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图像、点云任意模态输入,AI能够一键生成高质量CAD模型了

简介: 《CAD-MLLM: Unifying Multimodality-Conditioned CAD Generation With MLLM》提出了一种新型系统CAD-MLLM,能够根据文本、图像、点云或其组合生成高质量的CAD模型。该系统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通过多模态数据对齐和渐进式训练策略,实现了高效的CAD模型生成。作者创建了首个包含文本、图像、点云和命令序列的多模态数据集Omni-CAD,包含约450K个实例。实验表明,CAD-MLLM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点云条件生成任务中显著优于现有方法。未来工作将聚焦于提升计算效率、增加数据多样性及探索新模态。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近期,一篇名为《CAD-MLLM: Unifying Multimodality-Conditioned CAD Generation With MLLM》的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名为CAD-MLLM的新型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描述、图像、点云或它们的组合,轻松生成高质量的CAD模型。

CAD-MLLM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多模态条件生成能力。传统的CAD软件通常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和修改,而CAD-MLLM则旨在为专家和非专家用户提供一个易于使用的工具,使他们能够通过简单的指令和插图将想法变为现实。

该论文的作者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框架,该框架能够理解和操作CAD模型的高效表示。他们利用CAD模型的命令序列,并使用先进的LLM来对齐不同模态的数据(如文本、图像和点云)与CAD模型的向量化表示。

为了支持CAD-MLLM的训练,作者们设计了一个全面的数据构建和标注管道,为每个CAD模型配备了相应的多模态数据。他们创建了一个名为Omni-CAD的新型数据集,这是第一个包含文本描述、多视角图像、点云和命令序列的多模态CAD数据集。Omni-CAD数据集包含约450K个实例及其CAD构建序列。

CAD-MLLM的架构包括三个模块:视觉数据对齐、点数据对齐和大型语言模型。视觉数据对齐模块用于处理输入的多视角图像,点数据对齐模块用于处理输入的点云数据。大型语言模型则用于处理文本输入数据并生成CAD模型的命令序列。

在训练过程中,作者们采用了一种基于课程的渐进式训练策略,逐渐引入不同的模态。他们首先训练模型使用文本描述生成CAD模型,然后引入点云数据,最后引入多视角图像。这种策略确保了模型能够全面地学习到不同模态之间的关联。

为了评估CAD-MLLM的性能,作者们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并提出了四种新的评估指标,用于评估生成的CAD模型的拓扑质量和空间封闭性。这些指标包括段错误(SegE)、悬挂边长度(DangEL)、自交比(SIR)和通量封闭误差(FluxEE)。

实验结果表明,CAD-MLLM在多个任务上都表现出了最先进的性能,包括点云条件生成、图像条件生成和文本条件生成。特别是在点云条件生成任务上,CAD-MLLM在拓扑质量和空间封闭性方面显著优于现有的生成方法。

CAD-MLLM的多模态输入能力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具有广泛的潜力。例如,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文本描述、图像或点云来快速生成CAD模型,从而加速设计过程。在建筑领域,建筑师可以使用多视角图像和文本描述来生成建筑物的CAD模型,以便进行可视化和分析。

尽管CAD-MLLM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由于计算资源的限制,作者们在实验中只使用了两个视角的图像作为输入。此外,CAD-MLLM的训练和推理过程可能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未来的工作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进模型的计算效率:通过优化模型架构和训练策略,减少训练和推理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2. 增加数据集的多样性:通过收集更多不同领域和类型的CAD模型,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3. 探索新的模态:除了文本、图像和点云之外,还可以探索其他模态的数据(如视频)作为输入,以进一步丰富模型的功能。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11.04954

目录
相关文章
|
29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AI Compass前沿速览:Qoder Agentic编程、vivo Vision头显、AIRI桌面伴侣、RM-Gallery奖励模型平台
AI Compass前沿速览:Qoder Agentic编程、vivo Vision头显、AIRI桌面伴侣、RM-Gallery奖励模型平台
AI Compass前沿速览:Qoder Agentic编程、vivo Vision头显、AIRI桌面伴侣、RM-Gallery奖励模型平台
|
1月前
|
人工智能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Cradle:颠覆AI Agent 操作本地软件,AI驱动的通用计算机控制框架,如何让基础模型像人一样操作你的电脑?
Cradle 是由 BAAI‑Agents 团队开源的通用计算机控制(GCC)多模态 AI Agent 框架,具备视觉输入、键鼠操作输出、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可操作各类本地软件及游戏,实现任务自动化与复杂逻辑执行。
174 6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AI测试平台实战:深入解析自动化评分和多模型对比评测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测试工程师面临着如何高效评估大模型性能的全新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AI测试平台中自动化评分与多模型对比评测的关键技术与实践方法,为测试工程师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PyTorch
AI 基础知识从 0.2 到 0.3——构建你的第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本文以 MNIST 手写数字识别为切入点,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流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神经网络建模过程的系统性理解。
250 15
AI 基础知识从 0.2 到 0.3——构建你的第一个深度学习模型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编解码
AI-Compass LLM合集-多模态模块:30+前沿大模型技术生态,涵盖GPT-4V、Gemini Vision等国际领先与通义千问VL等国产优秀模型
AI-Compass LLM合集-多模态模块:30+前沿大模型技术生态,涵盖GPT-4V、Gemini Vision等国际领先与通义千问VL等国产优秀模型
AI-Compass LLM合集-多模态模块:30+前沿大模型技术生态,涵盖GPT-4V、Gemini Vision等国际领先与通义千问VL等国产优秀模型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I 基础知识从 0.3 到 0.4——如何选对深度学习模型?
本系列文章从机器学习基础出发,逐步深入至深度学习与Transformer模型,探讨AI关键技术原理及应用。内容涵盖模型架构解析、典型模型对比、预训练与微调策略,并结合Hugging Face平台进行实战演示,适合初学者与开发者系统学习AI核心知识。
248 15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负载均衡
排期延误预警:用AI预测项目风险的3层模型搭建教程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 AI 智能排期将项目排期误差减少 40% 以上。文章剖析了传统排期中常见的经验依赖、资源冲突、需求变更和进度滞后四大痛点,提出 AI 排期的三步落地方法:历史数据建模、动态适配需求、资源智能匹配,并推荐适配不同团队的 AI 排期工具。强调 AI 是辅助而非替代,核心在于用数据驱动提升排期准确性,帮助团队告别“拍脑袋估期”,实现高效、可控的项目管理。
排期延误预警:用AI预测项目风险的3层模型搭建教程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自然语言处理
普通电脑也能跑AI:10个8GB内存的小型本地LLM模型推荐
随着模型量化技术的发展,大语言模型(LLM)如今可在低配置设备上高效运行。本文介绍本地部署LLM的核心技术、主流工具及十大轻量级模型,探讨如何在8GB内存环境下实现高性能AI推理,涵盖数据隐私、成本控制与部署灵活性等优势。
701 0
普通电脑也能跑AI:10个8GB内存的小型本地LLM模型推荐
|
2月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API
用Qwen Code,体验全新AI编程——高效模型接入首选ModelGate
Qwen Code 是通义千问推出的AI编程助手,支持自然语言编程与智能代码生成,大幅提升开发效率。结合 ModelGate,可实现多模型统一管理、安全调用,解决API切换、权限控制、稳定性等问题,是Claude Code的理想国产替代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