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首届大数据交叉培养毕业生专访系列(三)
大数据与法律的学科知识碰撞激发他科研及工作的新思路。
[导读]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据院”)自2014年4月成立以来,秉承“学校统筹,问题引导,社科突破,商科优势,工科整合,业界联盟”24字指导方针,搭建跨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创新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和应用创新的“π”型人才。
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数据科学研究院及相关院系共同设计组织实施的“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通过整合建设课程模块,形成大数据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实操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课程体系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大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三年来,来自全校28院系的756名同学参加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至今共有146位同学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获得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颁发的“清华大学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证书”。
清华的数据科学人才培养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我们通过倾听优秀的大数据人才讲述他们与“大数据”的不解之缘,一起寻求答案吧!
π型人才——王瑞琰
王瑞琰本科就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阶段跨学科到了清华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并报名参加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一直以来我都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为复合型人才,清华的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帮助我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迈出了这一步”。作为一名法律硕士,王瑞琰是法学院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清华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证书的同学。虽然法学院的学业已经让他感到课业繁重,但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的特色学科设计吸引着他在跨学科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有耕耘就有收获。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的学习启发了王瑞琰以数据作为研究客体的毕业论文撰写。王瑞琰的法律学科背景让他了解到药品试验数据作为科研数据的场景下,法律对其开放度和使用度的制度较为复杂,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大数据项目的学习给了他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法律领域的问题。通过数据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清华大数据系列讲座”,当年读研究生二年级的王瑞琰在短时间内对大数据的历史、发展过程、发展现状等知识都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结合讲座中大量业界数据应用案例,他发现人们在大数据领域关注的法律问题主要围绕着用户数据的隐私保护,而对最早可称为“大数据”的科研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却忽视了。
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数据并非是主要的知识产权类型,目前数据的保护和利用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沿着这一思路,王瑞琰将毕业论文选题聚焦于科研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正是这种数据与法律的学科交叉学习帮助他最终确定了“药品试验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富有创新、贴合当下“大数据时代”背景的毕业论文选题,他的毕业论文也在法学院论文中独具一格。
数据与法律学科的交叉学习,不仅给王瑞琰的学习和科研带来了帮助,也为他在实习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习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系列课程,我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养成了良好的数据思维习惯。”王瑞琰说,在专利地图分析的实习项目中,他意识到只有以大量专利文献作为客体进行数据分析,形成详尽的专利地图分析报告,才能为后续技术开发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谈到这次实习经历,王瑞琰兴奋地介绍到:“初期数据收集后,我发现许多专利的申请会在某一阶段呈爆发性增长,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挖掘。数据思维让我学会关联性思考,在对现有的专利文献进行分析之余,我还会查阅相关的政府决策、企业动态和科研进展等消息,来解读专利数据背后的影响因素。”正是数据思维帮助他成功挖掘了数据波动背后的原因。大数据知识背景也为王瑞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目前,王瑞琰的毕业去向已经确定,主要从事金融数据分析及风险控制。作为法律硕士专业的学生,大数据知识让王瑞琰的工作如虎添翼。“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是通过思维的改善、分析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更好地将数据知识与自身业务相结合。这种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让我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提倡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数据思维,丰富学科知识,打造π型人才,更加符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信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会结出更多的“人才硕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5-22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数据派THU”,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数据派THU”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