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应用7:最大子段和之分治递归法

简介: 顺序表应用7:最大子段和之分治递归法

顺序表应用7:最大子段和之分治递归法

Time Limit: 10 ms Memory Limit: 400 KiB

SubmitStatistic

Problem Description

给定n(1<=n<=50000)个整数(可能为负数)组成的序列a[1],a[2],a[3],…,a[n],求该序列如a[i]+a[i+1]+…+a[j]的子段和的最大值。当所给的整数均为负数时定义子段和为0,依此定义,所求的最优值为: Max{0,a[i]+a[i+1]+…+a[j]},1<=i<=j<=n。 例如,当(a[1],a[2],a[3],a[4],a[5],a[6])=(-2,11,-4,13,-5,-2)时,最大子段和为20。

 

注意:本题目要求用分治递归法求解,除了需要输出最大子段和的值之外,还需要输出求得该结果所需的递归调用总次数。

 

递归调用总次数的获得,可以参考以下求菲波那切数列的代码段中全局变量count的用法:

#include
int count=0;
int main()
{
    int n,m;
    int fib(int n);
    scanf("%d",&n);
    m=fib(n);
    printf("%d %d\n",m,count);
    return 0;
}
int fib(int n)
{
    int s;
    count++;
    if((n==1)||(n==0)) return 1;
    else s=fib(n-1)+fib(n-2);
    return s;
}

 

Input

第一行输入整数n(1<=n<=50000),表示整数序列中的数据元素个数;

第二行依次输入n个整数,对应顺序表中存放的每个数据元素值。

Output

一行输出两个整数,之间以空格间隔输出:

第一个整数为所求的最大子段和;

第二个整数为用分治递归法求解最大子段和时,递归函数被调用的总次数。

Sample Input

6

-2 11 -4 13 -5 -2

Sample Output

20 11

Hint

Sourc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string.h>
int a[50010];
int count=0;
int fen(int L,int R)
{
    count++;
    if(L==R) return a[L]>0?a[L]:0;
    int cen=(L+R)/2;
    int MMAX_L=fen(L,cen);
    int MMAX_R=fen(cen+1,R);
    //判断左右最大子段
    int i,sum=0;
    int M_L=0;
    for(i=cen;i>=L;i--)
    {
        sum+=a[i];
        if(sum>M_L) M_L=sum;
    }
    sum=0;
    int M_R=0;
    for(i=cen+1;i<=R;i++)
    {
        sum+=a[i];
        if(sum>M_R) M_R=sum;
    }
    int qwe=M_L+M_R;
    if(qwe<MMAX_L) qwe=MMAX_L;
    if(qwe<MMAX_R) qwe=MMAX_R;
    return qwe;
}
int main()
{
    int n,m;
    scanf("%d",&n);
    for(int i=1;i<=n;i++)
    {
        scanf("%d",&a[i]);
    }
    m=fen(1,n);
    printf("%d %d\n",m,count);
}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顺序表应用8:最大子段和之动态规划法
顺序表应用8:最大子段和之动态规划法
|
1月前
|
算法 索引
算法思想总结:二分查找算法
算法思想总结:二分查找算法
|
1月前
快速排序详解(递归实现与非递归实现)
快速排序详解(递归实现与非递归实现)
顺序表应用7:最大子段和之分治递归法
顺序表应用7:最大子段和之分治递归法
|
11月前
递归和非递归分别实现求第n个斐波那契数
递归和非递归分别实现求第n个斐波那契数
47 0
字符串逆序(递归和非递归实现)
给连两个指针,left放在字符串左侧,right放在最后一个有效字符位置。 交换两个指针位置上的字符
二分法查找(非递归)
二分查找法是查找算法里面,经典又比较简单的一种。它适用于从有序的数列中进行查找(比如数字和字母等),将数列排序后再查找。 二分查找法的运行时间为对数时间O(㏒₂n),即查找到需要的目标位置最多只需要㏒₂n 步。假设从[0, 99]的队列(100 个数,即 n=100)中寻到目标数 30,则需要查找步数为㏒₂100 , 即最多需要查找 7 次( 26 < 100 < 27)。
|
存储 C语言
字符串逆序不一样的解法(递归)
字符串逆序不一样的解法(递归)
85 0
字符串逆序不一样的解法(递归)
|
算法
【刷算法】判断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刷算法】判断二叉搜索树的后序遍历序列的递归实现和非递归实现
1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