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系统 以太网吞吐量和丢包测试

简介: Android系统 以太网吞吐量和丢包测试

为了保证以太网的性能和质量,本文介绍了如何在以Rockchip Android平台上进行以太网吞吐量和丢包测试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常用的网络测试工具和指标来评估网络的性能。

硬件准备

要测试两台Android设备之间的以太网性能,我们需要准备以下硬件:

  • 两台支持以太网的Rockchip Android设备(设备A和设备B)。
  • 一台以太网交换机或路由器。
  • 两根以太网线。

连接设备

我们需要使用以太网线将设备A和设备B连接到交换机或路由器上,如下图所示:

设置IP地址

需要确保两台设备都在同一个局域网上,这样才能相互通信。例如,可以将设备A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25,而将设备B的IP地址设置为192.168.1.183。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设置静态IP地址:

  • 在设备上打开设置应用,选择“网络”选项。
  • 选择“以太网”选项,然后点击右上角的齿轮图标。
  • 选择“高级选项”,然后选择“静态”作为IP设置。
  • 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等信息。
  • 点击“保存”按钮,完成设置。

安装测试工具

需要在两台设备上安装网络性能测试工具,例如iperf3iperf3是一个开源的网络性能测试工具,它可以测量TCP和UDP协议下的吞吐量、延迟、丢包率等指标。可以在Android源码中编译iperf3的Android版本,然后push到设备上。

mmm external/iperf3/
# 编译出来在out目录 ./system/bin/iperf3
adb push iperf3 /system/bin/iperf3

进行测试

可以使用iperf来进行以下两种类型的测试:

吞吐量测试

吞吐量是网络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通常以Mbps(兆比特每秒)或Gbps(吉比特每秒)为单位。要测试两台设备之间的吞吐量,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在设备A上启动iperf3作为服务器:在终端中输入命令iperf 3 -s并回车。
127|console:/ # iperf3 -s                                                      
-----------------------------------------------------------
Server listening on 5201
-----------------------------------------------------------
Accepted connection from 192.168.1.25, port 40536
[  5] local 192.168.1.183 port 5201 connected to 192.168.1.25 port 40538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  5]   0.00-1.00   sec  11.0 MBytes  92.7 Mbits/sec                  
[  5]   1.00-2.00   sec  11.0 MBytes  92.6 Mbits/sec                  
[  5]   2.00-3.00   sec  11.0 MBytes  92.4 Mbits/sec                  
[  5]   3.00-4.00   sec  11.0 MBytes  92.5 Mbits/sec                  
[  5]   4.00-5.00   sec  11.0 MBytes  92.5 Mbits/sec                  
[  5]   5.00-6.00   sec  11.1 MBytes  92.7 Mbits/sec                  
[  5]   6.00-7.00   sec  11.1 MBytes  92.8 Mbits/sec                  
[  5]   7.00-8.00   sec  11.1 MBytes  92.7 Mbits/sec                  
[  5]   8.00-9.00   sec  11.0 MBytes  92.3 Mbits/sec                  
[  5]   9.00-10.00  sec  11.0 MBytes  92.5 Mbits/sec                  
[  5]  10.00-10.01  sec  87.7 KBytes  91.5 Mbits/se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  5]   0.00-10.01  sec   110 MBytes  92.6 Mbits/sec                  receiver
-----------------------------------------------------------
Server listening on 5201
-----------------------------------------------------------
  • 在设备B上启动iperf3作为客户端,连接到设备A:在终端中输入命令iperf3 -c 192.168.1.183并回车。
rk3568_r:/ # iperf3 -c 192.168.1.183
Connecting to host 192.168.1.183, port 5201
[  5] local 192.168.1.25 port 40538 connected to 192.168.1.183 port 5201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Retr  Cwnd
[  5]   0.00-1.00   sec  11.8 MBytes  98.7 Mbits/sec    0    143 KBytes
[  5]   1.00-2.00   sec  11.2 MBytes  93.8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2.00-3.00   sec  10.8 MBytes  90.7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3.00-4.00   sec  11.2 MBytes  93.8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4.00-5.00   sec  11.2 MBytes  93.8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5.00-6.00   sec  10.8 MBytes  90.7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6.00-7.00   sec  11.2 MBytes  93.8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7.00-8.00   sec  11.2 MBytes  93.8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8.00-9.00   sec  10.8 MBytes  90.7 Mbits/sec    0    151 KBytes
[  5]   9.00-10.00  sec  11.2 MBytes  93.8 Mbits/sec    0    151 KByt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Retr
[  5]   0.00-10.00  sec   111 MBytes  93.4 Mbits/sec    0             sender
[  5]   0.00-10.01  sec   110 MBytes  92.6 Mbits/sec                  receiver
  • 观察终端中显示的结果,它会报告每隔一秒钟的吞吐量,以及总共10秒钟的平均吞吐量。
参数/测试方向 从 192.168.1.25 到 192.168.1.183 (发送端) 从 192.168.1.25 到 192.168.1.183 (接收端)
测试模式 TCP TCP
测试时间 10秒 10秒
平均比特率 93.4 Mbits/sec 92.6 Mbits/sec
总传输数据 111 MBytes 110 MBytes
TCP重传次数 0 N/A
拥塞窗口 (Cwnd) 151 KBytes (平均) N/A

