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能详细介绍一下什么是社交媒体吗
“社交媒体”这个术语大约是在2002年随着博客的诞生而进入人们视野的。博客与RSS(newsfeeds、feedreaders)的结合(有时是在同一个应用中,例如Dave Winder的Radio Userland软件中)产生了一个可以相互应答的、多对多的对话系统,它不断壮大,然后又分解成很多更小的、相互重叠而又不同的子社区。
在这种情况下,博文就是媒体,但至此之后(就像现在)很多博客都包含链接到可能来自传统主流媒体(或者MSM,因为一些政治博主比较喜欢引用它)或者其他独立声音的信息源。很多网民意识到他们正在通过社交中介消费媒体内容(例如,新闻、八卦、视频片段、信息):当有知名的博客链向这些文章时,人们就会阅读它们。人们通过关注BoingBoing或者其他类似的趋势跟踪网站来发现媒体潮流和资讯。他们会访问有类似想法的那些人的博客和文章,并通过这种方式从海量的相关信息流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相关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社交媒体”开始成为“Web 2.0”“社交网络”“社交网站”,或者 “(当下)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体验”的代名词。克里斯蒂安(Christian)在他的上一本书《The Power of Many: How the Living Web Is Transforming Politics, Business, and Everyday Life》(由Wiley出版)中将其称为“生活网”。著名的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尝试将其称为“全球生活网”。这个想法产生的原因是互联网已经变得越来越社交化(我们已经聚拢在一起)和社交的无处不在,其要素之一就是“可读可写”,人们可以以多对多(而不是一对多或者一对多)的方式在网上撰写、修改文字,并回复其他人发布的内容。用“社交媒体”这个统称来指代整个“网络社交环境”是有问题的,因为“媒体”已经不再可靠(它指的是创新性工作还是找到相关的新闻/媒体项目?或者是发布评论,还是所有的这些它都可以搞定?),它并没有为此添加太多意义,也没有真正包含关于社交图谱的讨论。
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网上涌现出大量的社交媒体营销专家和牛人。他们的言论有的非常卓越(这种营销能够通过客户的“线车”参与注2真正地转化为某种形式的客户服务,即通过平实的对话和公众化反馈很人性化地对待客户),有的非常俗套(例如在早期的互联网上,每个销售地区都有它的“村级”发言人),还有的则非常荒谬(它们是垃圾邮件的美化版)。
构成本书的模式集,曾以马特·李科克(Matt Leacock)在雅虎所建的社交媒体工具集为基础,被称为“社交媒体模式”,但随着它的不断演化,人们渐渐明白:我们所说的“社交媒体”其实是指“社交网络”或“参与式社交图谱(social graph)”或者仅仅是指“社交”,为了表达清晰,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来指代“通过社交化方式创建、筛选、参与并合成的媒体”。
哈吉特·古拉提(Harjeet Gulati)对“社交媒体”的定义也大同小异,但他的定义更面向社区:
社交媒体通常是指由社区内的用户所贡献的内容(即文本形式,如:博客、论坛、维基)、语音(如:播客)或视频(如:YouTube),这些用户同时也是这些媒体的消费者。在这种模式下,信息发布者和消费者的角色从广义上讲都被委托给社区。渠道(channel)这个角色在这种模式下变得非常关键,甚至当社区活动随着特定系统范围内所显示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时,渠道会决定对社区活动的控制程度。虽然“媒体”这个词表示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渠道,但90年代初Web的出现加快了Web作为与他人交流的“媒介”的速度。在传统媒体中,内容的版权仍然归内容的“发布者”(出版社、报社、电视频道和广播台)所有。内容的所有者/发布者、渠道(channel)和消费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随着Web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成了讨论的主流。社交媒体鼓励内容创作、发布和使用之间的相互参与和协助,这样能极大程度地体现出“社民”们的品位和喜好。
我们发现,聚焦于社交对象(可能是媒体对象,但也可能是像日程表中的事件这样的东西)、与社交对象交互的活跃用户和通过我们的社交界面彼此互动的用户是最有用的。
要想了解这个术语的更多内容,请参见Common Craft的“Social Media in Plain English”(http://bit.ly/1SNdOq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