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pring中的Bean的生命周期
Instance实例化-> 设置属性值-> 调⽤BeanNameAware的setBeanName⽅法->调⽤BeanPostProsessor的预初始化⽅法->调⽤InitializationBean的afterPropertiesSet()的⽅法->调⽤定制的初始化⽅法callCustom的init-method->调⽤BeanPostProsessor的后初始化⽅法->Bean可以使⽤了 -> 容器关闭-> 调⽤DisposableBean的destroy⽅法->调⽤定制的销毁⽅法CallCustom的destroy-method。
- Spring对Bean进⾏实例化(相当于程序中的new Xx())
- Spring将值和Bean的引⽤注⼊进Bean对应的属性中
- 如果Bean实现了BeanNameAware接⼝,Spring将Bean的ID传递给setBeanName()⽅法(实现BeanNameAware清主要是为了通过Bean的引⽤来获得Bean的ID,⼀般业务中是很少有⽤到Bean的ID的)
- 如果Bean实现了BeanFactoryAware接⼝,Spring将调⽤setBeanDactory(BeanFactory bf)⽅法并把BeanFactory容器实例作为参数传⼊。(实现BeanFactoryAware 主要⽬的是为了获取Spring容器,如Bean通过Spring容器发布事件等)
- 如果Bean实现了ApplicationContextAwaer接⼝,Spring容器将调⽤set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 ctx)⽅法,把y应⽤上下⽂作为参数传⼊.(作⽤与BeanFactory类似都是为了获取Spring容器,不同的是Spring容器在调⽤setApplicationContext⽅法时会把它⾃⼰作为setApplicationContext 的参数传⼊,⽽Spring容器在调⽤setBeanDactory前需要程序员⾃⼰指定(注⼊)setBeanDactory⾥的参数BeanFactory )
- 如果Bean实现了BeanPostProcess接⼝,Spring将调⽤它们的postProcessBeforeInitialization(预初始化)⽅法(作⽤是在Bean实例创建成功后对进⾏增强处理,如对Bean进⾏修改,增加某个功能)
- 如果Bean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Spring将调⽤它们的afterPropertiesSet⽅法,作⽤与在配置⽂件中对Bean使⽤init-method声明初始化的作⽤⼀样,都是在Bean的全部属性设置成功后执⾏的初始化⽅法。
- 如果Bean实现了BeanPostProcess接⼝,Spring将调⽤它们的postProcessAfterInitialization(后初始化)⽅法(作⽤与7的⼀样,只不过7是在Bean初始化前执⾏的,⽽这个是在Bean初始化后执⾏的,时机不同 )
- 经过以上的⼯作后,Bean将⼀直驻留在应⽤上下⽂中给应⽤使⽤,直到应⽤上下⽂被销毁
- 如果Bean实现了DispostbleBean接⼝,Spring将调⽤它的destory⽅法,作⽤与在配置⽂件中对Bean使⽤destorymethod属性的作⽤⼀样,都是在Bean实例销毁前执⾏的⽅法。
2. SpringBoot项⽬启动时执⾏特定的⽅法
我们可以通过实现ApplicationRunner
和CommandLineRunner
来实现,他们都是在SpringApplication 执⾏之后开始执⾏的。
3. SpringMVC处理请求的流程
- 请求解析和匹配DipatcherServlet路径:客户端发出⼀个http请求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对http请求进⾏解析,如果匹配DispatcherServlet的请求映射路径(在web.xml中指定),web容器将请求转交给DispatcherServlet。
- 匹配处理器Handler:DipatcherServlet接收到这个请求之后将根据请求的信息(包括URL、Http⽅法、请求报⽂头和请求参数Cookie等)以及HandlerMapping的配置找到处理请求的处理器(Handler)。
- 处理器进⾏处理:DispatcherServlet根据HandlerMapping找到对应的Handler,将处理权交给Handler(Handler将具体的处理进⾏封装),再由具体的HandlerAdapter对Handler进⾏具体的调⽤。
- 处理器返回逻辑视图ModelAndView对象给DispatcherServlet:Handler对数据处理完成以后将返回⼀个ModelAndView()对象给DispatcherServlet。
- Dispatcher通过ViewResolver将逻辑视图转化为正式视图view:Handler返回的ModelAndView()只是⼀个逻辑视图并不是⼀个正式的视图,DispatcherSevlet通过ViewResolver将逻辑视图转化为真正的视图View。
