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51单片机-双机串口通讯-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简介: STC51单片机-双机串口通讯-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此项目是作为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通过STC单片机实验开发装置的结构、原理电路、以及其所能实现的功能和应用,建立单片机实现多功能综合应用系统的整体概念,打下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开发、应用的较好基础。

  • 分析和熟悉实验装置的硬件结构
  • 分析和掌握实验装置的电路原理:器件工作原理、电路接口原理、端口和编址分配原理、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等
  • 分析和了解PCB板的设计方法,理解器件的合理布局,装置的工艺设计及安装工艺

一、说明

串行通信作为计算机通信方式之一,主要起到主机与外设以及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作用,串行通信具有传输线少、成本低的特点,主要适用于近距离的人机交换、实时监控等系统通信工作当中,借助于现有的电话网也能实现远距离传输,因此串行通信接口是计算机系统当中的常用接口。


异步通信中,在异步通信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字符帧格式和波特率。数据通常以字符或者字节为单位组成字符帧传送。字符帧由发送端逐帧发送,通过传输线被接收设备逐帧接收。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由各自的时钟来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这两个时钟源彼此独立,互不同步。


用Proteus仿真编程实现以下功能:

  • 2个同种单片机之间的异步串行通信

二、重点

  • 单片机异步串行通信的工作方式及其控制方法
  • 单片机异步串行通信的实际应用

三、实现

#include<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16] =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 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sbit  LED1 = P1^0;
sbit  LED2 = P1^3;
sbit  K1 = P1^7;//按键的引脚
//延时子程序,延时时间为 1ms * x
void Delay_1ms(uint i)//1ms延时
{
  uchar x,j;
  for(j=0;j<i;j++)
    for(x=0;x<=148;x++);
}
//************************************
//串口初始化 
//************************************
void Init_Uart()
{
  SCON = 0X50;  //设置串口工作在方式1,允许接收
  TMOD |= 0x20; //定时器工作在方式2
  TH1   = 0xfd; //9600波特率
  TL1   = 0xfd;
  EA    = 1;  //总中断
  TR1   = 1;
  REN=1;//允许串口接收
  ES    = 1;  //允许中断
}
//串口输出数据
void TX_data(uchar num)
{
  SBUF = num;
  while(!TI);
  TI=0;
}
//读取按键
uchar Get_Key()
{
  static uchar flag=0;
  if(flag==0&&K1==0)
  {
    flag=1;
    Delay_1ms(5);
    if(K1==0)return 1;
  }
  else if(K1==1){flag=0;}
  return 0;
}
//主函数
void main(void)
{
  uchar key_num=0;
  uchar mode=0;
  Init_Uart(); //串口初始化
  P0=0;
  while(1)
  {   
    key_num=Get_Key();//检测按键
    if(key_num!=0)
    {
      TX_data(mode);
      if(++mode>15)mode=0;
    }
    Delay_1ms(10);
  }
}
//串口中断子函数
void Uart_INT(void) interrupt 4     
{
  uchar temp=0;
  uchar t=0;
  if(RI==1) //如果接收到了数据  
  { 
    RI=0; 
    temp=SBUF;//接收数据      
    P0=table[temp];//显示数据
    t=temp%4;
    if(t==0)
    {
      LED1=0;
      LED2=1;
    }
    else if(t==1)
    {
      LED1=1;
      LED2=0;
    }
    else if(t==2)
    {
      LED1=0;
      LED2=0;
    }
    else if(t==3)
    {
      LED1=1;
      LED2=1;
    }
  }
}

四、下载

详见:STC51单片机-双机串口通讯-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项目开发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目录
相关文章
|
5天前
|
传感器 存储 人工智能
通义灵码在跨领域应用拓展之物联网篇
在数字化时代,通义灵码作为一款强大的人工智能代码生成工具,正在物联网领域展现巨大潜力。本文将探讨其在设备端和云端的应用,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数据存储与管理、远程设备管理等方面,展示其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门槛及增强系统稳定性的优势。
通义灵码在跨领域应用拓展之物联网篇
|
4天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遇到哪些挑战?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遇到哪些挑战?
17 4
|
5天前
|
监控 物联网 vr&ar
探索新技术趋势与应用: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前沿进展###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已从概念逐步走向实用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通过详细分析,本文揭示了物联网和虚拟现实如何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并带来创新和可能性。 ###
|
6天前
|
供应链 监控 搜索推荐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带来哪些影响?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带来哪些影响?
31 2
|
7天前
|
传感器 监控 供应链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中如何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的应用主要包括:实时项目状况监控,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条件;人员与设备管理,利用RFID或人脸识别技术记录考勤,实时追踪工人位置;环境与安全监控,确保符合安全标准;施工效率与成本控制,优化资源分配;远程监控与智能分析,支持远程决策;材料管理与供应链优化,减少浪费;智能施工与自动化,提高施工效率。这些应用提升了工地的智能化水平,加强了安全管理,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
7天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消息认证码(MAC)在物联网发布者中如何应用
消息认证码(MAC)在物联网发布者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来源的真实性。通过使用密钥生成的MAC值,可以验证发送者身份和数据未被篡改,从而提高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6天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新技术趋势与应用:探索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的未来
【10月更文挑战第37天】本文将探讨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我们将从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它们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还将提供一些代码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技术。
|
9天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已来:探索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合趋势与实践应用
【10月更文挑战第34天】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还在重塑全球的经济结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相互之间的融合趋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场景。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这些技术如何共同作用,推动社会向更加智能、互联的方向发展。
25 3
|
10天前
|
传感器 监控 物联网
物联网与虚拟现实:未来技术趋势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方式。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多个行业的潜在应用场景,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通过详细分析,本文揭示了物联网和虚拟现实如何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并带来创新和可能性。
|
11天前
|
传感器 监控 物联网
物联网与虚拟现实: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探索####
本文探讨了物联网(IoT)与虚拟现实(VR)这两大新兴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广泛的应用场景。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核心原理、当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潜在影响,揭示了它们如何独立演进又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进步。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以把握未来科技的脉络,迎接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