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标题所言,这一篇文章简单介绍BigTable,其实个人更建议看LevelDB这款开源数据库,因为这数据库也是Bigtable的作者 JeffreyDean 设计的,很多内容不能说像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看Bigtable的内容千万不要带着关系型数据库的思维,建议看之前看看《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的第三章,里面提到了LSM-Tree以及大数据系统设计思想,或者看看个人之前写的文章 [[《数据密集型型系统设计》LSM-Tree VS BTree]]
三件套论文资料
Bigtable 原始在线论文: Bigtable: A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for Structured Data
MapReduct 原始在线论文:MapReduce: Simplified Data Processing on Large Clusters
GFS 原始在线论文:The Google File System
如果看不懂英文或者想要线下阅读,个人从某全是广告的技术网站买了一份中文翻译以及原始英文论文PDF,合并到一起免费分享给大家(虽然掏钱买也没几个钱):
链接: pan.baidu.com/s/15Z24aq62… 提取码: 82ok (如果链接失效可以关注公众号“懒时小窝” 回复“谷歌三件套”或者“谷歌”获取这些内容)
简单介绍
下面Bigtable介绍内容可以跳过,论文巴拉巴拉吹了一大堆,其实关键也就是关注这几个点:
- 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异地多活容灾(侧面反应)。
- GFS和BigTable的关系。
- Chubby。
- LSM-Tree 数据结构。
- SSTable(LSM-Tree)。
Bigtable 是一个分布式存储系统,用于管理旨在扩展到非常大的结构化数据 大小:数千种商品的 PB 级数据服务器。 Google 的许多项目都将数据存储在 Bigtable 中,包括网络索引、谷歌地球和谷歌财经。 这些应用提出了非常不同的要求
在 Bigtable 上,无论是在数据大小方面(从 URL 到网页到卫星图像)和延迟要求 (从后端批量处理到实时数据服务)。尽管有这些不同的需求,Bigtable 还是成功地为所有用户提供了灵活、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这些 Google 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 Bigtable 提供的简单数据模型,它为客户提供对数据布局和格式的动态控制,我们描述了 Bigtable 的设计和实现。
Bigtable看起来像一个数据库,采用了很多数据库的实现策略。但是Bigtable并不支持完整的关系型数据模型;而是为客户端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数据模型,客户端可以动态地控制数据的布局和格式,并且利用底层数据存储的局部性特征。Bigtable将数据统统看成无意义的字节串,客户端需要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串行化再存入Bigtable。
前面提到相当多的google应用使用了BigTable,比如Google Earth和Google Analytics,这里建议有条件高级上网的同学推荐看一下Google Earth 找找你家位置,你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你没有啥秘密可言(地理位置上),也能最直观的明白现代导弹为什么可以精准无误的打击,挺恐怖的事情。
题外话就扯到这,由于网上有很多介绍的文章,这里也同样结合原始论文和理解摘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因为个人是看完一整个LevelDB的源代码之后再回来看的,很多东西都省略了,没看过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BigTable解读
我们不需要关注谷歌吹逼自己的高性能,高负载介绍,毕竟都会这么对外宣传,我们只要了解Bigtable干了啥和怎么实现即可。
数据模型
首先介绍最为重要的数据组织结构也就是数据模型,论文第二节开头对于SSTable做了定义:
A Bigtable is a sparse(稀疏), distributed(分布式), persistent(持久化) multidimensional(多维度) sorted map(排序哈希表)。
简单的数据模型意味着灵活和很强的扩展性,SSTable 使用 row
、column
和 timestamp
三个字段作为这个哈希的键,值是字节数组,其实也就是字符串。
一条数据最小单位可以抽象理解为这样的存储形式:
(row:string, column:string, time:int64) → string
再次强调这里的数据格式不能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理解,原因是他本质上是Key/Value的存储格式,这三个值不能按照单纯行或者列存储格式理解,而是使用混合存储+多维数据的存储方式,所以这三个值抽象理解为行键(row)、列键(column)、时间戳(timestamp),最终由这三个参数构成三维参数。
行键(row)
行键是原子操作,行数据可以是任意的字符串,最大可以扩展到64个KB,当然多数情况为10 - 100个字节,每一个读和写操作都是一个独立原子性的。
行的范围是可以动态划分的,行的数据切分称为切片,通过切片用户只需要和更加少量的数据通信,通过分片也可以更好的获取更加准确和可控的数据范围。
切片在行键中被称为 tablet,切片支持负载均衡,随着表的扩展片也会自动进行分裂,最终一个分片控制在100 MB - 200MB 当中。
列键(column)
列的存储格式涉及到一个被称之为 列族 的概念,通过列族的方式把相似的值组合到一起,一个列族里的列一般存储相同类型的数据,所以通常情况下列族的数据变动比较小,但是列族是可以随意添加和删除的,并且通过谷歌特定的格式进行命名,列族
这里补充列族的概念,指的是把一行中的所有列和行主键保存到一起,并且不使用列压缩的形式存储。其实这种用行转列基本就可以实现,所以列族严格意义上依然是行存储的变体,和真正的列存储还是存在差异的。
由于列族的存在,使得SSTable实现一个key的多维度映射,所以多维的概念就是在列族上出现的,同时可以把列族看做是二级索引。
时间戳
时间戳负责标记每一个行列索引的版本号,每个单元格可以包含多个版本,版本通过时间戳管理,BigTable的时间戳是64位整数,通常情况为微秒级别的单位,可以使用客户端进行指定单位。
时间戳显然就是三级别索引了,读取的时候通过最新的时间戳可以认为是数据的最新版本。另外在查询时如果 只给出行列,那么返回的是最新版本的数据;如果给出了行列时间戳,那么返回的是时间小于或等于时间戳的数据。
这也是现在大数据框架的存储格式特点,比如目前前景不错的Tidb,支持OLTP也支持OLAP。
支撑组件
BigTable除开SSTable之外,还存在其他的支持组件:
- 用GFS来存储日志和数据文件.
