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法 - 通过螺旋成长匹配合理欲望
2.1. 让你的认知和技能匹配你的欲望
成长的本质,是让你的认知和技能得到螺旋上升,让你的认知和技能匹配你的欲望,欲望是来自于对价值感的追求。
价值感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主观色彩的,也跟先天特质相关,你要充分了解你自己的擅长,给自己当下一个合适的定位。架构师不一定适合做TL/CTO,同样TL/CTO也不单靠解决复杂技术问题上位。
那,怎么上位?很认可之前老板说过的一句话:没有坑,就让自己先成为这个萝卜,选择一个你认可的跑道坚持下去,别人没有做好的事情,你总能够做好,而且会主动提出更好的方案,当坑出现的时候,你自然就是里面最好的萝卜。
2.2 警惕低水平的勤奋
低水平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被动,和重复。今天我大部分都困在了信息茧房(你享受着头条抖音10s知识快餐带来的愉悦感,欲罢不能、你年复一年地,去完成一个个琐碎的项目),你进入了一个相对熟悉的重复模式,每天重复自己,最怕的是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10年,俗称“工具人”、“搬运工”。
正如前面说的,同样在一个坑里面,你能够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是靠重复的努力和勤奋,需要有对问题有新的认知,和与之匹配的技能。
“如果你手上有个锤子,你看到的永远都是钉子” – 芒格
反例1:拿锤子去敲钉子
很多人擅长熟悉的领域、过往的经历去优化,但是却不会站在问题的源头、更高的视角去分析问题,这往往会导致片面、和短视。例如测试架构,很多人善于造一个比原来更好的工具(解决更好用的问题),但却缺乏对要解决问题的本质思考(如何解决覆盖率,如何提升测试的ROI),那就不会有面向不同分层测试的方法体系。
例2:本质的思考,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只有面向本质问题的思考,才有可能带来根本性的改变,那么怎么才能得到问题的本质呢?其实是要从表象(具象),到抽象(普适原理)不断穿透的过程。
1)找树干:是升维思考,从子节点往上回溯,再从根节点往下遍历,才能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就如只是找一匹跑的更快的马,那就不会发明出汽车。
2)找支点:找到核心的关键变量,解决它就能够带来根本性的改变。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技术,支点是战略,是解决问题的杠杆。
3)假设和推演:是不断提出假设和论证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当下,还要面向未来。
2.3 你需要觉醒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再也不愿意被业务摁在地上摩擦,于是你感到困惑、焦虑。作为有追求的你来说,显然你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你的知识和技能,已经匹配不了你的目标和欲望。
所以你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得晋升的机会、有体面的工作,大到你想搞清楚人生的终极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的类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