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简介: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多分支复杂逻辑解耦。每个分支类只关心自身实现,无需处理策略切换。它避免了大量if-else或switch-case代码,符合开闭原则。常见应用场景包括表单验证、风格切换和缓存调度等。通过定义接口和上下文类,策略模式实现了灵活的逻辑分离与扩展。例如,在国际化需求中,可根据语言切换不同的词条包,使代码更加简洁优雅。总结来说,策略模式简化了多条件判断,提升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定义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维护多分支复杂逻辑时,每一个分支对应的类只需要关心自己内部的实现逻辑即可,无需关心是如何切换策略的。简而言之,一句话判断走哪个类,这个执行自己的行为。

       在传统的逻辑判断中,多一条分支会多写一条判断条件,当条件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大量if-else或者switch-case的灾难性代码块,如果新增一个新的条件,就需要在原逻辑上修改,严重违背了开闭原则。策略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上就是要让实现逻辑和使用逻辑解耦分离。

H-0.png

常见应用场景

       策略模式在代码设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思想,在前端开发的例子中也很常见,如:

  • 表单验证:用户只需要维护数据就可以使其内部实现包括但不限于邮箱、手机号、数字等校验逻辑。
  • 风格切换:用户切换风格相当于切换策略,根据不同的策略调用不同的实现方法。
  • 缓存调度:根据不同的策略去调用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IndexDB等。

举例说明

       公司标准产品中有国际化的需求,要求根据目前语言切换对应的语言包,这里以翻译为例。在中文模式下传入词条需要返回对应的中文文案,英文同理。

Pasted Graphic 31.png

代码实现

       策略模式与很多设计模式的思想类似,都是找了一个“中间人”做一些事情从而达到解耦的目的,策略模式有一个上下文Context类去设置策略和调用策略行为。

       这里定义一个IStrategy接口,用来约束LangCn和LangEn两个类。Context类内部维护了一个成员strategy来存储当前策略,setSt暴露给客户端修改策略,executeStrategy暴露给客户端执行策略。LangCn和LangEn两个类只需要关注自己解析转换词条的逻辑就好。

C) Context.png

       对于代码而言,LangCn和LangEn内部模拟了各自的词条包,当然如果是真正的产品代码中,不能就这样写在内部,需要单独维护。

interface IStrategy {
  parseWord(str: string):string;
}
class LangCn implements IStrategy{
  parseWord(str: string):string {
        // 模拟中文词条包
    return {
      'zxy.10001': '苹果',
      'zxy.10002': '香蕉',
      'zxy.10003': '橙子'
    }[str] || str;
  }
}
// 英文词条
class LangEn implements IStrategy{
  parseWord(str: string):string {
        // 模拟英文词条包
    return {
      'zxy.10001': 'apple',
      'zxy.10002': 'banana',
      'zxy.10003': 'orange'
    }[str] || str;
  }
}
// 上下文内部维护具体策略的引用 回头客户端调用时 调用上下文提供的方法即可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IStrategy;
  constructor(st: I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
  }
  // 设置新策略
  setSt(st: IStrategy) {
    this.strategy = st;
  }
  // 执行策略的方法
  executeStrategy(str: string): string {
    return this.strategy.parseWord(str);
  }
}
// 客户端
// 创建一个上下文对象
const cnCtx = new Context(new LangCn());
const result = cnCtx.executeStrategy('zxy.10003');
console.log(result);
const result1 = cnCtx.executeStrategy('zxy.10001');
console.log(result1);

客户端在创建上下文实例时,传入了LangCn的实例,因为在Context类的构造方法中初始化了传入的策略对象,那么这里就是初始化了中文的策略。 当使用cnCtx调用executeStrategy方法时,cnCtx内部成员strategy已经指向LangCn了,所以调用的parseWord也是LangCn中的。

橙子.png

前端代码优化

       在前端代码review时,不难发现有许多if-else和switch-case是可以使用策略模式维护的,改动不大,但可以有效分离使用和实现的逻辑,比如使用映射表代替,这样在新增、修改、删除时只需要操作映射表即可,无需修改逻辑代码块,而且代码风格风味优雅。

// 用逻辑堆砌 不推荐
function doExecute(type) {
    if (type === 5) {
        return 'ALI_TYPE';
    } else if (type === 8) {
        return 'TX_TYPE';
    } else if (type === 11) {
        return 'APA_TYPE';
    } else if (type === 14) {
        return 'HM_TYPE';
    }
    return 'NORMAL_TYPE'
}
// 用映射表维护 推荐
const typeMap = {
    5: 'ALI_TYPE',
    8: 'TX_TYPE',
    11: 'APA_TYPE',
    14: 'HM_TYPE'
};
function doExecute(type) {
    return typeMap[type] || 'NORMAL_TYPE';
}

image.gif

总结

       策略模式思想其实很简单,根本上就是将使用和实现逻辑分离,很多业务场景中有共性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论,也符合了单一职责和开闭原则的设计理念。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系列到这里已经是最后一个模式了,如果对您有帮助希望多多点赞哦!

