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心得记录:关于自补图的认识和构造(无证明)

简介: 技术心得记录:关于自补图的认识和构造(无证明)

自补图的定义: 原图为G , 补图为H (H是在G的完全图上面去掉关于G图的边得到的新图),G和H为同构


同构的定义:


关于图的同构(Isomorphic),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五边形和五角星了:


上图中,G1和G2为同构的,因为:


从G1的结点到G2的结点,存在一个一对一的映上函数 f (one - to - one and onto function f )


从G1的边到G2的边,存在一个一对一的映上函数 g (one - to - one and onto function g )


G1中,边e1与结点a,b相关联,当且仅当(if and only if) G2中边 g(e) 与结点 f(a) 和 f(b) 相关联(E1和结点A,B相关联)。若满足此条件,函数 f 和 g 称为从G1到G2的同构映射(Isomorphism)


2. 判断两图同构


对于某个顺序,如果两个图是同构的,则两个图的邻接矩阵是相同的:


这两个矩阵对应的是上面的两个图


链接:


题目:给出n给个点,判断是否可以构造出自补图 ,可以就输出补图的矩阵,于补图点于原点的对应


原图与补图边数要一样,所以当n=4k+2和4k+3时无解


当n=4k 时 将点分成4部分P1,P2,P3,P4 前两部分P1P2所有的点两两连边组成团,P3P1部分与部分之间两两连边,P4P2部分与部分之间两两连边


它的补图 是 P3P4组成团,P4P1之间连边,P3P2之间连边,与原图是同构的。


块之间映射关系,原图 P1P2P3P4 补图P3P4P2P1或其他方案。


当n=4k+1时 剩下一个点随便和两个块连就好了。


图片出场: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a【2500】【2500】;


void fuck1(int n){


///p1,p2两两全部相连


for (int i = 1; i <= n/2;i++){


for (int j = i+1; j <= n/2;j++){


a【i】【j】=1;


a【j】【i】=1;


}


}


///p1,p3部分相连 p2,p4部分相连


for (int i = 1; i <= n/4;i++){


for (int j = 1; j <= n/4;j++){


a【i】【n/2+j】=1;


a【n/2+j】【i】=1;


}


}


for (int i = n/4+1; i <= n/2;i++){


for (int j = n/4+1; j <= n/2;j++){


a【i】【n/2+j】=1;


a【n/2+j】【i】=1;


}


}


}


void fuck2(int n){


for (int i = 1; i <= n/2;i++){


a【n】【i】=1;


a【i】【n】=1;


}


n--;


for (int i = 1; i <= n/2;i++){


for (int j = i+1; j <= n/2;j++){


a【i】【j】=1;


a【j】【i】=1;


}


}


for (int i = 1; i <= n/4;i++){


for (int j = 1; j <= n/4;j++){


a【i】【//代码效果参考:http://www.lyjsj.net.cn/wx/art_23781.html

n/2+j】=1;

a【n/2+j】【i】=1;


}


}


for (int i = n/4+1; i <= n/2;i++){


for (int j = n/4+1; j <= n/2;j++){


a【i】【n/2+j】=1;


a【n/2+j】【i】=1;


}


}


}


void print(int n){


for (int i = 1; i <= n;i++){


for (int j = 1; j <= n;j++){


printf("%d",a【i】【j】);


}


puts("");


}


if(n==1){


printf("1\n");


return;


}


int x=n;


if(n&1) n--;


for (int i = n; i >= n/2+1;i--){


if(i==n) printf("%d",i);


//代码效果参考:http://www.lyjsj.net.cn/wz/art_23779.html

else printf(" %d",i);

}


for (int i = 1; i <= n/2;i++){


printf(" %d",i);


}


if(x&1) printf(" %d\n",x);


else puts("");


}


int main()


{


int ; scanf("%d",&);


for(int cas=1 ; cas<=_ ; cas++){


scanf("%d",&n);


printf("Case #%d: ",cas);


if(n%4==2||n%4==3)


{


puts("No");


continue;


}


puts("Yes");


for(int i=1 ; i<=n ; i++)


for(int j=1 ; j<=n ; j++) a【i】【j】=0;


if(n%4==0)


{


fuck1(n);


print(n);


}


else


{


fuck2(n);


print(n);


}


}


}


View Code

相关文章
|
9月前
|
索引
常见任务中的双重while循环的结构
常见任务中的双重while循环的结构
102 0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
9月前
7-7 念数字 (15 分)(用数组简化判断过程)
7-7 念数字 (15 分)(用数组简化判断过程)
66 0
|
9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网络协议 应用服务中间件
记录一次问题的解决过程
记录一次问题的解决过程
|
9月前
|
编译器 C++
【C++】string类模拟实现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点
【C++】string类模拟实现过程中值得注意的点
79 0
|
算法 安全 机器人
算法提高:计算几何基础 | 判断包含关系
计算几何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几何形体的数学描述和计算机描述,在现代工程和数学领域,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图形学、机器人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和统计等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用途。在 ACM 竞赛中,出题相对独立,曾出现过与图论、动态规划相结合的题,大多数计算几何问题用程序实现都比较复杂。常用算法包括经典的凸包求解、离散化及扫描线算法、旋转卡壳、半平面交等。本文介绍计算几何常用算法——包含关系。
185 0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数据库技术知识点(一)IDEFO需求建模方法、解释实体、实体型、实体集的区别、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举例、超码、主码、候选码的概念与区分
数据库技术知识点(一)IDEFO需求建模方法、解释实体、实体型、实体集的区别、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举例、超码、主码、候选码的概念与区分
数据库技术知识点(一)IDEFO需求建模方法、解释实体、实体型、实体集的区别、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平凡函数依赖、非平凡函数依赖举例、超码、主码、候选码的概念与区分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1719. 重构一棵树的方案数 : 构造 + 验证(合法性 + 非唯一性)
1719. 重构一棵树的方案数 : 构造 + 验证(合法性 + 非唯一性)
|
缓存 Java 程序员
别再问我 new 字符串创建了几个对象了!我来证明给你看!(上)
别再问我 new 字符串创建了几个对象了!我来证明给你看!
130 0
别再问我 new 字符串创建了几个对象了!我来证明给你看!(上)
别再问我 new 字符串创建了几个对象了!我来证明给你看!(中)
别再问我 new 字符串创建了几个对象了!我来证明给你看!
132 0
别再问我 new 字符串创建了几个对象了!我来证明给你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