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详解用户态和内核态&&内核中信号被处理的时机&&sigaction信号自定义处理方法

简介: 【Linux】详解用户态和内核态&&内核中信号被处理的时机&&sigaction信号自定义处理方法

一、用户态和内核态的理解

       在操作系统中,用户态和内核态是两种主要的执行模式,它们代表了不同的访问级别和权限,用于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1.1、用户态

       用户态是操作系统中用户进程的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程只能访问受限的系统资源,并且不能执行某些特权操作。用户态下的进程没有权限直接访问硬件或执行某些敏感的系统调用。它们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接口来请求内核态的服务。

1.2、内核态

      内核态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即内核)的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代码可以访问系统内的所有内存空间,并且可以执行特权指令。内核态下的代码具有最高级别的权限,可以访问硬件、执行敏感操作,并管理系统资源。

1.3、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时机

       当用户态下的进程需要执行特权操作时,它会通过系统调用接口向内核发出请求。这时,操作系统会保存用户态的上下文,然后切换到内核态来执行相应的服务。除了系统调用外,如硬件中断、软件异常也会导致系统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在这三种情况下,操作系统都会保存用户态的上下文,并在内核态下处理这些事件。

二、信号被处理的时机

      如下图所示,进程从内核态切换回用户态的时候,信号会被检测并处理。如果该信号的处理方法为默认处理方法,就不需要从内核态切换回用户态来处理我们写的方法,但如果该信号的处理方法为我们自己的自定义处理方法,就要从内核态切换回用户态来执行,执行完毕程序再进入内核。下面是进程处理信号并执行我们写的自定义处理方法的过程:

       执行信号自定义的处理方法时,可以由操作系统直接帮我们做了,但是为了避免我们写的处理方法存在非法操作,就必须切换回用户态, 由用户态的权限来约束我们是否能执行这个处理方法

三、用户态和内核态切换的内核级理解

在我们的进程地址空间中存在1G的内核空间,这部分会用来映射加载到内存中的操作系统。

        在内核中,所有的系统调用函数其实是被用一个函数指针数组所管理起来的,该函数指针数组会通过页表的映射与1G的内核空间的某些虚拟地址建立起映射关系,这样当正文代码部分要调用某个系统调用函数时,只需要拿着虚拟地址在内核空间中寻找再通过页表的映射就可以在内存中找到该系统调用函数。

       在系统中会存在多个进程,每个进程的地址空间的[0,3G]的地址空间映射的内容都不相同,但是,每个进程都要进行系统调用 ,也就意味着地址空间中的1G内核级空间所映射的内容可以完全相同。进一步说,我们的进程无论如何总能找到操作系统,我们的进程访问操作系统,都是通过进程地址空间中[3GB,4GB]这一部分空间来访问的。

       既然操作系统已经被映射到我们进程的地址空间上,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随便访问操作系统中的内容了呢?答案肯定不是的。在CPU中有寄存器可以标识当前进程的状态(比如说00就表示处于用户态,11就表示处于内核态),如果进程处于用户态就阻止进程访问操作系统

四、设置自定义信号处理的函数

设置自定义信号处理的函数除了signal函数外,还有一个sigaction函数。

      第一个参数为几号信号,第二个参数为一个描述新方法的结构体, 第三个参数为一个描述旧方法的结构体。

       该结构体中第一个成员变量为新设置的信号处理方法,第二个参数为类似于sa_handler,但它提供了更强大的功能,因为该函数还可以接收有关信号发送者的信息,可以设置为nullptr,第三个参数为一个信号集,可以用来设置在处理signum信号的同时所屏蔽的信号,第四个参数用于修改信号处理的某些默认行为,第五个参数通常不用于现代操作系统,不设置。 下面是一个sigaction函数使用的例子。

自定义2号信号的处理方法,让进程不断打印pending位图: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ignal.h>
#include <unistd.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print(sigset_t& pending)
{
    for(int i = 31; i>= 1; i--)
    {
        if(sigismember(&pending, i))
            cout << "1";
        else
            cout << "0";
    }
    cout << endl;
}
 
//自定义2号信号的处理方法,让进程不断打印pending位图
void handler(int sig)
{
    sigset_t pending;
    sigemptyset(&pending);
 
    while(true)
    {
        sigpending(&pending);
        print(pending);
        sleep(1);
    }
}

再让进程收到2号信号的同时阻塞3,4,5号信号:

int main()
{
    struct sigaction act,oact;
    act.sa_handler = handler;
    act.sa_flags = 0;
 
    cout << getpid() << endl;
 
