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Servlet 工作原理问答

简介:

问题:Servlet是如何工作的?Servlet 如何实例化、共享变量、并进行多线程处理?

假设我有一个运行了大量 Servlet 的 web 服务器。通过 Servlet 之间传输信息得到 Servlet 上下文,并设置 session 变量。

现在,如果有两名或更多使用者向这个服务发送请求,接下来 session 变量会发生什么变化?究竟是所有用户都是用共同的变量?还是不同的用户使用的变量都不一样?如果是后者,服务器如何区分不同用户?

另一个相似的问题,如果有 *n* 名用户访问一个特定的 Servlet,那么该 Servlet 是仅在第一个用户首次访问的时候实例化,还是分别为每个用户实例化?

回答(BalusC):

ServletContext

当 Servlet 容器(比如 Apache Tomcat)启动后,会部署和加载所有 web 应用。当web 应用被加载,Servlet 容器会创建一次 ServletContext,然后将其保存在服务器的内存中。web 应用的 web.xml 被解析,找到其中所有 servletfilterListener@WebServlet@WebFilter@WebListener 注解的内容,创建一次并保存到服务器的内存中。对于所有过滤器会立即调用 init()。当 Servlet 容器停止,将卸载所有 web 应用,调用所有初始化的 Servlet 和过滤器的 destroy() 方法,最后回收 ServletContext 和所有 Servlet、Filter 与 Listener 实例。

当问题中的 Servlet 配置的 load-on-startup 或者 @WebServlet(loadOnStartup) 设置了一个大于 0 的值,则同样会在启动的时候立即调用 init() 方法。“load-on-startup”中的值表示那些 Servlet 会以相同顺序初始化。如果配置的值相同,会遵循 web.xml 中指定的顺序或 @WebServlet 类加载的顺序。另外,如果不设置 “load-on-startup” 值,init() 方法只在第一次 HTTP 请求命中问题中的 Servlet 时才被调用。

HttpServletRequest 与 HttpServletResponse

Servlet 容器附加在一个 web 服务上,这个 web 服务会在某个端口号上监听 HTTP 请求,在开发环境中这个端口通常为 8080,生产环境中通常为 80。当客户端(web 浏览器)发送了一个 HTTP 请求,Servlet 容器会创建新的 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对象,传递给已创建好并且请求的 URL 匹配 url-patternFilterServlet 实例中的方法,所有工作都在同一个线程中处理。

request 对象可以访问所有该 HTTP 请求中的信息,例如 request header 和 request body。response 对象为你提供需要的控制和发送 HTTP 响应方法,例如设置 header 和 body(通常会带有 JSP 文件中的 HTML 内容)。提交并完成HTTP 响应后,将回收 request 和 response 对象。

HttpSession

当用户第一次访问该 web 应用时,会通过 request.getSession() 第一次获得 HttpSession。之后 Servlet 容器将会创建 HttpSession,生成一个唯一的 ID(可以通过 session.getId() 获取)并储存在服务器内存中。然后 Servlet 容器在该次 HTTP 响应的 Set-Cookie 头部设置一个 Cookie,以 JSESSIONID 作为 Cookie 名字,那个唯一的 session ID 作为 Cookie 的值。

按照 HTTP cookie 规则(正常 web 浏览器和 web 服务端必须遵循的标准),当 cookie 有效时,要求客户端(浏览器)在后续请求的 Cookie 头中返回这个 cookie。使用浏览器内置的 HTTP 流量监控器,你可以查看它们(在 Chrome、Firefox23+、IE9+ 中按 F12,然后查看 Net/Network 标签)。Servlet 容器将会确定每个进入的 HTTP 请求的 Cookie 头中是否存在名为JSESSIONID 的 cookie,然后用它的值(session ID)从服务端内存中找到关联的 HttpSession

你可以在 web.xml 中设置 session-timeout ,默认值为 30 分钟。超时到达之前 HttpSession 会一直存活。所以当客户端不再访问该 web 应用超过 30 分钟后,Servlet 容器就会回收这个 session。后续每个请求,即使指定 cookie 名称也不能再访问到相同的 session。Servlet 容器会创建一个新的 Cookie

另一方面,客户端上的 session cookie 有一个默认存活时间,该事件和该浏览器实例运行时间一样长。所以,当客户端关闭该浏览器实例(所有标签和窗口)后,这个 session 就会被客户端回收。新浏览器实例不再发送与该 session 关联的 cookie。一个新的 request.getSession() 将会返回新的 HttpSession 并设置一个拥有新 session ID 的 cookie。

概述

  • ServletContext 与 web 应用存活时间一样长。它被所有 session 中的所有请求共享。

  • 只要客户端一直与相同浏览器实例的web应用交互并且没有超时,HttpSession就会存在。

  • 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的存活时间为客户端发送完成到完整的响应(web 页面)到达的这段时间。不会被其他地方共享。

  • 所有 ServletFilterListener 对象在 web 应用运行时都是活跃的。它们被所有 session 中的请求共享。

  • 你设置在 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HttpSession 中的所有属性在问题中的对象存活时都会一直保持存活。

线程安全

即便如此,你最关心的可能是线程安全。你现在应该学习到 Servlet 和 filter 被所有请求共享。那是 Java 的一个优点,使得多个不同线程(读取 HTTP 请求)可以使用同一个实例。否则为每个请求重新创建线程的开销实在过于昂贵。

