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物联网技术及产业化专项“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胡启恒、孙九林,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原首席科学家钱华林等15位专家组成。
会议由项目牵头单位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组织,联合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电信研究院、工信部一所共同参加。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标准委、中科院以及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分别派代表参会。
据介绍,标识作为物联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对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标准委先后设立了多项物联网标准化专项,成立了物联网专家团队,目前已制修订标准130余项。2013年,国家标准委会同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成立了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下设标识技术项目组,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担任组长,负责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我国物联网统一编码标识标准体系,推进统一标识在重点行业的应用。在国标委“统一标识、自主标准、广泛兼容”的建设方针指导下,我国第一个物联网国家标准GB/T 31866《物联网标识体系 物品编码Ecode》于2015年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标识解析服务迈向新的高度。国家标准委希望通过平台的基础条件加强标识相关标准的制定并开展技术验证,在标识研究和应用的道路上继续开拓创新之路。
专家组认为,本项目建立了我国自主标识管理体系,建设了基于异构编码标识的注册、解析、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为国内外物联网行业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多领域开展应用并取得了突出的示范效果,形成了规模化应用,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同时,资金使用符合国家项目资金管理要求。最后,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完成了发改委批复的全部建设内容,并具有很好的产业化价值。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承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继续推进物联网标识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加强与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重视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领域的拓展应用,为物联网产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