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语言教程 之 R 注释

简介: R语言中的注释仅支持单行注释,使用#符号。多行注释可通过每行添加#或使用if(FALSE){}结构实现。注释帮助理解代码,但不参与执行。示例包括简单的打印语句和两数相加。

R 语言教程 之 R 注释

R 注释

注释主要用于一段代码的解析,可以让阅读者更易理解,编程语言的注释会被编译器忽略掉,且不会影响代码的执行。

一般编程语言的注释分为单行注释与多行注释,但是 R 语言只支持单行注释,注释符号为 #。

其实如果有多行注释我们只需要在每一行添加 # 号就好了。

单行注释

这是我的第一个编程代码

myString <- "Hello, World!"

print ( myString )
多行注释

R 语言实现两个数相加

变量赋值

a <- 9
b <- 4

输出结果

print(a + b)
其实多行注释还有一个变通的写法,就是使用 if 语言,如下实例:

多行注释
if(FALSE) {
"
这是一个多行注释的实例
注释内容放在单引号或双引号之间
"
}

myString <- "Hello, World!"
print ( myString)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Windows Perl
R 语言教程 之 R 数据类型 6
R语言教程之R数据类型第6部分,深入讲解了字符串数据类型及其操作函数,包括大小写转换、字符统计、字符串截取与拆分、类型转换及正则表达式应用等,示例展示了常见字符串处理技巧。
45 1
|
2月前
|
存储 C语言 索引
R 语言教程 之 R 数据类型 5
R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包括逻辑型等,逻辑型主要用于向量的逻辑运算。通过`c()`创建向量,使用`&gt;`、`&`等运算符进行条件判断,`which()`函数可筛选符合条件的元素索引。`all()`和`any()`分别用于检测向量是否全为真或含真值。
48 4
|
2月前
|
存储
R 语言教程 之 R 数据类型 4
R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是用于定义变量或函数的系统。变量类型决定其存储空间及位模式的解析方式。向量可通过c()函数、min:max运算符或seq()函数生成,rep()函数用于生成重复序列。NA表示“缺失”,NULL表示“不存在”。例如,length(c(NA, NA, NULL))返回2,说明NULL在向量中不占位置。
45 5
|
2月前
|
存储
R 语言教程 之 R 数据类型 3
本教程介绍R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及向量统计函数,包括sum、mean、var等,通过实例展示如何使用这些函数进行基本的统计计算。
43 4
|
3月前
|
存储 Rust Java
R 语言教程 之 R 数据类型 2
R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涵盖了变量和函数的广泛系统,其中向量(Vector)作为基础数据结构之一,类似于线性表或数组,支持高效的数学运算与操作。向量可通过`c()`函数创建,支持元素级运算、索引访问及部分提取等特性。此外,R提供了如`sort()`、`rev()`和`order()`等函数,方便进行向量的排序与逆序操作。
58 7
|
3月前
|
存储
R 语言教程 之 R 数据类型 1
R 语言是一种广泛用于统计计算和图形生成的编程语言。本教程介绍 R 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数字、逻辑和文本类型,以及如何定义变量。R 中的变量定义灵活,无需显式声明类型。此外,还介绍了六种主要的对象类型:向量、列表、矩阵、数组、因子和数据框。
68 9
|
3月前
|
C语言
R 语言教程 之 R 基础运算 7
本章《R基础运算》介绍了R语言中的基本数学运算,包括取整、三角及反三角函数,以及正态分布等概率分布函数的使用方法。通过具体实例演示了这些函数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如取整函数`round()`, `ceiling()`, `floor()`的特性,以及正态分布函数`dnorm()`, `pnorm()`, `qnorm()`, `rnorm()`的功能与区别。适合初学者快速掌握R语言的基础数学处理能力。
49 0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R 语言教程 之 R 基础运算 6
本章《R基础运算》介绍了R语言中的基本数学运算与函数,包括求平方根、自然指数、对数等常用函数,并通过实例展示了这些函数的具体应用。例如,`sqrt(4)`返回2,`exp(1)`返回约2.718282等。
51 0
|
3月前
R 语言教程 之 R 基础运算 5
本章介绍R语言的基础运算,涵盖简单的算术运算及特殊运算符,如冒号(:)创建数字序列、%in%判断元素是否存在于向量中、%*%进行矩阵乘法等,并通过实例演示这些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56 1
|
3月前
R 语言教程 之 R 基础运算 4
本章《R基础运算》介绍了R语言中的简单运算,重点讲解了赋值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包括向左、向右及等于赋值,并通过实例演示了不同赋值方式的效果。
4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