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中的应用

简介:

此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入选示范的项目将享受多种优惠条件,包括经国家认定的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优先使用国家能源规划确定的各省(区、市)火电装机容量、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及补贴等总量指标额度;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就地消纳后的富余电量,可优先参与跨省区电力输送消纳;符合条件的项目可按程序申请可再生电价附加补贴,各省(区、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初投资补贴或贴息、开设专项债券等方式给予相关项目具体支持政策。

综合此次示范项目的出炉,以及近期连续发布的各个能源规划、国家能源局就这些规划所做的解读来看,未来一段时期,能源行业将由单一能源进入到一个多种能源有机整合、集成互补的能源体系。

那么什么是多能互补,储能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中的应用都有哪些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战略规划处副处长徐东杰先生在2017国际储能峰会暨中国国际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的演讲中提到:

一.多能互补集成优化

多能互补是指按照不同资源条件和用能对象,多种能源互相补充、协同供应,以满足用户用能需求。

多能互补并非全新的概念,热电联产、冷热电多联供、风火打捆等都可以称为多能互补。

1.目前多能互补遇到的困难

(1)各自为政,既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也不利于降本增效

(2)转换输送环节过多,能源利用效率低

(3)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日益严重

(4)新技术应用缺少动力

2.多能互补的背景

(1)经济背景:经济新常态、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经济振兴

(2)社会背景:排放、雾霾、清洁发展、智慧能源

(3)技术背景: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困难、天然气消费不振

(4)政策背景:可再生能源补贴不足、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

3.多能互补要素

(1)按需定制(强调匹配、存量优先)

(2)因地制宜(符合自身实际)

(3)经济合理(利用好现有政策,探索新模式)

(4)智能友好(既满足个性需要,又符合整体要求)

4.多能互补——“互联网+”智慧能源

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型态,建设能源生产消费的智能化体系,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与能源系统协同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将传统能源市场去中心化,实现供需双方实时互动,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

5.能源互补——新能源微电网

新能源微电网是基于局部配电网建设的,风、光、天然气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具备较高新能源电力接入比例,可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可根据需要与公共电网灵活性互动且相对独立运行的智慧型能源综合利用局域网。

6.多能互补——“互联网+”智慧能源、新能源微电网及多能互补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点:(1)“互联网+”智慧能源更加侧重于能源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2)多能互补更加强调多种能源品种的协同及梯级利用

(3)新能源微电网则是基于局部配电网建设的,风、光、天然气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补系统。

相同点: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

7.多能互补——建设模式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因地制宜、统筹开发、互补利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布局建设一体化集成供能基础设施,通过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二是利用大型综合能源基地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天然气等资源组合优势,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

8.多能互补——建设目标

2016年,在已有相关项目基础上,推动项目升级改造和系统整合,启动第一批示范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建成国家级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示范工程20项以上,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3项以上。

到2020年,各省(区、市)新建产业园区采用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的比例达到50%左右,既有产业园区实施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改造的比例达到30%左右。国家级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示范工程弃风率控制在5%以内,弃光率控制在3%以内。

9.多能互补——建设原则

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系统以综合能源效率最大化,热、电、冷等负荷就地平衡调节,供能经济合理具有市场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统筹优化系统配置,年平均化石能源转换效率应高于70%。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系统以优化存量为主,着重解决区域弃风、弃光、弃水问题;

创新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优先执行国家有关灵活价格政策、激励政策和改革举措。

10.多能互补——建设特点

(1)通过能源多联产和能源梯级利用提高化石能源转化效率

(2)通过优化能源系统,减少弃风、弃光和弃水,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3)优先就近消纳,智能化、信息化生产与消费

(4)体现技术创新、装备创新、模式创新

二.储能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中的应用

1.我国储能项目统计

2.储能发展障碍

(1)技术路线不成熟(化学、物理、电磁)

(2)经济性有待提升(投资,寿命,维护,转换率)

(3)定价体系不明确(作用不易量化)

(4)市场机制不完善(辅助服务,商业运行模式)

(5)缺乏数据支撑(大容量项目少)

3.储能发展案例

得益于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在目前无补贴的情况下,储能在一些解决方案上已实现有条件的商业化运行

(1)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捆绑参与电网调频服务的商业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锂离子电池的灵活快速调节能力为项目带来了商业价值。

(2)储能已经被验证的应用主要包括解决弃风/弃光,跟踪计划出力,平滑输出和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

传统的电力系统,发-输-配-用一次完成。随着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接入电网,电力系统需要在随机波动的符合需求与随机波动的电源之间实现能量的供需平衡,其结构形态、运行控制方式以及规划建设与管理发生根本性变革。

储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这种变革提供了物理支撑,但是技术的持续进步还需要商业运行模式的支持。

4.储能的作用

(1)通过峰谷电价差套利

(2)平滑出力

(3)跟踪计划出力

(4)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

(5)存储弃风、弃光电量

(6)构建友好型电源(虚拟同步机)

(7)增加系统灵活性,构建供给侧和需求侧间得桥梁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中,储能往往会不同于之前的单一运行模式,至少还应考虑在整体运行中的方式。同时考虑到多个能源品种的综合供需,有时还会跨出电力系统,与冷热供应,燃气等进一步统筹。

