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落户鹰潭。
创客中国“鹰潭杯”移动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鹰潭举行。
智慧新城等重大项目“绿色通道”正式开通,各部门承诺事项办理时限再提速50%。
…………
鹰潭,这座江南小城,已经开启了“智慧新城”建设的新篇章,站在了移动物联网产业的最前沿,迈出了领跑全国的坚实步伐。
“三个领跑”彰显先发优势
鹰潭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是一个敢为人先的城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城市。今年以来,该市按照“全域一体、改革创新、优化生态、小市大为”总体要求,全力打造世界铜都、中华道都、智慧新城。在智慧新城建设方面,积极拥抱“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坚持“用新理念引领、新技术支撑,带来产业发展新业态、政府管理新手段、百姓生活新体验”,加快构建“跨界融合、合作创新”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全方位构建以移动物联网为依托的“智慧互联、普惠共赢”的智慧新城。如今,移动物联网产业已经实现了“三个领跑”。
NB-IoT网络建设全国领跑。截至目前,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建成开通962个NB-IoT基站,鹰潭成为全球首个建成三张NB-IoT全域覆盖网络的城市,是全国唯一两次通过中国信通院检测并对外发布测试结果的城市,NB-IoT网络覆盖率全国最高,信号强度能满足地下管网监测、地下停车场、森林防火等多项业务多种场景的应用。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国领跑。产业的聚集离不开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一大批国内领先的移动物联网产业公共服务平台落户鹰潭,让鹰潭形成了移动物联网产业聚集的强大磁场。目前,该市已建成移动物联网产业园,园区内设立了鹰潭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浪潮大数据双创中心、智慧新城产品应用展示中心,以及与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联合打造的5000平方米的物联网开放实验室。移动物联网产业联盟已正式成立并集聚了国内151家物联网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目前希望加入联盟的企业和机构络绎不绝。
示范应用建设全国领跑。建成以NB-IoT物联网技术和声波探测技术支撑的智能垃圾驿站366个,成为全国首个全域应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对城乡垃圾进行智能化管理的城市;三川智慧已完成更换安装物联网水表1.3万余台;龙虎山景区171个智能停车位已经投入商用;576盏商用NB-IoT技术智能路灯落户信江新区,创下全国该类路灯最大商用规模……此外,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的智慧农业示范应用项目、地下电缆温度监测项目、森林火苗探测报警项目等多个“全国首个”物联网应用项目相继在鹰潭落地。
如今,鹰潭已成功孵化出NB-IoT产品40余种,实际试点应用场景15个,终端连接数超1万个。
“三个凸显”用活领跑优势
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领跑优势,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产业发展的巨大信心,更为当地在传统产业转型、品牌提升、产业聚集等方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鹰潭样板”品牌效应凸显。中国工程院陈左宁、刘韵洁、邬贺铨等院士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等国家级专家纷纷来鹰潭调研、指导、授课。同时,国家发改委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会、第十四届中国信息港论坛、数据中心联盟大会等众多国家级论坛活动在鹰潭举办。6月12日,中国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开园,开园后2个月内就接待参观人员近万人,企业主动前来洽谈明显增多。7月13日,鹰潭与中国信通院、日本KDDI联合举办了“智慧生活·点亮未来”研讨会。这些,都为当地智慧新城建设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机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9月13日,科技部、工信部和省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决定以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为依托,共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显然,“鹰潭”这两个字,已经和移动物联网产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凸显。位于贵溪经济开发区的江西凯顺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专业从事铜铝材加工、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但如今,企业敏锐捕捉到移动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巨大商机,采用物联网+智能设备模式,实现远程智控、远程服务、远程运营维护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为客户节约70%的人工成本,并达到了原材料消耗减少25%、模具配件减少33%的喜人效果。今年以来,以江铜贵溪冶炼厂、三川智慧、阳光照明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企业列入国家以及我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全市本土企业已研发窄带物联网产品10余款,目前已投入商用的有三川智慧的窄带物联网水表、凯顺科技的智能装备、智诚科技的智能鞋垫、美纳途的智能箱包、物优科技的机房管家、渥泰科技的智能净水系统等。截至目前,全市本地物联网企业转型升级达16家,其中生产企业11家。
物联网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随着鹰潭物联网产业布局的迅速展开,移动、电信、联通、中国信通院、华为公司、中兴通讯、浪潮集团、上海移远、中国电子等一批通信行业巨头纷纷签约落户。全市引进智慧新城及物联网产业相关项目50余个,投资总额80多亿元。目前,新引进物联网企业21家,其中生产企业7家。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