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Nginx作为前置网关进行限流问题如何解决

简介: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Nginx作为前置网关进行限流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一:Nginx如何作为前置网关进行限流?

Nginx如何作为前置网关进行限流?


参考回答:

Nginx可以从网关这一层面作为最前置的网关,抵挡大部分的网络流量。它提供了基于限流相关的策略配置,可以在Nginx层面进行限流。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68


问题二:Nginx提供了哪两种主要的限流方法?

Nginx提供了哪两种主要的限流方法?


参考回答:

Nginx提供了两种主要的限流方法:控制速率(使用limit_req_zone指令)和控制并发连接数(使用limit_conn_zone和limit_conn指令)。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69


问题三:如何使用Nginx控制速率限流?

如何使用Nginx控制速率限流?


参考回答:

要使用Nginx控制速率限流,需要配置limit_req_zone指令来限制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数。例如,设置速率为2r/s,相当于500毫秒内单个IP只允许通过1个请求。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70


问题四:如何在Nginx的速率限流配置中考虑突发请求?

如何在Nginx的速率限流配置中考虑突发请求?


参考回答:

可以使用burst关键字来处理突发请求。例如,burst=4表示每个IP最多允许4个突发请求。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71


问题五:如何使用Nginx控制并发连接数?

如何使用Nginx控制并发连接数?


参考回答:

需要配置limit_conn_zone和limit_conn指令。例如,limit_conn perip 10表示限制单个IP同时最多能持有10个连接;limit_conn perserver 100表示server同时能处理并发连接的总数为100个。


关于本问题的更多回答可点击原文查看: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sk/625572

相关文章
|
28天前
|
缓存 监控 负载均衡
nginx相关配置及高并发优化
Nginx的高并发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硬件资源量身定制。以上配置只是基础,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服务器监控数据进行持续调整和优化。例如,利用工具如ab(Apache Benchmarks)进行压力测试,监控CPU、内存、网络和磁盘I/O等资源使用情况,确保配置的有效性和服务的稳定性。
102 0
|
3月前
|
应用服务中间件 Linux nginx
高并发下Nginx配置限流
【8月更文挑战第16天】
74 1
|
3月前
|
缓存 监控 架构师
缓存数据一致性 - 架构师峰会演讲实录
缓存数据一致性 - 架构师峰会演讲实录
|
3月前
|
缓存 架构师 数据库
缓存系统稳定性 - 架构师峰会演讲实录
缓存系统稳定性 - 架构师峰会演讲实录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缓存机制,接口缓存、文件缓存、数据库缓存与Memcached缓存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缓存机制,接口缓存、文件缓存、数据库缓存与Memcached缓存
63 0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数据库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信号与缓存架构开发
Django后端架构开发:信号与缓存架构开发
71 0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架构师
对抗软件复杂度问题之降低代码的复杂度,如何解决
对抗软件复杂度问题之降低代码的复杂度,如何解决
|
4月前
|
开发者 Sentinel 微服务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降级策略中的有限状态机的三种状态切换的问题如何解决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降级策略中的有限状态机的三种状态切换的问题如何解决
|
4月前
|
监控 应用服务中间件 nginx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Nginx的并发连接数计数的问题如何解决
高并发架构设计三大利器:缓存、限流和降级问题之Nginx的并发连接数计数的问题如何解决
|
1天前
|
监控 API 微服务
后端技术演进:从单体架构到微服务的转变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演化,传统单体架构已难以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需求。本文深入探讨了后端技术在面对复杂系统挑战时的演进路径,重点分析了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变的过程、原因及优势。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微服务架构如何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维护效率,同时指出了实施微服务时面临的挑战和最佳实践。
1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