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List扩容机制

简介: 本文解析了Java中`ArrayList`的扩容机制。

● 首先,然我们来看看Add方法

/**
*将指定的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末尾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添加元素之前,先调用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
    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 + 1);  // Increments modCount!!(增量modCount)
    //这里看到ArrayList添加元素的实质就相当于为数组赋值
    elementData[size++] = e;
    return true;
}

● 再来看看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可以看到add()方法首先调用了ensureCapacityInternal(size+1)


//得到最小扩容量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int minCapacity) {
   
    if (elementData == DEFAULTCAPACITY_EMPTY_ELEMENTDATA) {
   
        //获取默认的容量和传入参数的较大值(第一次的较大值是DEFAULT_CAPACITY=10,minCapacity=1)
        minCapacity = Math.max(DEFAULT_CAPACITY, minCapacity);
    }
    ensureExplicitCapacity(minCapacity);
}

当要add进第一个元素时,minCapacity为1,在Math.max()方法比较后,minCapacity为10
● ensureExplicitCapacity()方法


//判断是否需要扩容
private void ensureExplicit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modCount++;
    // overflow-conscious code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调用grow()方法进行扩容,调用此方法代表已经开始扩容了
        grow(minCapacity);
}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1. 当我们要add进第一个元素到ArrayList时,elementData.length为0(因为还是一个空的list,里面还没有数据,所以没有进行扩容,默认扩容10),因为执行了ensureCapacityInternal()方法,所以minCapacity此时为10。此时,minCapacity - elemetData.length > 0(minCapacity=10,elemetData.length=0)成立,所以会进入==grow(minCapacity)==方法。
  2. 当add第2个元素时,minCapacity为2,此时elementData.length(容量)在添加第一个元素后扩容成10了。此时,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不成立,所以不会进入(执行)==grow(minCapacity)==方法。
  3. 添加第3、4…到第10个元素时,依然不会执行==grow()==方法,数组容量都为10。
    知道添加第11个元素,minCapacity(为11)比elementData.length(为10)要大。进行grow方法进行扩容
  4. grow方法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 oldCapacity为旧容量,newCapacity为新容量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0,10,15)
     //将oldCapacity右移一位,其效果相当于oldCapacity/2;
     // 我们知道位运算的速度远远快于整除运算,整句运算式的结果就是将新容量更新为旧容量的1.5倍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然后检查新容量是否大于最小需要容量,若还是小于最小需要容量,那么久把最小需要容量当作数组的新容量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判断新容量是否大于集合的最大容量(一般大不了)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 给elementData从新赋值(10,15)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所以 ArrayList 每次扩容之后容量都会变为原来的 1.5 倍!
这里,可以通过例子来探究一下grow()方法
● 当add第一个元素时,oldCapacity为0,经比较后第一个if判断成立,newCapacity = minCapacity(为10)。但是第二个if判断不会成立,即newCapacity不比MAX_ARRAY_SIZE大,则不会进入hugeCapacity方法。数组容量为10,add方法中return true,size增为1。
● 当add第11个元素进入grow方法时,newCapacity为15,比minCapacity(为11)大,第一个if判断不成立。新容量没有大于数组最大size,不会进入hugeCapacity方法。数组容量扩为15,add方法中rerurn,true,size增为11。
● 以此类推…
这里补充一点比较重要,但是容易被忽视掉的知识点:
● java中的length属性是针对数组说的,比如说你声明了一个数组,想知道这个数组的长度则用到了length这个属性。
● java中的length() 方法是针对字符串说的,如果想看这个字符串的长度则用到 length() 这个方法。
● java中的size() 方法是针对泛型集合说的,如果想看这个泛型有多少元素,就调用此方法类查看!