这个表格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图,展示了TCP测试的关键参数和结果。

问题来了 , 为什么发送了93.4 Mbits/sec 接收却是92.6 Mbits/sec 的数据?

根据我查阅的资料 , 当使用iperf3或其他网络测试工具进行TCP测试时,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之间可能存在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 TCP握手和结束过程:TCP连接的建立和结束涉及到一系列的握手过程。例如,三次握手(SYN, SYN-ACK, ACK)用于建立连接,而四次握手用于结束连接。这些握手数据包也占用了一定的带宽,但它们不包含实际的测试数据。
  2. TCP重传:尽管在提供的结果中没有显示TCP重传,但在实际的网络测试中,可能会有一些数据包丢失并被重传。重传的数据包可能会被计算在发送的数据量中,但由于它们是重复的,所以不会被计算在接收的数据量中。
  3. 协议开销:TCP/IP协议本身有一些开销,例如头部信息。这些开销可能会被计算在发送的数据量中,但不会被计算在接收的有效数据量中。
  4. 测试结束时的数据包:在测试结束时,可能有一些数据包仍在网络中传输,但由于测试已经结束,它们没有被计算在接收的数据量中。
  5. 其他网络因素:例如,网络设备的缓冲、延迟、路由变化等都可能影响到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

当进行网络测试时,微小的数据量差异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关注大的差异或异常,因为它们可能指示网络问题或其他潜在问题。

