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偶然的看到了这本书,由,于25岁年纪就当任为公司董事长的覃彪喜先生所著。 看完颇有感触,做小札于此,聊表心意。
开篇,作者以一系列的问题引出了文章的核心问题: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最后作者的答案是: 一种能力,一种将知识和理论应用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一种能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我其实也挺赞成这个观点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他这个答案还不够完整,可能我本身理解有问题,也可能根本没有完整的答案。我也只是叙说一下自己的论点罢了,无有它意。
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贬值或者其他读大学无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了。街头巷尾,议论随处可见。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有可能并不是,也有可能真的是。
透过现象,能看到啥?或许什么也看不到,或许可以看到些什么吧,谁知道呢?
我个人也有一点点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是各大高校的扩招,一方面是社会现状。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呵呵,肯定是会有的啦)。关于各大高校的扩招,起初可能也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然而XXXX,逐渐的迷失了原有的方向。我没有资格这样评论,我只谈点个人小小的观点,如此。至于社会现状嘛,处于大三这个年纪,大学生活也刚刚过半,不谙世事,更没有资格咯。
此处无声胜有声
我思考了很久,也没能弄明白“大学生”这个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我没办法给这个词下一个我自己能接受的定义。
我不相信有些所谓的“真理”,很多时候:
一切归纳和演绎都可能使我们的认识距离真相偏离更远。
有自己的一套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话,真的很让人羡慕,即使他的价值观是与主流社会推崇不相符合的。很多时候,我们很多人也仅仅能看到眼前的井上那小小的一块天。然而对每一个人而言,无论你在与不在,天地永远是那样的辽阔。
书中,作者主要是以论证,外加“抒情(自我说服)”的方式来安排文章,我虽然不反对这种文体,但是读起来却也是有些别扭。
我不属于特别感性的那类人,所以对类似鸡汤文并不是十分的感冒。我个人喜欢批判性的阅读这种文学类的书籍。恰当就是恰当,不好就是不好,也没有必要附庸风雅,违和苟言。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就不赞同。
“大家都认为逃课是不思进取的表现,我却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这段话,我这样一贴,立竿见影。相信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一本红楼梦中的一千个林黛玉具体是什么,各自品味吧。
很庆幸,高中三年,宏力学校自主学习的培养方式让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人同届的人,到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大学生活。习惯了被人督促着学习,到了大学一下子解放了,终于没人约束了。于是夜夜笙歌(夸张了),要么开始“堕落(请原谅使用了这个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语)”, 要么依旧循规蹈矩的重复着高中 书虫,题奴 的生活,难道这就是大学吗?
有些人,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
有些人,沉迷于学习,无法自拔;
··· ···
当然,并不是说这样不对(也没有说这样是对的)。
看似毫无关系的两种事情,也许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 在某些情况下,视觉,嗅觉,听觉,触觉都是不可信的。甚至自己也是不可靠的。
大学里面,形形色色的人, 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事。
有些人,自卑,这不好;
有些人,自负,这不好;
那么,谁又来给“好”和“不好”下个定义呢?
有人说,干 XXXX是浪费时间的, 那么 谁来给“浪费”下个定义?
因为是软件专业,避免不了接触一些编程书籍。从一开始对《7天/21天精通XX语言》, 《学XX,有这一本就够了》, 《XX从入门到精通》这类的书籍的膜拜,到现在的嗤之以鼻。不是说书本身好不好,因为好与不好总是对立存在的,好与不好的判断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XXXX吧。
一本好书,只要是能给读者带去思维的闪光点,其就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无关乎别人的看法。
社会本身就很浮躁,社会又间接的影响着社会上的人,愈趋浮躁。
附庸风雅的人,比比皆是。
溜须拍马的人,数不胜数。
我自己呢?也是这千千万万浮躁大众的一员。这浮躁大军,几乎侵蚀了每个人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