相关文章
|
存储 Java
ArrayList自动扩容(详细篇)
ArrayList自动扩容(详细篇)
740 1
|
Java Spring
【注解】Spring AOP 面向切面编程之@Around的详细用法
【注解】Spring AOP 面向切面编程之@Around的详细用法
3282 0
|
存储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ES高频面试问题:一张图带你读懂 Elasticsearch 中“正排索引(正向索引)”和“倒排索引(反向索引)”区别
ES高频面试问题:一张图带你读懂 Elasticsearch 中“正排索引(正向索引)”和“倒排索引(反向索引)”区别
ES高频面试问题:一张图带你读懂 Elasticsearch 中“正排索引(正向索引)”和“倒排索引(反向索引)”区别
|
8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BI OLAP
一招解决数据库中报表查询慢的痛点
本文旨在解决传统数据库系统如PostgreSQL在处理复杂分析查询时面临的性能瓶颈问题。
1424 164
一招解决数据库中报表查询慢的痛点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搜索推荐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父类定义固定流程和步骤顺序,子类通过继承并重写特定方法实现具体步骤。适用于具有固定结构或流程的场景,如组装汽车、包装礼物等。举例来说,公司年会节目征集时,蜘蛛侠定义了歌曲的四个步骤:前奏、主歌、副歌、结尾。金刚狼和绿巨人根据此模板设计各自的表演内容。通过抽象类定义通用逻辑,子类实现个性化行为,从而减少重复代码。模板模式还支持钩子方法,允许跳过某些步骤,增加灵活性。
591 11
|
前端开发 easyexcel Java
Java+EasyExcel实现文件导入导出,导入导出如此简单
项目中需要Excel文件的导入与导出Excel并下载,例如,导入员工信息,导出员工信息,手动输入比较繁琐,所以本篇博文教大家如何在Java中导入Excel文件与导出Excel文件
15465 3
Java+EasyExcel实现文件导入导出,导入导出如此简单
|
8月前
|
缓存 安全 Java
java面试-基础语法与面向对象
本文介绍了 Java 编程中的几个核心概念。首先,详细区分了方法重载与重写的定义、发生阶段及规则;其次,分析了 `==` 与 `equals` 的区别,强调了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比较方式;接着,对比了 `String`、`StringBuilder` 和 `StringBuffer` 的特性,包括线程安全性和性能差异;最后,讲解了 Java 异常机制,包括自定义异常的实现以及常见非检查异常的类型。这些内容对理解 Java 面向对象编程和实际开发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
8月前
|
SQL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的行级锁与表锁?
表锁: 不会出现死锁,发生锁的冲突几率高,并发性低。 存储引擎在进行SQL数据读写请求前,会对涉及到的表进行加锁。 其中锁分为共享读锁和独占写锁:读锁会阻塞写,写锁会阻塞读和写。 行级锁: 会出现死锁,发生锁的冲突几率低,并发性高。 InnoDB引擎支持行锁,与Oracle不同,MySQL的行锁是通过索引加载的,也就是说,行锁是加在索引响应的行上的,要是对应的SQL语句没有走索引,则会全表扫描,行锁则无法实现,取而代之的是表锁,此时其它事务无法对当前表进行更新或插入操作。 行级锁注意事项: 行级锁必须有索引才能实现,否则会自动锁全表,那就不是行锁了。 两个事务不能锁同一个索引。 in
|
8月前
|
存储 索引
为什么索引的数量不能太多?
当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时,同时需要动态维护索引,降低了整体的维护速度。 索引需要占据物理空间,如果要建立聚簇索引,那么需要的空间就会更大,因为会将数据存储于叶子节点。 创建索引和维护索引要耗费时间,这种时间随着数据量的增加而增加
|
缓存 IDE Java
maven install报错原因揭秘:‘parent.relativePath‘指向错误的本地POM文件
在使用Maven构建项目时,遇到&#39;parent.relativePath&#39;错误通常是由于父项目POM路径设置错误、版本不一致或内容不匹配导致的。解决方法包括:校正父项目POM的相对路径、确保版本一致、保持POM文件内容同步,并排查其他潜在问题,如子模块命名冲突和Maven缓存问题。通过这些步骤可解决该错误,避免项目构建失败。
maven install报错原因揭秘:‘parent.relativePath‘指向错误的本地POM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