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之封装

简介:

封装是JAVA三大特性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多态和继承,这一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JAVA的封装。

一、包

java要求源程序文件名与主类的类名相同,因此若要将多个类放在一起时(保存在同一个目录中),就要保证各类名不能重复。但是在实际开发中,一个软件系统可能包含成百上千个类,如果这些文件都保存在一个目录下,类名冲突的可能性就很大。另外,在软件设计过程中,一个软件可能会包含多个模块,把所有模块放在一起也不易于管理。
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类,JAVA中引用了包(package)的概念来管理类。

1、包的概念

包是java语言提供的一种区别类名的机制,是类的组织方法。在物理存储时包就对应一个文件夹,包中还可以有包,称为等级。同一个包中的类名不允许重复,不同包中的类名可以相同,在引用某个包中的某个类时,不仅要指定类名,还要指定包名,通过“.”来表示包的层次。

2、创建包

若要建立一个包,只要以package语句作为源文件的第一条语句,指明该文件中定义的类所在的包,格式为:
package 包名1[.包名2[.包名3]...];
经过package的声明之后,则在该文件内的所有类或接口都被纳入相同的包中

3、引用包

要在当前类中引用不同包中别的类,首先必须要先将该类引用过来,否则编译出错。如果要使用别的包中的类,必须在源程序中用import语句导入所需包,格式为:
import 包名1[.包名2[.包名3]...].类名|*;
java编译器为所有程序自动的导入包java.lang,因此该包中的类在使用时无须再额外的导入。

二、访问控制权

在一个应用系统中会有一个或多个甚至很多个模块,包含成百上千个类。应用系统要完成指定的功能,那么不同的模块间需要协同工作,但是某些成员变量或方法不希望被调用者使用,这样就需要成员进行控制权的处理。java中关于访问权限控制有4个关键字进行修饰,见下表:

同一个类中 同一个包中 不同包中的子类 不同包中的非子类
private
default(无修饰字)
protected
public
  • public:任何其他类,对象只要可以看到这个类,那么他就可以存取变量的数据或使用方法。
  • default:在同一个程序包中出现的类才可以直接使用它的数据和方法。如果父类中有方法或属性是friendly类型,则不同包中的子类将不能继承该方法。
  • protected:同一类、同一包可以使用。不同包想要使用必须是该类的子类。
  • private:不允许任何其他类存取和调用。

三、封装

在应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一个模块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的数据,模块设计追求强内聚,弱耦合。这就是面向对象封装的特点。
封装就是将抽象得到的数据和行为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将数据与操作数据的源代码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类”。封装的目的就是增前安全性和简化编程,使用者不必了解具体的细节,只要通过外部接口和某一特定的访问权限来使用类的成员。封装的大致原则如下:
- 把尽可能多的东西藏起来,对外提供简洁的接口。
- 把所有的属性隐藏起来,不让外界直接对属性进行操作,使用getXXX()和setXXX()。

目录
相关文章
java面试-基础语法与面向对象
本文介绍了 Java 编程中的几个核心概念。首先,详细区分了方法重载与重写的定义、发生阶段及规则;其次,分析了 `==` 与 `equals` 的区别,强调了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比较方式;接着,对比了 `String`、`StringBuilder` 和 `StringBuffer` 的特性,包括线程安全性和性能差异;最后,讲解了 Java 异常机制,包括自定义异常的实现以及常见非检查异常的类型。这些内容对理解 Java 面向对象编程和实际开发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55 15
列表结构与树结构转换分析与工具类封装(java版)
本文介绍了将线性列表转换为树形结构的实现方法及工具类封装。核心思路是先获取所有根节点,将其余节点作为子节点,通过递归构建每个根节点的子节点。关键在于节点需包含 `id`、`parentId` 和 `children` 三个属性。文中提供了两种封装方式:一是基于基类 `BaseTree` 的通用工具类,二是使用函数式接口实现更灵活的方式。推荐使用后者,因其避免了继承限制,更具扩展性。代码示例中使用了 Jackson 库进行 JSON 格式化输出,便于结果展示。最后总结指出,理解原理是进一步优化和封装的基础。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Java网络编程封装
Java网络编程封装原理旨在隐藏底层通信细节,提供简洁、安全的高层接口。通过简化开发、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封装使开发者能更高效地进行网络应用开发。常见的封装层次包括套接字层(如Socket和ServerSocket类),以及更高层次的HTTP请求封装(如RestTemplate)。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RestTemplate简化HTTP请求的发送与处理,确保代码清晰易维护。
|
3月前
|
Java 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法宝:封装、继承与多态
本文介绍了Java面向对象编程中的三大核心概念:封装、继承和多态。
247 15
|
4月前
|
java中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区别?
java中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区别?
60 1
还不明白面向对象? 本文带你彻底搞懂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2024年11月Java版)
欢迎来到我的博客,我是瑞雨溪,一名热爱JavaScript和Vue的大一学生。如果你从我的文章中受益,欢迎关注我,我将持续更新更多优质内容。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49 0
还不明白面向对象? 本文带你彻底搞懂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2024年11月Java版)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在Java中的实现与案例分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通过Java语言的具体实现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设计的五大核心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这些原则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维护和可扩展的系统,不仅适用于Java,也适用于其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85 2
封装,继承,多态【Java面向对象知识回顾①】
本文回顾了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封装通过将数据和方法结合在类中并隐藏实现细节来保护对象状态,继承允许新类扩展现有类的功能,而多态则允许对象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这些特性共同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扩展性和灵活性。
封装,继承,多态【Java面向对象知识回顾①】
Java——类与对象(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概念,指将数据(属性)和相关操作(方法)组合成独立单元(类),使外部无法直接访问对象的内部状态,只能通过提供的方法进行交互,从而保护数据安全。例如,手机将各种组件封装起来,只暴露必要的接口供外部使用。实现封装时,使用`private`关键字修饰成员变量,并提供`get`和`set`方法进行访问和修改。此外,介绍了包的概念、导入包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以及`static`关键字的使用,包括静态变量和方法的初始化与代码块的加载顺序。
100 8
Java——类与对象(封装)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