但你应该也意识到永远不要将任何 request 或 session 域中的数据赋值给 servlet 或 filter 的实例变量。它将会被所有其他 session 中的所有请求共享。那是非线程安全的!下面的示例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展示:


 
 
  1. public class Exampl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2.  
  3.     private Object thisIsNOTThreadSafe; 
  4.  
  5.     protected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6.         Object thisIsThreadSafe; 
  7.  
  8.         thisIsNOTThreadSafe = request.getParameter("foo"); // BAD!! Shared among all requests! 
  9.         thisIsThreadSafe = request.getParameter("foo"); // OK, this is thread safe. 
  10.     } 



来源:51CTO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Java
【高薪程序员必看】万字长文拆解Java并发编程!(5):深入理解JMM:Java内存模型的三大特性与volatile底层原理
JMM,Java Memory Model,Java内存模型,定义了主内存,工作内存,确保Java在不同平台上的正确运行主内存Main Memory: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存中工作内存Working Memory: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工作内存,用于保存变量的副本.线程执行过程中先将主内存中的变量读到工作内存中,对变量进行操作之后再将变量写入主内存,jvm概念说明主内存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存储原始变量(堆内存中的对象实例和静态变量)工作内存。
82 0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深入探究Java中ThreadLocal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总结起来,ThreadLocal是Java多线程编程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通过为每个线程分配独立的变量副本,实现线程隔离,避免资
64 9
|
2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Java
Java反射机制及原理
本文介绍了Java反射机制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及其原理。反射在实际项目中比代理更常用,掌握它可以提升编程能力并理解框架设计原理。文章详细讲解了获取Class对象的四种方式:对象.getClass()、类.class、Class.forName()和类加载器.loadClass(),并分析了Class.forName()与ClassLoader的区别。此外,还探讨了通过Class对象进行实例化、获取方法和字段等操作的具体实现。最后从JVM类加载机制角度解析了Class对象的本质及其与类和实例的关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Java反射的工作原理。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Java
【高薪程序员必看】万字长文拆解Java并发编程!(4-1):悲观锁底层原理与性能优化实战
目录4. JVM字节码文件4.1. 字节码文件-组成4.1.1. 组成-基础信息4.1.1.1. 基础信息-魔数4.1.1.2. 基础信息-主副版本号4.1.2. 组成-常量池4.1.3. 组成-方法4.1.3.1. 方法-工作流程4.1.4. 组成-字段4.1.5. 组成-属性4.2. 字节码文件-查看工具4.2.1. javap4.2.2. jclasslib4.2.3. 阿里Arthas
43 0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人工智能
【原理】【Java并发】【synchronized】适合中学者体质的synchronized原理
本文深入解析了Java中`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底层原理,从代码块与方法修饰的区别到锁升级机制,内容详尽。通过`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阐述了`synchronized`实现原子性、有序性和可见性的原理。同时,详细分析了锁升级流程:无锁 → 偏向锁 → 轻量级锁 → 重量级锁,结合对象头`MarkWord`的变化,揭示JVM优化锁性能的策略。此外,还探讨了Monitor的内部结构及线程竞争锁的过程,并介绍了锁消除与锁粗化等优化手段。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全面理解`synchronized`在并发编程中的作用与细节。
197 8
【原理】【Java并发】【synchronized】适合中学者体质的synchronized原理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原理】【Java并发】【volatile】适合初学者体质的volatile原理
欢迎来到我的技术博客!我是一名热爱编程的开发者,梦想是写出高端的CRUD应用。2025年,我正在沉淀自己,博客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在这里,我会分享关于Java并发编程的深入理解,尤其是volatile关键字的底层原理。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Java内存模型(JMM),解释volatile如何通过内存屏障和缓存一致性协议确保可见性和有序性,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及优化方案。欢迎订阅专栏《在2B工作中寻求并发是否搞错了什么》,一起探索并发编程的奥秘! 关注我,点赞、收藏、评论,跟上更新节奏,让我们共同进步!
239 8
【原理】【Java并发】【volatile】适合初学者体质的volatile原理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JVM实战—1.Java代码的运行原理
本文介绍了Java代码的运行机制、JVM类加载机制、JVM内存区域及其作用、垃圾回收机制,并汇总了一些常见问题。
JVM实战—1.Java代码的运行原理
|
5月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
5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JAVA】生成accessToken原理
在Java中,生成accessToken用于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合法用户访问受保护资源。流程包括:1. 身份验证(如用户名密码、OAuth 2.0);2. 生成唯一且安全的令牌;3. 设置令牌有效期并存储;4. 客户端传递令牌,服务器验证其有效性。常见场景为OAuth 2.0协议,涉及客户端注册、用户授权、获取授权码和换取accessToken。示例代码展示了使用Apache HttpClient库模拟OAuth 2.0获取accessToken的过程。
|
7月前
|
监控 Java API
探索Java NIO:究竟在哪些领域能大显身手?揭秘原理、应用场景与官方示例代码
Java NIO(New IO)自Java SE 1.4引入,提供比传统IO更高效、灵活的操作,支持非阻塞IO和选择器特性,适用于高并发、高吞吐量场景。NIO的核心概念包括通道(Channel)、缓冲区(Buffer)和选择器(Selector),能实现多路复用和异步操作。其应用场景涵盖网络通信、文件操作、进程间通信及数据库操作等。NIO的优势在于提高并发性和性能,简化编程;但学习成本较高,且与传统IO存在不兼容性。尽管如此,NIO在构建高性能框架如Netty、Mina和Jetty中仍广泛应用。
15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