丢包测试

丢包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的百分比。丢包会影响网络的可靠性和质量。要测试两台设备之间的丢包率,我们可以使用iperf的UDP模式进行测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在设备A上启动iperf3作为服务器:在终端中输入命令iperf3 -s并回车。
1|console:/ # iperf3 -s                                                        
-----------------------------------------------------------
Server listening on 5201
-----------------------------------------------------------
Accepted connection from 192.168.1.25, port 40540
[  5] local 192.168.1.183 port 5201 connected to 192.168.1.25 port 45222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Jitter    Lost/Total Datagrams
[  5]   0.00-1.00   sec   124 KBytes  1.02 Mbits/sec  1875.838 ms  0/88 (0%)  
[  5]   1.00-2.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5.299 ms  0/91 (0%)  
[  5]   2.00-3.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0.034 ms  0/90 (0%)  
[  5]   3.00-4.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0.015 ms  0/91 (0%)  
[  5]   4.00-5.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0.018 ms  0/90 (0%)  
[  5]   5.00-6.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0.018 ms  0/91 (0%)  
[  5]   6.00-7.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0.015 ms  0/91 (0%)  
[  5]   7.00-8.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0.017 ms  0/90 (0%)  
[  5]   8.00-9.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0.012 ms  0/91 (0%)  
[  5]   9.00-10.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0.012 ms  0/90 (0%)  
[  5]  10.00-10.03  sec  4.24 KBytes  1.21 Mbits/sec  0.013 ms  0/3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Jitter    Lost/Total Datagrams
[  5]   0.00-10.03  sec  1.25 MBytes  1.05 Mbits/sec  0.013 ms  0/906 (0%)  receiver
-----------------------------------------------------------
Server listening on 5201
  • 在设备B上启动iperf3作为客户端,连接到设备A:在终端中输入命令iperf3 -c192.168.1.183 -u并回车。
rk3568_r:/ # iperf3 -c 192.168.1.183 -u
Connecting to host 192.168.1.183, port 5201
[  5] local 192.168.1.25 port 45222 connected to 192.168.1.183 port 5201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Total Datagrams
[  5]   0.00-1.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91
[  5]   1.00-2.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90
[  5]   2.00-3.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91
[  5]   3.00-4.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90
[  5]   4.00-5.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91
[  5]   5.00-6.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91
[  5]   6.00-7.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90
[  5]   7.00-8.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91
[  5]   8.00-9.00   sec   127 KBytes  1.04 Mbits/sec  90
[  5]   9.00-10.00  sec   129 KBytes  1.05 Mbits/sec  9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D] Interval           Transfer     Bitrate         Jitter    Lost/Total Datagrams
[  5]   0.00-10.00  sec  1.25 MBytes  1.05 Mbits/sec  0.000 ms  0/906 (0%)  sender
[  5]   0.00-10.03  sec  1.25 MBytes  1.05 Mbits/sec  0.013 ms  0/906 (0%)  receiver
iperf Done.
  • 观察终端中显示的结果,它会报告每隔一秒钟的丢包率,以及总共10秒钟的平均丢包率。
参数/测试方向 从 192.168.1.25 到 192.168.1.183 (发送端) 从 192.168.1.25 到 192.168.1.183 (接收端)
测试模式 UDP UDP
测试时间 10秒 10秒
平均比特率 1.05 Mbits/sec 1.05 Mbits/sec
总传输数据 1.25 MBytes 1.25 MBytes
数据包丢失率 0/906 (0%) 0/906 (0%)
平均抖动 (Jitter) 0.000 ms 0.013 ms

这个表格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视图,展示了UDP测试的关键参数和结果。

这表示设备A到设备B的丢包率约为0%。要测试反方向的丢包率,只需在设备B上启动服务器并在设备A上启动客户端即可。

其他设置

要进行持续的测试、大量数据的测试以及TCP测试,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持续测试:

使用iperf3-t参数可以指定测试的持续时间。例如,要进行一个小时的测试,可以使用:

iperf3 -c 192.168.1.183 -t 3600
2. 进行大量数据的测试:

要进行大量数据的测试,可以结合使用-t(时间)和-b(带宽)参数。例如,要测试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以100 Mbits/sec的速度传输数据,可以使用:

iperf3 -c 192.168.1.183 -t 3600 -b 100M
3. 测试TCP:

默认情况下,iperf3使用TCP进行测试。只需简单地指定客户端和服务器即可:

  • 在目标机器上启动iperf3服务器:
iperf3 -s
  • 在Rockchip Android设备上启动iperf3客户端:
iperf3 -c 192.168.1.183

要进行特定的TCP测试,例如测试不同的TCP窗口大小,可以使用-w参数:

iperf3 -c 192.168.1.183 -w 2M

这将设置TCP窗口大小为2 MB。

  • TCP和UDP的性能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TCP是一个连接导向的协议,它有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重传机制,而UDP则没有这些特性。

分析结果

可以根据测试结果,观察吞吐量和丢包率,以确定网络的性能。高的吞吐量和低的丢包率通常意味着良好的网络性能。我们也可以将测试结果与其他网络或设备进行比较,以评估相对的性能差异。