    //清空要添加的信号集
    sigemptyset(&act.sa_mask);
    //让进程收到2号信号的同时阻塞3,4,5号信号
    sigaddset(&act.sa_mask, 3);
    sigaddset(&act.sa_mask, 4);
    sigaddset(&act.sa_mask, 5);
 
    sigaction(2, &act, &oact);
 
    while(true)
    {}
    return 0;
}

最终运行结果:

       第一次给进程发送2号信号,信号被执行了所以pending位图中没有2号信号,再次发送2号信号发现pending位图中有2号信号,证明2号信号被屏蔽了,因为进程在处理某个信号时如果再次给它发送同一个信号该信号会被自动屏蔽,依次再向进程发送3,4,5号信号,发现信号都被屏蔽了。

相关文章
|
6天前
|
监控 Linux 开发者
理解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物理设备驱动(phy driver)的功能。
综合来看,物理设备驱动在Linux系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与硬件设备的紧密配合,为上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开发一款优秀的物理设备驱动需要开发者具备深厚的硬件知识、熟练的编程技能以及对Linux内核架构的深入理解,以确保驱动程序能在不同的硬件平台和网络条件下都能提供最优的性能。
38 0
|
2月前
|
Java Linux
自定义linux脚本用于快速jar包启动、停止、重启
自定义linux脚本用于快速jar包启动、停止、重启
165 29
|
3月前
|
并行计算 Linux
Linux内核中的线程和进程实现详解
了解进程和线程如何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程序,充分利用多核CPU,实现并行计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计算效能。记住,适当平衡进程和线程的使用,既要拥有独立空间的'兄弟',也需要在'家庭'中分享和并行的成员。对于这个世界,现在,你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93 67
|
4月前
|
安全 Linux
【Linux】阻塞信号|信号原理
本教程从信号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讲解了阻塞信号的实现方法及其应用场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掌握,您可以更好地控制进程在处理信号时的行为,确保应用程序在复杂的多任务环境中正常运行。
205 84
|
1月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2.6内核进程调度队列
本篇文章是Linux进程系列中的最后一篇文章,本来是想放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的,但是想了想还是单独写一篇文章吧,虽然说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的,所有一般来说是简单的提及带过的,但是为了让大家对进程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还是看了一些别人的文章,然后学习了学习,然后对此做了总结,尽可能详细的介绍明白。最后推荐一篇文章Linux的进程优先级 NI 和 PR - 简书。
43 0
|
3月前
|
存储 Linux
Linux内核中的current机制解析
总的来说,current机制是Linux内核中进程管理的基础,它通过获取当前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的地址,可以方便地获取和修改进程的信息。这个机制在内核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对于理解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146 11
|
4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Linux
Linux 内核源码分析---proc 文件系统
`proc`文件系统是Linux内核中一个灵活而强大的工具,提供了一个与内核数据结构交互的接口。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 `proc`文件系统的实现原理,包括其初始化、文件的创建与操作、动态内容生成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利用 `proc`文件系统来监控和调试内核,同时也为系统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175 16
|
5月前
|
Linux
Linux编程: 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Linux信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中通过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信号。我们讨论了信号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在业务线程中注册和处理信号的方法。通过正确地使用信号处理机制,可以提高程序的健壮性和响应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Linux信号处理,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108 17
|
1月前
|
JSON 自然语言处理 Linux
linux命令—tree
tree是一款强大的Linux命令行工具,用于以树状结构递归展示目录和文件,直观呈现层级关系。支持多种功能,如过滤、排序、权限显示及格式化输出等。安装方法因系统而异常用场景包括:基础用法(显示当前或指定目录结构)、核心参数应用(如层级控制-L、隐藏文件显示-a、完整路径输出-f)以及进阶操作(如磁盘空间分析--du、结合grep过滤内容、生成JSON格式列表-J等)。此外,还可生成网站目录结构图并导出为HTML文件。注意事项:使用Tab键补全路径避免错误;超大目录建议限制遍历层数;脚本中推荐禁用统计信息以优化性能。更多详情可查阅手册mantree。
linux命令—tree
|
1月前
|
Unix Linux
linux命令—cd
`cd` 命令是 Linux/Unix 系统中用于切换工作目录的基础命令。支持相对路径与绝对路径,常用选项如 `-L` 和 `-P` 分别处理符号链接的逻辑与物理路径。实际操作中,可通过 `cd ..` 返回上级目录、`cd ~` 回到家目录,或利用 `cd -` 在最近两个目录间快速切换。结合 Tab 补全和 `pwd` 查看当前路径,能显著提升效率。此外,需注意特殊字符路径的正确引用及脚本中绝对路径的优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