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对抗焦虑的加减法(二)

简介: 通过螺旋成长匹配合理欲望,关键在于让认知与技能同步提升以匹配个人价值追求。价值感因人而异,需明确自身定位,选择适合跑道并持续优化,避免低水平勤奋带来的重复劳动。要从本质思考问题,升维看待挑战,找到核心变量作为支点,推动根本性改变。觉醒后应积极提升能力、扩大视野,追求更高目标。

二、加法 - 通过螺旋成长匹配合理欲望

2.1. 让你的认知和技能匹配你的欲望
成长的本质,是让你的认知和技能得到螺旋上升,让你的认知和技能匹配你的欲望,欲望是来自于对价值感的追求。
价值感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主观色彩的,也跟先天特质相关,你要充分了解你自己的擅长,给自己当下一个合适的定位。架构师不一定适合做TL/CTO,同样TL/CTO也不单靠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上位。
那,怎么上位?很认可之前老板说过的一句话:没有坑,就让自己先成为这个萝卜,选择一个你认可的跑道坚持下去,别人没有做好的事情,你总能够做好,而且会主动提出更好的方案,当坑出现的时候,你自然就是里面最好的萝卜。
2.2 警惕低水平的勤奋
低水平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被动,和重复。今天我大部分都困在了信息茧房(你享受着头条抖音10s知识快餐带来的愉悦感,欲罢不能、你年复一年地,去完成一个个琐碎的项目),你进入了一个相对熟悉的重复模式,每天重复自己,最怕的是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10年,俗称“工具人”、“搬运工”。
正如前面说的,同样在一个坑里面,你能够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是靠重复的努力和勤奋,需要有对问题有新的认知,和与之匹配的技能。
“如果你手上有个锤子,你看到的永远都是钉子” – 芒格
反例1:拿锤子去敲钉子
很多人擅长熟悉的领域、过往的经历去优化,但是却不会站在问题的源头、更高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往往会导致片面、和短视。例如测试架构,很多人善于造一个比原来更好的工具(解决更好用的问题),但却缺乏对要解决问题的本质思考(如何解决覆盖率,如何提升测试的ROI),那就不会有面向不同分层测试的方法体系。
例2:本质的思考,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面向本质问题的思考,才有可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怎么才能得到问题的本质呢?其实是要从表象(具象),到抽象(普适原理)不断穿透的过程。
1)找树干:是升维思考,从子节点往上回溯,再从根节点往下遍历,才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就如只是找一匹跑的更快的马,那就不会发明出汽车。
2)找支点:找到核心的关键变量,解决它就能够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技术,支点是战略,是解决问题的杠杆。
3)假设和推演:是不断提出假设和论证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当下,还要面向未来。
2.3 你需要觉醒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再也不愿意被业务摁在地上摩擦,于是你感到困惑、焦虑。作为有追求的你来说,显然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你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匹配不了你的目标和欲望。
所以你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得晋升的机会、有体面的工作,大到你想搞清楚人生的终极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的类人生哲学。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算法
技术人对抗焦虑的加减法(三)
破局的关键能力在于心力、脑力与体力的协同发展。心力指自我反省、驱动与思考的能力,帮助我们在挫折中保持进取;脑力是逻辑与体系化思考的结合,形成专业能力;体力则是行动与执行力,将思考转化为成果。三者相辅相成,助力个人在复杂项目中成长,实现突破。
27 5
|
1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技术人对抗焦虑的加减法(四)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要内化为自己的理解。首先要认知自己,明确短板与意图,避免盲目学习。例如,表达能力差应先训练“金字塔原理”等底层思维,而非直接学习演讲技巧。其次,建立宏观知识脉络,避免碎片化学习,推荐系统性书籍和经典著作。面对新概念时,多问几个为什么,深入理解本质。晋升靠短期突击知识点难以提升能力,理性思考需长期积累。最后,通过举一反三和教学相长,强化知识留存,形成体系化的掌握。
30 4
|
1月前
|
程序员
技术人对抗焦虑的加减法
在技术领域,许多人因未来不确定性及自我不满而焦虑,如“35岁危机”等。《被讨厌的勇气》指出,这种焦虑源于未能做好“课题分离”,即将外界贩卖的焦虑强加给自己,导致内耗。对抗焦虑,应分离这些外在焦虑源,调整心态,管理欲望,专注自身螺旋式成长,提升自己。
28 3
|
11月前
|
安全 Java 索引
如何克服Leetcode做题的困境
如何克服Leetcode做题的困境
70 0
与不确定性共舞
与不确定性共舞
65 0
|
算法 新能源 区块链
【纳什博弈、ADMM】基于纳什博弈和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多微网主体能源共享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纳什博弈、ADMM】基于纳什博弈和交替方向乘子法的多微网主体能源共享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337 0
|
算法 安全
当我们谈论算法我们在谈论什么:由疫情核酸检测想到的分治算法(Divide-and-Conquer)
解释一下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检测人员提取小区居民的鼻腔拭子或者咽拭子(就是用一根棉签在咽喉处或者鼻腔深处刮取一些分泌物),然后将该棉签放入试剂盒,以病毒独特的基因序列检测靶标,通过PCR扩增,使我们选择的这段靶标DNA序列指数级增加,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我们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累计的荧光信号就越强。说白了就是试剂盒荧光反映变色越强烈,说明病毒体量和活性越强。
当我们谈论算法我们在谈论什么:由疫情核酸检测想到的分治算法(Divide-and-Conquer)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芯片
量子神经网络能给人类永生吗?爱因斯坦的「幽灵超距作用」或可实现「意识永存」
死亡只有在回想起来时才是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只要涉及量子力学,任何研究都令人激动。爱因斯坦的「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可能是我们通往永生的门票。
652 0
量子神经网络能给人类永生吗?爱因斯坦的「幽灵超距作用」或可实现「意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