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萨。 今天给大家回顾和总结下测试日常的6大职责。
- 分析业务需求
- 制定测试策略并设计测试方法
- 实现和执行测试
- 缺陷管理和分析
- 风险识别
- 质量反馈
一、 分析业务需求需求是渐进明细的。
它不是一次澄清就能深入理解的。它的背景知识,业务场景都是需要了解的。前期对需求的了解越深入,后期工作越省力。目前最流行的业务分析方法就是需求实例化。 后期我们专门找个时间介绍下。
二、制定测试策略并设计测试方法
测试策略主要是说明测什么以及怎么测试的。前期对需求的分析,可以帮助测试快速给出测试范围。同时基于对软件业务流或者数据流的梳理,可以很方便梳理出用户场景。怎么测试,一般要看用户使用场景。常见有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方法有:
- 基于风险的测试。
- 用户故事测试。
- 行业规范测试。
- 静态测试
- 域测试
- 程序变异测试
- 探索性测试等
非功能性测试:
- 可靠性测试
- 稳定性测试
- 可用性测试
- 性能测试
- 压力测试
- 容量测试
- 负载测试
- 安全测试
- 可移植性测试
- 幂等性测试
- 低资源测试
- 弱网测试等
设计测试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图。这样才不会遗漏基本场景。
三、实现和执行测试
这个阶段主要是细化测试用例以及执行测试。执行测试的时候可以自动化执行也可以手动执行。准备恰当的测试数据是执行测试事半功倍的方法。所以先准备好测试数据然后再开始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四、缺陷管理和分析。
执行测试用例一定会发现bug,通过提交,修复,回归缺陷的跟踪过程,完成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缺陷。确保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常见的缺陷分析工具:
- 5Why
- 鱼骨图
- 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
- ODC 缺陷分析
- Gompertz 分析
通过缺陷分析,总结出常见的缺陷知识库,以及产品容易产生问题场景,避免日后产生同类问题。
五、风险分析
通过缺陷管理跟踪以及缺陷分析,基本就可以看出当前项目的基本状态。比如缺陷一直不收敛,这说明产品质量比较差。 如果基本功能出现问题,说明代码影响面也挺大。另外常见功能屡次出现相同bug,说明我们日常编码总是犯类似错误。
六、质量反馈
前面所有做的事情,都是为了最后的质量状态报告,方便其给周边传递质量状态信息。 当前的缺陷是否都已经修复完毕。 缺陷是否都已经完全修复。是否带缺陷上线。上线是否有风险等等。到这里测试人员在一次完整的需求测试过程中的所有职责结束。谢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