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BLE传输性能及延迟分析

简介: BLE传输性能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操作类型,Connection Interval,每个Connection Event内发送的帧数、每一帧数据的长度。具体参见如下链接: https://en.wikipedia.

BLE传输性能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操作类型,Connection Interval,每个Connection Event内发送的帧数、每一帧数据的长度。具体参见如下链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luetooth_low_energy

https://devzone.nordicsemi.com/question/3440/how-do-i-calculate-throughput-for-a-ble-link/

https://atmosphere.anaren.com/wiki/Data_rates_using_BLE

https://punchthrough.com/blog/posts/maximizing-ble-throughput-on-ios-and-android

目前的一个项目对BLE传输性能有较高要求,将以上几个因素逐一确认,使用协议支持的最优值,其中Connection Interval设置为7.5ms,每一帧数据长度为20字节,每个Connection Event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为2,依此计算出的理论传输速度约为5600Bps。为了测试实际效果,在Android端写了一个小程序,将数据流和时间戳打印出来,如下:

[21]:TS 238.794720 PN 20780 [1]:
[21]:TS 238.795954 PN 20780 [2]:
[21]:TS 238.802182 PN 20781 [1]:
[21]:TS 238.802373 PN 20781 [2]:
[21]:TS 238.810432 PN 20782 [1]:
[21]:TS 238.832608 PN 20782 [2]:
[21]:TS 238.832650 PN 20783 [1]:
[21]:TS 238.832728 PN 20783 [2]:
[21]:TS 238.832751 PN 20784 [1]:
[21]:TS 238.832820 PN 20784 [2]:
[21]:TS 238.832843 PN 20785 [1]:
[21]:TS 238.833862 PN 20785 [2]:
[21]:TS 238.839201 PN 20786 [1]:
[21]:TS 238.839403 PN 20786 [2]:
[21]:TS 238.848280 PN 20787 [1]:
[21]:TS 238.848894 PN 20787 [2]:
……
[21]:TS 288.128815 PN 27346 [1]:
[21]:TS 288.128977 PN 27346 [2]:
[21]:TS 288.136323 PN 27347 [1]:
[21]:TS 288.136908 PN 27347 [2]:
[21]:TS 288.159292 PN 27348 [1]:
[21]:TS 288.159569 PN 27348 [2]:
[21]:TS 288.159922 PN 27349 [1]:
[21]:TS 288.165079 PN 27349 [2]:
[21]:TS 288.167879 PN 27350 [1]:
[21]:TS 288.168157 PN 27350 [2]:
[21]:TS 288.173809 PN 27351 [1]:
[21]:TS 288.173906 PN 27351 [2]:

其中21为数据长度、TS为时间戳、PN为包号,1和2是一个Connection Event内的包的类型。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一个Connection Event发送两帧数据,这两帧数据的时间间隔在1ms以内,两个Connection Event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7ms。为了直观呈现测试结果,在PC端写了一个工具以分析抓取的LOG,主要根据包号、包的类型、字节长度和时间戳,统计丢包率和传输速度,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一共传输了约16.3万个包,没有数据丢失,两帧之间最大时间间隔约为22.384ms,最大传输速度为5641Bps,平均速度约为5583ms,与理论值相差不多。Connection Interval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对比下图。

BLE传输延迟(Latency)主要是指设备端将数据放至蓝牙协议栈到Android主机收到的时间间隔。由于通信双方时间戳不统一,无法按照前面通过打印时间戳的方式来做统计传输延迟,只能通过硬件信号做同步。设备端将数据放至蓝牙协议栈时给出一个信号,Android主机收到该数据时也给出一个信号,使用示波器抓取两个信号即可得到数据通过蓝牙BLE传输的延迟,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BLE传输延迟约为8ms左右,会上下波动。

数据传输延迟还跟Android端软件读取数据的均匀程度有关,Android端软件需及时将数据从缓存中读取出来,否则也会造成一定的延迟。评估数据读取均匀程度的方法同上,也是通过示波器抓取波形来看,如下图所示。

其中1通道为设备端发送数据,2通道为Android端读取数据,双方节奏基本保持一致,确保了及时读取和分发设备端上报的数据。

本文主要是通过打流和抓波形的方法,验证了蓝牙BLE的传输性能和延时。实际调试过程中还可以使用FTS4BT工具分析btsnoop_hci.log文件,以探究BLE建立链接、Update Parameters和数据传输等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
|
存储 安全 算法
【BLE】 BLE配对绑定保姆级介绍
实现蓝牙通信安全,除了paring/bonding这种底层方式,用户也可以在应用层去实现相同功能,两者从功能上和安全性上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应用层自己实现的话,需要自己选择密码算法,密钥生成,密钥交换等,如果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的应用就有可能会存在安全漏洞。设备跟手机绑定成功后,手机再次重连这个设备时,就会自动跳过service discovery过程,换句话说,配对的时候手机会把设备所有服务和characteristic的handle保存下来,二次重连的时候,直接用以前保存的handle值去操作设备。
4578 1
【BLE】 BLE配对绑定保姆级介绍
|
Android开发
【Android App】蓝牙的设备配对、音频传输、点对点通信的讲解及实战(附源码和演示 超详细)
【Android App】蓝牙的设备配对、音频传输、点对点通信的讲解及实战(附源码和演示 超详细)
2862 1
|
网络协议 物联网 芯片
三张图带你入门蓝牙规范
蓝牙自从2001年发布以来,从经典蓝牙发展到了BLE蓝牙,又于2017年引入了蓝牙mesh技术,核心规范版本就于2019年年底升级到了最新的5.2版本,很多同学对蓝牙很有兴趣,但也被会被蓝牙技术里繁多的概念搞迷糊,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带大家对蓝牙技术规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文的面向读者是对网络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蓝牙技术不熟悉的同学。
三张图带你入门蓝牙规范
蓝牙HID协议笔记【转】
蓝牙HID协议笔记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b5d2a50101emll.html 1.概述     The Human Interface Device (HID)定义了蓝牙在人机接口设备中的协议、特征和使用规程。
4576 0
|
11月前
|
Ubuntu 安全 Linux
|
算法 网络协议 物联网
|
物联网 UED
【BLE】蓝牙BLE传输到底有多快?
我们在开发蓝牙产品的时候,经常会被问到,这个文件传输用蓝牙可以做吗?多长时间可以传完?蓝牙的传输速率是多大?很多人对蓝牙的传输速率可能只有一个大概的概念几KB?几十KB?下面就来看一下蓝牙的传输速率到底有多快?众所周知,对于无线连接,链路维护和数据包冗余会产生一定的传输成本,以保持蓝牙连接的健壮和高效。因此,连接的低功耗蓝牙数据吞吐量的公式为:使用这个公式,我们将在建立连接时计算从 4.0 到 5 的数据吞吐量。
1744 0
【BLE】蓝牙BLE传输到底有多快?
|
5G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DSSS、CCK 和 OFDM 调制方案
【8月更文挑战第23天】
1646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