5.储能发展驱动

从政策层面看,补贴和补偿政策,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是推动储能应用可盈利的几个因素,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将在下面一段时间,集中研究听取关于储能的汇报;从技术和应用层面看,降低技术成本、寻找更多的储能市场机会则是储能从业者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未来,我国的能源变革、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和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都将给储能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商机,储能技术的发展优化也将更贴近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目录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人工智能 Java API
Java与大模型集成实战:构建智能Java应用的新范式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的API化,将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集成到现有Java应用中已成为提升应用智能水平的关键路径。本文旨在为Java开发者提供一份实用的集成指南。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Spring Boot 3框架,通过HTTP客户端与OpenAI GPT(或兼容API)进行高效、安全的交互。内容涵盖项目依赖配置、异步非阻塞的API调用、请求与响应的结构化处理、异常管理以及一些面向生产环境的最佳实践,并附带完整的代码示例,助您快速将AI能力融入Java生态。
135 12
|
4月前
|
存储 文字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通义大模型在文档自动化处理中的高效部署指南(OCR集成与批量处理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通义大模型在文档自动化处理中的应用,重点解决传统OCR识别精度低、效率瓶颈等问题。通过多模态编码与跨模态融合技术,通义大模型实现了高精度的文本检测与版面分析。文章详细介绍了OCR集成流程、批量处理优化策略及实战案例,展示了动态批处理和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性能提升。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系统处理速度可达210页/分钟,准确率达96.8%,单文档延迟降至0.3秒,为文档处理领域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428 0
|
2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算法
【EI复现】一种建筑集成光储系统规划运行综合优化方法(Matlab代码实现)
【EI复现】一种建筑集成光储系统规划运行综合优化方法(Matlab代码实现)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负载均衡
F5发布业界首创集成式应用交付与安全平台,开启ADC 3.0新时代
F5发布业界首创集成式应用交付与安全平台,开启ADC 3.0新时代
51 0
|
2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分布式计算
AI 驱动传统 Java 应用集成的关键技术与实战应用指南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AI技术与传统Java应用集成,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内容涵盖DJL、Deeplearning4j等主流AI框架选择,技术融合方案,模型部署策略,以及智能客服、财务审核、设备诊断等实战应用案例,全面解析Java系统如何通过AI实现智能化升级与效率提升。
211 0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存储
朴素贝叶斯处理混合数据类型,基于投票与堆叠集成的系统化方法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本文探讨了朴素贝叶斯算法在处理混合数据类型中的应用,通过投票和堆叠集成方法构建分类框架。实验基于电信客户流失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章详细分析了算法的数学理论基础、条件独立性假设及参数估计方法,并针对二元、类别、多项式和高斯分布特征设计专门化流水线。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学习显著提升了分类性能,但也存在特征分类自动化程度低和计算开销大的局限性。作者还探讨了特征工程、深度学习等替代方案,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239字)
160 5
朴素贝叶斯处理混合数据类型,基于投票与堆叠集成的系统化方法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分布式计算
OSS大数据分析集成:MaxCompute直读OSS外部表优化查询性能(减少数据迁移的ETL成本)
MaxCompute直读OSS外部表优化方案,解决传统ETL架构中数据同步延迟高、传输成本大、维护复杂等问题。通过存储格式优化(ORC/Parquet)、分区剪枝、谓词下推与元数据缓存等技术,显著提升查询性能并降低成本。结合冷热数据分层与并发控制策略,实现高效数据分析。
|
8月前
|
前端开发 安全 开发工具
【11】flutter进行了聊天页面的开发-增加了即时通讯聊天的整体页面和组件-切换-朋友-陌生人-vip开通详细页面-即时通讯sdk准备-直播sdk准备-即时通讯有无UI集成的区别介绍-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11】flutter进行了聊天页面的开发-增加了即时通讯聊天的整体页面和组件-切换-朋友-陌生人-vip开通详细页面-即时通讯sdk准备-直播sdk准备-即时通讯有无UI集成的区别介绍-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405 90
【11】flutter进行了聊天页面的开发-增加了即时通讯聊天的整体页面和组件-切换-朋友-陌生人-vip开通详细页面-即时通讯sdk准备-直播sdk准备-即时通讯有无UI集成的区别介绍-开发完整的社交APP-前端客户端开发+数据联调|以优雅草商业项目为例做开发-flutter开发-全流程-商业应用级实战开发-优雅草Alex
|
4月前
|
缓存 前端开发 定位技术
通义灵码2.5智能体模式实战———集成高德MCP 10分钟生成周边服务地图应用
通义灵码2.5智能体模式结合高德MCP服务,实现快速构建周边服务地图应用。通过自然语言需求输入,智能体自动分解任务并生成完整代码,涵盖前端界面、API集成与数据处理,10分钟内即可完成传统开发需数小时的工作,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234 0
|
1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hon
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堆叠集成策略的原理、实现方法及Python应用。堆叠通过多层模型组合,先用不同基础模型生成预测,再用元学习器整合这些预测,提升模型性能。文章详细介绍了堆叠的实现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基础模型训练、新训练集构建及元学习器训练,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5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