐内容可以直接通过简单设置添加实现,简化了账户生命周期管理。ADManager Plus 可以提供一次免费个性化演示的机会,专业的解决方案专家将向您展示如何与公司内部环境结合使用,还可以一对一的对您的疑问进行解答。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
数据库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权限管理设计一
我们在开发系统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系统需要权限控制,而权限的控制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       基于角色的权限设计 这种方案是最常见也是比较简单的方案,不过通常有这种设计已经够了,所以微软就设计出这种方案的通用做法,这种方案对于每一个操作不做控制,只是在程序中根据角色对是否具有操作的权限进行控制;这里我们就不做详述   2.
841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