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非递归排序总结——笔试爱考

简介: [数据结构]——非递归排序总结——笔试爱考

1.非递归实现的快速排序算法。


第一步 首先要创建一个栈

typedef struct Stack//创建一个栈
{
    int* data;//存储栈中的元素的数组指针
    int top;//栈顶元素在数组中的索引位置
    int capacity;//栈的容量,即数组的大小
} ST;

第二步紧接着进行入栈,出栈,弹出栈顶元素,获取栈顶元素,判空,销栈等操作;

void STInit(ST* s)//入栈
{
  s->data = NULL;
  s->top = -1;
  s->capacity = 0;
}
void STPush(ST* s, int val)//出栈
{
  if (s->top == s->capacity - 1)
  {
  int newCapacity = s->capacity == 0 ? 4 : s->capacity * 2;
  int* newData = (int*)realloc(s->data, newCapacity * sizeof(int));
  if (newData == NULL)
  {
    // 内存分配失败处理
    return;
  }
  s->data = newData;
  s->capacity = newCapacity;
  }
  s->data[++s->top] = val;
}
void STPop(ST* s)//用于弹出栈顶元素,即将top的值减1,表示栈顶位置往下移动一位。
{
  if (s->top >= 0)
  --s->top;
}
int STTop(ST* s)//于取栈顶元素的值
{
  if (s->top >= 0)
  return s->data[s->top];
  return -1; // 栈为空时的处理,这里返回-1表示栈为空
}
int STEmpty(ST* s)//判断栈是否为空
{
  return s->top == -1;
}
void STDestroy(ST* s)//销毁栈
{
  free(s->data);
  s->data = NULL;
  s->top = -1;
  s->capacity = 0;
}

第三步快速排序算法的分区

它的作用是将数组a的一部分元素进行分区,使得分区后的左边元素都小于或等于key,右边元素都大于或等于key。


int PartSort3(int* a,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key = a[left];
  while (left < right)
  {
  while (left < right && a[right] >= key)
    --right;
  a[left] = a[right];
  while (left < right && a[left] <= key)
    ++left;
  a[right] = a[left];
  }
  a[left] = key;
  return left;
}

最后实现

下是该代码的具体实现步骤:


创建一个栈ST,并初始化为空。

将结束索引end和开始索引开始依次入栈ST。

进入循环,直到栈ST为空: a. 从栈ST中弹出两个索引,分别赋值给left和right。 b. 调用PartSort3函数,将数组a在[left, right]范围内进行三路划分,返回划分后的基准元素的索引keyi。 c. 如果left < keyi - 1,则将keyi - 1和left依次入栈ST,用于后续处理[left, keyi-1]范围内的子数组。 d. 如果keyi + 1 < right,则将right和keyi + 1依次入栈ST,用于后续处理[keyi+1, right]范围内的子数组。

循环结束后,销毁栈ST。

void QuickSortNonR(int* a, int begin, int end)
{
  ST s;
  STInit(&s);
  STPush(&s, end);
  STPush(&s, begin);
  while (!STEmpty(&s))
  {
  int left = STTop(&s);
  STPop(&s);
  int right = STTop(&s);
  STPop(&s);
  int keyi = PartSort3(a, left, right);
  // [left, keyi-1] keyi [keyi+1, right]
  if (left < keyi - 1)
  {
    STPush(&s, keyi - 1);
    STPush(&s, left);
  }
  if (keyi + 1 < right)
  {
    STPush(&s, right);
    STPush(&s, keyi + 1);
  }
  }
  STDestroy(&s);
}


运行结果

image.png


2.非递归实现的归并排序算法


代码解析

首先使用malloc函数申请了一个临时数组tmp,用于存储排序过程中的中间结果。


定义了变量gap,初始值为1,代表待合并的两个子数组的长度。


使用while循环,当gap小于数组长度n时,进行合并操作。


在每次循环中,通过for循环将数组分成若干个长度为gap的子数组,每次有两个子数组进行合并。


定义四个变量begin1, end1, begin2, end2,分别表示第一个子数组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以及第二个子数组的起始位置、结束位置。