- 按SSTable文件格式存储数据.
- 用Chubby管理元数据.
GFS(Google File System)
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到,GFS先于memtable操作,显然充当了整个系统的日志部分,这一部分牵扯到谷歌三件套的另一个系统设计GFS,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这里只需要知道它干了所有和Log和数据存储位置有关的事情即可。
既然是日志和数据的存储,那么GFS自然也知道数据的具体位置,因为属于SSTable的前置组件,所以 SSTable 的具体位置需要GFS提前记录。
另外memtable相当于SSTable的缓存,当memtable成长到一定规模会被冻结,Bigtable随之创建一个新的memtable,并且将冻结的memtable转换为SSTable格式写入GFS,这个操作称为minor compaction
。
在 LevelDB中体现的是Level0的SSTable 压缩合并。
Chubby
Bigtable 依赖于一个高可用和持久的分布式锁服务称为 Chubby,它由五个活动副本组成,其中一个是选举为主节点的Master,节点正常的时候可以进行互相通信,Chubby 使用Paxos算法保持一致。
Chubby提供了命名空间,内部通过小文件和目录组成,目录或者文件可以配置单独的锁,使得读和写操作都是原子性的,Chubby 客户端提供一致性的文件缓存,每一个Chubby 都必须和另一个 Chubby 保持会话,如果客户端会话过期会丢失全部的锁。
SSTable
终于要进入重点部分了,可惜的是原始论文并没有详细的介绍SSTable的内部数据结构,仅仅在论文第六个小节中介绍了SSTable的作用。
首先看看BigTable和GFS 是什么关系呢?在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类似树的结构,其中根节点为主服务器,主服务器负责接受请求,通过管理分片服务器将请求分片到不同的片服务器中,所以从外层看最终干活的是片服务器。
然而片服务器实际上本身也只是负责管理自己分片的SSTable,它也通过特殊索引知道数据在那个SSTable分片中,然后从GFS中读取SSTable文件的数据,而GFS则可能要从多个Chuncker server里面搜索数据。
而图中的metatable原数据表可以看作是和SSTable绑定的类似索引的关系,元数据表的数据是不能被外界访问的,外界访问的是元数据对应的SSTable分片。
Bigtable集群
BigTable集群通过三个层级配套组件完成工作。
第一层是主服务器(master server)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Chubby,本身也通过集群的方式保证root tablet正常访问,也可以直接看作我们广为使用的中间件节点集群。
第二层是分片服务器,也称 tablet,其中root tablet是元数据表(METADATA table)的第一个分片,
第三层是元数据的部分,和 root tablet 组成元数据映射表,元数据包含很多的用户数据分片。
关于三个层级内部的组成这里不用过多猜测到底长啥样,还是那句话去看LevelDB吧。
总结
这篇文章简单介绍了一下BigTable 中一些核心部分,有很大部分内容都被忽略了,对于大数据方向的同学来说这三篇论文基本是必看的资料,因为说白了这三驾马车放到现在基本也可以通用,提到的很多理念对现在的中间件有很深的影响。
写在最后
关于Bigtable部分就介绍到这里了,虽然论文还要很多理论的部分,但是个人看下来之后基本在LevelDB都有体现,所以想要了解使用的直接看LevelDB源代码理解起来更快。
推荐阅读
[[《数据密集型型系统设计》LSM-Tree VS BTree]]
[[LSM-Tree - LevelDb了解和实现]]
[[LSM-Tree - LevelDb 源码解析]]
[[LSM-Tree - LevelDb Skiplist跳表]]
[[LSM-Tree - LevelDb 布隆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