temp1.png

相关文章
|
8天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灵活切换算法的艺术
策略模式通过封装不同算法并实现灵活切换,将算法与使用解耦。以支付为例,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作为独立策略,购物车根据选择调用对应支付逻辑,提升代码可维护性与扩展性,避免冗长条件判断,符合开闭原则。
110 35
|
2月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算法
基于多设计模式的状态扭转设计:策略模式与责任链模式的实战应用
接下来,我会结合实战案例,聊聊如何用「策略模式 + 责任链模式」构建灵活可扩展的状态引擎,让抽奖系统的状态管理从「混乱战场」变成「有序流水线」。
|
6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Java
设计模式觉醒系列(04)策略模式|简单工厂模式的升级版
本文介绍了简单工厂模式与策略模式的概念及其融合实践。简单工厂模式用于对象创建,通过隐藏实现细节简化代码;策略模式关注行为封装与切换,支持动态替换算法,增强灵活性。两者结合形成“策略工厂”,既简化对象创建又保持低耦合。文章通过支付案例演示了模式的应用,并强调实际开发中应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避免生搬硬套。最后推荐了JVM调优、并发编程等技术专题,助力开发者提升技能。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搜索推荐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父类定义固定流程和步骤顺序,子类通过继承并重写特定方法实现具体步骤。适用于具有固定结构或流程的场景,如组装汽车、包装礼物等。举例来说,公司年会节目征集时,蜘蛛侠定义了歌曲的四个步骤:前奏、主歌、副歌、结尾。金刚狼和绿巨人根据此模板设计各自的表演内容。通过抽象类定义通用逻辑,子类实现个性化行为,从而减少重复代码。模板模式还支持钩子方法,允许跳过某些步骤,增加灵活性。
549 11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供应链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实现了一种订阅机制。它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订阅消息、接收通知并执行操作)和**被观察者**(维护观察者列表、发送通知)。两者通过一对多的关系实现解耦,当被观察者状态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订阅的观察者。例如,商店老板作为被观察者,记录客户的需求并在商品到货时通知他们。前端应用中,如DOM事件注册、MutationObserver等也体现了这一模式。
|
6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搜索推荐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策略模式(Strategy)
一、入门 什么是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行为。它将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类中,使得它们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客户端代码。 为什么需要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算法
124 14
|
9月前
|
设计模式 算法 开发者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定义一系列可替换的算法或行为,并将它们封装成独立的类。通过上下文持有策略对象,在运行时动态切换算法,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适用于需要动态切换算法、避免条件语句、经常扩展算法或保持算法独立性的场景。优点包括符合开闭原则、运行时切换算法、解耦上下文与策略实现、减少条件判断;缺点是增加类数量和策略切换成本。示例中通过定义抽象策略接口和具体策略类,结合上下文类实现动态算法选择。
256 8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创建新类来包装原始对象,实现在不修改原有结构的前提下扩展新行为。其核心在于“组合”思想,使新功能可“即插即拔”。该模式具有解耦性、灵活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类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中,如JavaScript的注解和TypeScript的写法。示例中,通过装饰器模式为游戏角色动态添加装备,展示了其强大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201 16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供应链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发布订阅模式
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 Pattern)是一种设计模式,类似于观察者模式,但通过引入第三方中介实现发布者和订阅者的解耦。发布者不再直接通知订阅者,而是将消息发送给中介,由中介负责分发给订阅者。这种方式提高了异步支持和安全性,适合复杂、高并发场景,如消息队列和流处理系统。代码实现中,通过定义发布者、订阅者和中介接口,确保消息的正确传递。此模式在前端开发中广泛应用,例如Vue的数据双向绑定。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JSON 前端开发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使接口不兼容的对象能够相互合作。通过在客户端和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层”适配器,将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转换为系统能处理的标准格式,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例如,MacBook的扩展坞将多种接口(如HDMI、USB)转换为Type-C接口,实现多接口兼容。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1
    Vue 3 + TypeScript 现代前端开发最佳实践(2025版指南)
  • 2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六):全方面分析css的Flex布局,从纵、横两个坐标开始进行居中、两端等元素分布模式;刨析元素间隔、排序模式等
  • 3
    前端如何存储数据:Cookie、LocalStorage 与 SessionStorage 全面解析
  • 4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五):背景属性;float浮动和position定位;详细分析相对、绝对、固定三种定位方式;使用浮动并清除浮动副作用
  • 5
    前端如何禁止用户打开 F12 开发者工具
  • 6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八):学习transition过渡属性;本文学习property模拟、duration过渡时间指定、delay时间延迟 等多个参数
  • 7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一):CSS发展史;CSS样式表的引入;CSS选择器使用,附带案例介绍
  • 8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四):元素盒子模型;详细分析边框属性、盒子外边距
  • 9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二):CSS伪类:UI伪类、结构化伪类;通过伪类获得子元素的第n个元素;创建一个伪元素展示在页面中;获得最后一个元素;处理聚焦元素的样式
  • 10
    【CSS】前端三大件之一,如何学好?从基本用法开始吧!(七):学习ransform属性;本文学习 rotate旋转、scale缩放、skew扭曲、tanslate移动、matrix矩阵 多个参数
  • 下一篇
    开通oss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