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央视都会爆出不少的震撼新闻,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我们生活中相当的部分都转移到了网络上,关于网络欺诈之类的案例也随之屡见不鲜。今年的“3.15”,网络团购就成为了曝光的重点,在《3.15在行动》节目中,拉手网在运作当中的黑幕就被揭开,央视记者的暗访轻易就套出了拉手网在宣传、对客户资质审查以及具体操作当中大量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场空前的对团购网站的质疑大潮已经开始。
虽然在“事发”之后,拉手网很快开始危机公关,拉手网的CEO吴波也出来道歉,但拉手网暗箱操作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最近又看到有拉手网的离职员工在网上爆出了更多的料,这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团购这一全新的模式才刚刚起步,正是被业界集中看好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黑幕”,团购模式的未来又将向何处去呢?
团购网“虚假繁荣”制造手段大公开
团购是去年开始全面流行的新模式这没错,在国外已经有了Groupon这样成功的团购网站,国内的平台在去年也纷纷跟进,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拥有心仪的产品,不需要自己去联络一起团购的人,而是与网友们分享团购价格,同时这样巧妙的模式还能充分照顾到平台与客户的利益,看起来,这完全是“三赢”的好事。不过,因为同类网站在短时间内的大量诞生,网站面临的竞争压力就开始突出,于是就有了拉手网这样“用手段”来争取用户的方式。
央视对拉手网暗箱操作的报道
拉手网的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具体到团购操作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有制造虚假的空间。首先就是招揽商户,在央视记者的暗访当中,拉手网并不对商户进行资质审查的问题就暴露出来,甚至为了争取商户,即便对方不具备经营资质,拉手网也建议可以随便找其它公司来代替。如此的自由,最终消费者团购获得的商品和服务的品质显然难以让人放心。
有了客户之后,第二步就是要争取更多网友的参与,拉手网可以通过虚标参与网友的数量,制造这次团购“很火爆”的效果。消费者们都有“随大流”的心理,会认为有很多人选择的商品一定不错,从而被吸引去为哪怕并不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买单。
随着这些黑幕的曝光,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并不是每次团购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参与,当中其实很多都“有水分”,那些团购商品并没有那么的受欢迎,甚至连提供团购产品的商户都不是完全靠谱,谁知道团购下来的产品是不是来自各项资质都不过关的厂商呢?为了扩张业务,不惜拿普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开玩笑,拉手网这样的“虚假繁荣”的暗箱操作,想想都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尤其是那些热衷于团购的网友们。
为融资而运作——黑幕背后的驱动力
要知道互联网团购企业被曝光,对于一个全新的网络营销模式与生活方式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毕竟,拉手网一直号称自己是“中国最大的团购网站”,现在连所谓“最大”的一家都爆出黑幕,在广大的用户、消费者看来,这简直是对自己的羞辱。
而要寻找国内众多团购网站成立背后的驱动力,除了以虚假繁荣争取更多的客户和关注度之外,这其实也是资本运作的一种方式。近日有从拉手网离职的前员工就表示,拉手网制造虚假繁荣的最终目的是吸引融资,为了融资不惜贴钱扩张,比如贴钱吸引商户做团购活动、贴钱扩张公司团队绩,以及花大钱不断进行宣传等等,这些都是在累计融资的筹码——据说最近拉手网就有一亿美元的新融资即将到帐,即便黑幕被曝光,恐怕对拉手网来说也并不致命,无非是做做危机公关、宣称“严惩”当事人就是,这些开销和损失相比融过来的资金可谓九牛一毛,资本运作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团购市场亟待规范,好模式最怕“老鼠屎”
新模式的出现总有它的道理,国外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而在刚刚起步的国内,也绝非每一个团购平台都像拉手网这样胡乱折腾。事实上,对于每一个新流行起来的模式来说,行业规范都是非常需要的,好模式最怕“老鼠屎”,有一颗“老鼠屎”,整个行业的走向就可能会产生偏差,会影响大量的用户对这一模式的认识与选择,这对整个行业都是非常不利的。
而就国内的团购行业来说,虽然刚刚起步,但多数平台的摸索还是积极、有益的,加上这一模式本身就有着鲜活的生命力:为商家开辟了新的市场,让普通消费者在满足网络购物的快感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更低的价格——除开技术上的逐步完善,目前欠缺的只是行业规范,让团购平台和参与团购的商家提供真正让人放心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团购模式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有了此前车之鉴,未来的团购行业真正应该从自身做起来了。
原创博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科幻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