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确测量一段代码的执行时间

简介:

最近在工作中遇到了需要精确测量一段C代码执行时间的需求,大家给出的方案有以下三种:

  • gettimeofday(2)
  • rdtsc/rdtscp
  • clock_gettime(2)

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下这三种方案的用法和限制,主要的关注点是准确性、精度和调用成本,讨论环境是运行在Intel x86上的Linux x86_64系统,内核的版本号高于2.6.32。

gettimeofday(2)

首先是gettimeofday(2),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sys/time.h>

int 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v, struct timezone *tz);

struct timeval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suseconds_t tv_usec;    /* microseconds */
};

struct timezone {
    int tz_minuteswest;     /* minutes west of Greenwich */
    int tz_dsttime;         /* type of DST correction */
};
 

从结构体定义山看,这个函数获取到的时间精度是微秒(us,10^-6s)。这个函数获得的系统时间是使用墙上时间xtime和jiffies处理得到的。墙上时间从UTC 1970-01-01 00:00:00开始,由主板电池供电的RTC(实时钟)芯片存储。jiffies是Linux内核启动后的节拍数,Linux内核从2.5版内核开始把频率从100调高到1000,即系统运行频率为1s/1000=1ms(毫秒)。由此可见,仅仅使用这两个来源是无法达到us的精度的。不过在Linux内核中,高精度定时器 hrtimer(High Resolution Timer)模块也会对xtime进行修正的,这个模块甚至支持ns(纳秒,10^-9)的时间精度。

Linux x86_64系统中,gettimeofday的实现采用了“同时映射一块内存到用户态和内核态,数据由内核态维护,用户态拥有读权限”的方式使得该函数调用不需要陷入内核去获取数据,即Linux x86_64位系统中,这个函数的调用成本和普通的用户态函数基本一致(小于1ms)。

总体上来说,微秒级别对于一般的时间获取已经足够,这个函数用在日志输出的时间戳上也很常用,不过对于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还是略有些欠缺。

rdtsc/rdtscp

接下来是rdtsc这个CPU指令。这个指令的含义是read tsc寄存器,即time stamp counter寄存器的值。从Pentium处理器开始,Intel的很多80x86微处理器都引入64bit的TSC寄存器,用于时间戳计数器。该寄存器在每个时钟信号到来时加1。那么这个数值的递增就和CPU的主频相关了,主频为1M Hz的处理器这个寄存器每秒就递增1,000,000次。而rdtsc指令把tsc寄存器的数值读出来,数值的低32位存放在eax寄存器中,高32位存放在edx寄存器中。那么很容易就能用gcc的内联汇编写出来读取这个数值的代码:


typedef unsigned long long cycles_t;
inline cycles_t currentcycles() {
    cycles_t result;
    __asm__ __volatile__("rdtsc" : "=A" (result));
    return result;
}
 

但是这个计时方式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一些反对的说法,常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1. 从Pentium Pro开始引入的CPU乱序执行使得指令重排序会影响。
  2. CPU的频率可能会变化,比如节能模式。
  3. 无法保证每个CPU核心的TSC寄存器是同步的。

重排序这个好说,使用cpuid指令保序就行,如果CPU比较新的话直接用rdtscp指令就好,这个已经是保序的指令了。至于频率变化问题,如果是较新的CPU,可以在/proc/cpuinfo文件里看看,如果tsc相关的特性有constant_tscnonstop_tsc存在,就不用担心这个了。前者Constant TSC means that the TSC does not change with CPU frequency changes, however it does change on C state transitions,后者The Non-stop TSC has the properties of both Constant and Invariant TSC。不过,多个CPU之间的不同步这里并没有解决。有意思的是,前面的gettimeofday(2)在返回时对xtime和jiffies进行修正时,也有使用TSC寄存器的值。

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场景是单核心测试一段代码的执行时间。多次运行获得运行时间即可,不是持续长期运行的产品代码,所以用rdtscp指令是可以的。

clock_gettime(2)

最后是clock_gettime(2),其原型如下:


#include <time.h>

int clock_gettime(clockid_t clk_id, struct timespec *tp);

struct timespec {
    time_t   tv_sec;        /* seconds */
    long     tv_nsec;       /* nanoseconds */
};
 

从结构体定义上来看,这是一个ns(纳秒,10^-9)级别精度的时间获取函数。clk_id参数指定获取的时间类型,有以下取值:

  • CLOCK_REALTIME 系统实时时间,从UTC 1970-01-01 00:00:00开始
  • CLOCK_MONOTONIC 从系统启动起开始计时的运行时间,不计算休眠时间
  • CLOCK_MONOTONIC_RAW (since Linux 2.6.28; Linux-specific)类似CLOCK_MONOTONIC,但是基于原始硬件数据,不受NTP时间变动影响
  • CLOCK_PROCESS_CPUTIME_ID 本进程执行到当前代码时系统CPU花费的时间
  • CLOCK_THREAD_CPUTIME_ID 本线程执行到当前代码时系统CPU花费的时间

从参数上看,平时获取时间使用第一个CLOCK_REALTIME参数即可,用这个参数的话有点类似gettimeofday(2),但是精度要高一些(10^-9 vs 10^-6)。事实上当时间类型是CLOCK_PROCESS_CPUTIME_IDCLOCK_THREAD_CPUTIME_ID时,clock_gettime(2)也有利用rdtsc指令来获取时间。具体的调用成本我没有试验,参考资料里有人做了相关的实验并给出了相关的测试数据,可以参考下。

参考资料:
[1] Linux man pages.
[2] 《Combined Volume Set of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s Manuals》2B
[3] 《How to Benchmark Code Execution Times on Intel® IA-32 and IA-64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s》Gabriele Paoloni
[4]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6814792/why-is-clock-gettime-so-erratic


目录
相关文章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计算代码运行时间的 5 种方法
计算代码运行时间的 5 种方法
683 0
AS执行时间计算
long start=System.currentTimeMillis();
54 0
|
C++ Windows
c++计算代码执行时间的方法,毫秒级
方法一、 #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class CTimer{public:CTimer(){_start=clock();}~CTimer(){_end=clock();cout
1141 0
如何优雅的统计代码耗时?
代码耗时统计在日常开发中算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需求,特别是在需要找出代码性能瓶颈时。 可能也是受限于 Java 的语言特性,总觉得代码写起来不够优雅,大量的耗时统计代码,干扰了业务逻辑。特别是开发功能的时候,有个感受就是刚刚开发完代码很清爽优雅,结果加了一大堆辅助代码后,整个代码就变得臃肿了,自己看着都挺难受。因此总想着能不能把这块写的更优雅一点,今天本文就尝试探讨下“代码耗时统计”这一块。
227 0
|
数据库
一次性集中处理大量数据的定时任务,如何缩短执行时间?
处理亿级数据的“定时任务”,如何缩短执行时间?
C# 统计程序执行时间
随便写写,小马哥勿怪    最近悟出来一个道理,在这儿分享给大家:学历代表你的过去,能力代表你的现在,学习代表你的将来。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话说马云年轻的时候也是屌丝一枚,有图为证      现在的马云依然是亚洲首富啊(有图为证),所以嘛,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1837 0
|
缓存 前端开发 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