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庐江县同大镇的昌盛光伏农业科技园,便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农业大棚,棚顶铺满湛蓝的太阳能板,棚里种着各类农作物。据介绍,该园区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在并入电网的同时,还保障大棚的灌溉、控温与通风等系统,制造清洁能源,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如此,园区还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增收,人均年收入达2.7万元。
这家光伏农业科技园的成功运作,是合肥市光伏产业发展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肥市将光伏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支点,坚持一手抓技术创新升级和产业链完善、一手抓示范推广应用,努力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和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样本。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各类光伏电站并网规模突破8000座、规模1.3GW,光伏累计发电8.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万吨,持续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保持领先。今年上半年,全市光伏及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53.74亿元,同比增长10%。
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合肥市密集出台政策,从财政补贴、技术革新、产业集聚等多个方面助力光伏产业发展。今年3月,该市又印发了《“仓顶阳光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通过公开竞价方式进入粮库光伏发电应用领域,在全市粮库屋顶建设光伏电站。
产业发展壮大,得益于龙头项目带动。今年6月15日,通威太阳能2.3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投资合作在该市举行签约仪式,通威集团将根据合肥市光伏产业发展及应用规划,在该市扩产电池片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通威合肥基地将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目前,合肥市已培育了晶澳太阳能、海润光伏、阳光电源等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光伏企业,规上企业达26户,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在于赢得广阔的市场,在于推广应用能否获得成功。合肥市目前正以实施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下乡、示范基地建设、光伏地面电站建设、光伏照明等六大工程为抓手,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光伏生产及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其中,该市2013年开始探索试点的“光伏下乡”工程开全国先河,创造了产业扶贫、稳定贫困家庭收入的“合肥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共建设3KW贫困户分布式光伏近4000户、村集体光伏电站200余座,给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