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基础(一)

简介: 【408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基础(一)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系统结构(上)

三、计算机系统结构(下)

四、计算机性能指标

五、传统冯诺依曼结构


相关文章
|
存储 固态存储 程序员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5)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5)
818 0
|
存储 芯片 内存技术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4)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4)
494 1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4)
|
存储 数据处理 调度
计算机组成原理(1)概论
1.1.定义 计算机,一种可以存储程序,并且通过执行程序指令,可以自动、高速、精确地对数字信息进行各种复杂处理,然后输出运算结果的电子设备。1.2.发展史 1944年,“冯诺依曼”加入美国军方一个名叫“ENIAC”的计算机研制项目,1945年他提出了一个名叫“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案——“EDVAC”。该方案中定义了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几大组成部分,后来将该方案中提出的这一套对于计算机的整体架构称为——“冯诺依曼体系”。 1946年参照冯诺依曼体系,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如今世界上的计算机都是参照冯诺依曼体系进行的实现。
140 0
|
存储 编译器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8)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8)
209 0
|
存储 缓存 算法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6)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6)
760 0
|
存储 缓存 算法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7)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7)
362 0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3)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3)
445 0
|
存储 Java 程序员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1)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1)
237 0
|
存储 算法 编译器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2)
考研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2)
1337 0
|
存储 监控 网络安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1. 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DDR2中的内容与内存单元ADDR1中的内容相减,结果存于内存单元ADDR1中。 2.把用绝对地址表示的内存单元ADDR2中的内容传送至地址为ADDR1的内存单元中保存。 3.转移指令。判断两个通用寄存器内容是否相等,若相等则转移到指定目的地址,否则顺序执行。 指令格式:E5 DR SR,DISP 双字指令(控存入口140H, DISP为相对转移地址偏移量) ...
438 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