如果end1大于等于数组长度n,或者begin2大于等于数组长度n,说明已经没有需要合并的子数组了,跳出for循环。


如果end2大于等于数组长度n,将end2的值设置为n-1,保证不会数组越界。


使用while循环,将begin1和begin2所指向的元素进行比较,并将较小的元素赋值给tmp数组,然后移动指针。


如果begin1仍然小于等于end1,说明第一个子数组还有剩余元素,将剩余元素复制到tmp数组中。


如果begin2仍然小于等于end2,说明第二个子数组还有剩余元素,将剩余元素复制到tmp数组中。


使用memcpy函数将tmp数组中的数据复制回原数组a中。


每次合并完成后,将gap乘以2,继续下一轮合并。


最后使用free函数释放临时数组tmp的内存空间。


代码实现

void MergeSortNonR(int* a, int n)
{
  int* tmp = (int*)malloc(sizeof(int) * n);
  if (tmp == NULL)
  {
  perror("malloc fail");
  return;
  }
  int gap = 1;
  while (gap < n)
  {
  for (size_t i = 0; i < n; i += 2 * gap)
  {
    int begin1 = i, end1 = i + gap - 1;
    int begin2 = i + gap, end2 = i + 2 * gap - 1;
  
    if (end1 >= n || begin2 >= n)
    {
    break;
    }
    if (end2 >= n)
    {
    end2 = n - 1;
    }
    int j = begin1;
    while (begin1 <= end1 && begin2 <= end2)
    {
    if (a[begin1] < a[begin2])
    {
      tmp[j++] = a[begin1++];
    }
    else
    {
      tmp[j++] = a[begin2++];
    }
    }
    while (begin1 <= end1)
    {
    tmp[j++] = a[begin1++];
    }
    while (begin2 <= end2)
    {
    tmp[j++] = a[begin2++];
    }
    memcpy(a + i, tmp + i, sizeof(int) * (end2 - i + 1));
  }
  gap *= 2;
  }
  free(tmp);
}


运行结果

image.png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非递归实现后序遍历时,如何避免栈溢出?
后序遍历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需求、二叉树的特点以及性能和空间的限制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实现方式。
53 1
|
15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C 408—《数据结构》图、查找、排序专题考点(含解析)
408考研——《数据结构》图,查找和排序专题考点选择题汇总(含解析)。
66 29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C++数据结构——内排序】二路归并排序(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关任务是实现二路归并算法,即将两个有序数组合并为一个有序数组。主要内容包括: - **任务描述**:实现二路归并算法。 - **相关知识**: - 二路归并算法的基本概念。 - 算法步骤:通过比较两个有序数组的元素,依次将较小的元素放入新数组中。 - 代码示例(以 C++ 为例)。 - 时间复杂度为 O(m+n),空间复杂度为 O(m+n)。 - **测试说明**:平台会对你编写的代码进行测试,提供输入和输出示例。 - **通关代码**:提供了完整的 C++ 实现代码。 - **测试结果**:展示代码运行后的排序结果。 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36 10
|
1月前
|
搜索推荐 算法 数据处理
【C++数据结构——内排序】希尔排序(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介绍了希尔排序算法的实现及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 **任务描述**:实现希尔排序算法。 - **相关知识**: - 排序算法基础概念,如稳定性。 - 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 间隔序列(增量序列)的概念及其在希尔排序中的应用。 -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 - 代码实现技巧,如循环嵌套和索引计算。 - **测试说明**:提供了测试输入和输出示例,帮助验证代码正确性。 - **我的通关代码**:给出了完整的C++代码实现。 - **测试结果**:展示了代码运行的测试结果。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希尔排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59 10
|
1月前
|
搜索推荐 C++
【C++数据结构——内排序】快速排序(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基于分治策略。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pivot),将数组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元素都小于等于基准元素,另一部分的元素都大于等于基准元素。然后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排序,最终使整个数组有序。(第一行是元素个数,第二行是待排序的原始关键字数据。本关任务: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41 7
|
4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三:基数排序,以空间换时间的稳定式排序,速度很快。
基数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通过将数字按位数切割并分配到不同的桶中,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实现快速排序,但占用内存较大,不适合含有负数的数组。
56 0
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十三:基数排序,以空间换时间的稳定式排序,速度很快。
|
4月前
|
存储 搜索推荐 算法
【用Java学习数据结构系列】七大排序要悄咪咪的学(直接插入,希尔,归并,选择,堆排,冒泡,快排)以及计数排序(非比较排序)
【用Java学习数据结构系列】七大排序要悄咪咪的学(直接插入,希尔,归并,选择,堆排,冒泡,快排)以及计数排序(非比较排序)
43 1
|
4月前
【初阶数据结构】打破递归束缚:掌握非递归版快速排序与归并排序
【初阶数据结构】打破递归束缚:掌握非递归版快速排序与归并排序
|
4月前
|
搜索推荐 索引
【初阶数据结构】深度解析七大常见排序|掌握底层逻辑与原理(二)
【初阶数据结构】深度解析七大常见排序|掌握底层逻辑与原理
|
4月前
|
算法
蓝桥杯宝藏排序 | 数据结构 |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蓝桥杯宝藏排序 | 数据结构 |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