比如 , 根据日志我们大概可以分析

  1. 测试方向:从设备(IP地址为192.168.1.25)到目标主机(IP地址为192.168.1.183)。
  2. 测试模式:UDP模式。
  3. 传输速率:每秒的数据传输量,例如在第一秒,传输了129 KBytes的数据。
  4. 比特率:每秒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在第一秒,数据传输速率为1.05 Mbits/sec。
  5. 数据报文总数:例如在第一秒,发送了91个数据报文。
  6. 总结信息
  • 总传输数据:在10秒内,总共传输了1.25 MBytes的数据。
  • 平均比特率:在10秒内,平均数据传输速率为1.05 Mbits/sec。
  • 抖动(Jitter):数据报文的延迟变化,这里的值非常小,几乎为0,这是好的。
  • 丢失/总数据报文:这里显示了丢失的数据报文数和总的数据报文数。例如,发送了906个数据报文,丢失了0个。

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

  1. 比特率(Bitrate):这告诉我们网络的实际传输速度。在这个测试中,它保持在1.05 Mbits/sec,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
  2. 丢失的数据报文:在UDP传输中,数据报文的丢失是很关键的。在这里,丢失率为0%,这是非常好的。
  3. 抖动(Jitter):在实时应用(如VoIP或在线游戏)中,低抖动是很重要的。这里的抖动几乎为0,这意味着网络延迟是非常稳定的。
  4. 数据报文总数: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测试的规模。

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Rockchip Android平台上进行以太网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常用的网络测试工具和指标来评估网络的性能。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测试方法,根据你的具体需求和环境,可能需要进行更复杂或详细的测试。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物联网
Android系统版本演进与未来展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Android操作系统从诞生至今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其关键版本迭代带来的创新特性、用户体验提升及对全球移动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对Android历史版本的回顾与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其成功背后的驱动力,并展望未来Android可能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为读者呈现一个既全面又具深度的技术视角。 ####
|
28天前
|
IDE Java 开发工具
移动应用与系统:探索Android开发之旅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Android开发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我们将通过代码示例和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Android开发。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技巧。让我们一起开启Android开发的旅程吧!
|
15天前
|
监控 Java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Android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Android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其工作原理、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通过对Android内存模型的深入分析,本文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内存分配、回收以及优化策略,从而提高应用性能和用户体验。
|
17天前
|
存储 安全 Android开发
探索Android系统的最新安全特性
在数字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深入探讨Android系统最新的安全特性,包括其设计理念、实施方式以及对用户的影响。通过分析这些安全措施如何保护用户免受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的威胁,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对Android安全性的全面了解。
|
2月前
|
缓存 Java Shell
Android 系统缓存扫描与清理方法分析
Android 系统缓存从原理探索到实现。
79 15
Android 系统缓存扫描与清理方法分析
|
1月前
|
监控 Java Android开发
深入探讨Android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将深入分析Android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包括其内存分配、回收策略以及常见的内存泄漏问题。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讨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Android系统如何高效地管理内存资源,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
66 16
|
22天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探讨Android与iOS系统的差异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Android和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核心技术差异、用户体验以及各自的市场表现,进一步探讨它们在未来技术革新中可能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比两者的开放性、安全性、生态系统等方面,本文揭示了两大系统在移动设备市场中的竞争态势和潜在变革。
|
2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人 Python
ChatGPT使用学习:ChatPaper安装到测试详细教程(一文包会)
ChatPaper是一个基于文本生成技术的智能研究论文工具,能够根据用户输入进行智能回复和互动。它支持快速下载、阅读论文,并通过分析论文的关键信息帮助用户判断是否需要深入了解。用户可以通过命令行或网页界面操作,进行论文搜索、下载、总结等。
66 1
ChatGPT使用学习:ChatPaper安装到测试详细教程(一文包会)
|
1月前
|
算法 JavaScript Android开发
|
1月前
|
安全 搜索推荐 Android开发
揭秘安卓与iOS系统的差异:技术深度对比
【10月更文挑战第27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安卓(Android)与iOS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技术特点和用户体验差异。通过对比两者的系统架构、应用生态、用户界面、安全性等方面,揭示了为何这两种系统能够在市场中各占一席之地,并为用户提供不同的选择。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理解两种系统的优势与局限,从而更好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
96 2
下一篇
Data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