- Dispatcher通过model解析出ModelAndView()中的参数进⾏解析最终展现出完整的view并返回给客户端。
4. Spring AOP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实现的?
作⽤:
- AOP技术,利⽤⼀种称为“横切”的技术,剖解开封装的对象内部,并将那些影响了多个类的公共⾏为封装到⼀个可重⽤模块,并将其名为“Aspect”,即⽅⾯。所谓“⽅⾯”,简单地说,就是将那些与业务⽆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的逻辑或责任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
实现:
- ⼀是采⽤动态代理技术,利⽤截取消息的⽅式,对该消息进⾏装饰,以取代原有对象⾏为的执⾏;
- ⼆是采⽤静态织⼊的⽅式,引⼊特定的语法创建“⽅⾯”,从⽽使得编译器可以在编译期间织⼊有关“⽅⾯”的代码。
使⽤场景:
- Authentication 权限
- Caching 缓存
- Context passing 内容传递
- Error handling 错误处理
- Lazy loading 懒加载
- Debugging 调试
- logging, tracing, profiling and monitoring 记录跟踪 优化 校准
-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性能优化
- Persistence 持久化
- Resource pooling 资源池
- Synchronization 同步
- Transactions 事务
⼏个概念:
- 切⾯(Aspect):对象操作过程中的截⾯,这可能是AOP中最为关键的术语。切⾯所要做的事就是专注于各⾃领域的逻辑实现,这样可以使得开发逻辑更加清晰,更加适合专业的分⼯合作。由于切⾯的隔离性,降低了耦合,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应⽤中将各个切⾯组合使⽤,从⽽是代码重⽤性⼤⼤增加。
- 连接点:程序运⾏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点,如某个⽅法的调⽤,或者异常的抛出。
- 处理逻辑(Advice):在某⼀个连接点所采⽤的处理逻辑,处理逻辑的调⽤模式通常有三种:
a.Around 在连接点前后插⼊预处理过程和后处理过程。
b.Before 仅在连接点钱出⼊处理过程。
c.Throw在连接点抛出异常时进⾏异常处理。 Advice有的译为“通知”,说法不⼀,我侧重于“处理逻辑”出⾃于Spring开发指南⼀⽂。
- 切点(PointCut):⼀系列连接点的集合,它指明处理逻辑将在合适触发。
5. Spring事务的传播属性是怎么回事?它会影响什么?
七个事传播属性:
- PROPAGATION_REQUIRED – ⽀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新建⼀个事务。这是最常⻅的选择。
- PROPAGATION_SUPPORTS – ⽀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以⾮事务⽅式执⾏。
- PROPAGATION_MANDATORY – ⽀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抛出异常。
- PROPAGATIONREQUIRESNEW – 新建事务,如果当前存在事务,把当前事务挂起。
- PROPAGATIONNOTSUPPORTED – 以⾮事务⽅式执⾏操作,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就把当前事务挂起。
- PROPAGATION_NEVER – 以⾮事务⽅式执⾏,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抛出异常。
- PROPAGATIONNESTED – 如果当前存在事务,则在嵌套事务内执⾏。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则进⾏与PROPAGATIONREQUIRED类似的操作。
五个隔离级别:
- ISOLATION_DEFAULT 这是⼀个PlatfromTransactionManager默认的隔离级别,使⽤数据库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
- 另外四个与JDBC的隔离级别相对应:
- ISOLATIONREADUNCOMMITTED 这是事务最低的隔离级别,它充许别外⼀个事务可以看到这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这种隔离级别会产⽣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 ISOLATIONREADCOMMITTED 保证⼀个事务修改的数据提交后才能被另外⼀个事务读取。另外⼀个事务不能读取该事务未提交的数据。这种事务隔离级别可以避免脏读出现,但是可能会出现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 ISOLATIONREPEATABLEREAD 这种事务隔离级别可以防⽌脏读,不可重复读。但是可能出现幻读。它除了保证⼀个事务不能读取另⼀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外,还保证了避免不可重复读。
- ISOLATION_SERIALIZABLE 这是花费最⾼代价但是最可靠的事务隔离级别。事务被处理为顺序执⾏。除了防⽌脏读,不可重复读外,还避免了幻读。
关键词:
- 幻读:事务1读取记录时事务2增加了记录并提交,事务1再次读取时可以看到事务2新增的记录;不可重复读:事务1读取记录时,事务2更新了记录并提交,事务1再次读取时可以看到事务2修改后的记录;
- 脏读:事务1更新了记录,但没有提交,事务2读取了更新后的⾏,然后事务T1回滚,现在T2读取⽆效。
6. Spring中BeanFactory和FactoryBean有什么区别?
- BeanFactory,以Factory结尾,表示它是⼀个⼯⼚类(接⼝),⽤于管理Bean的⼀个⼯⼚。在Spring中,BeanFactory是IOC容器的核⼼接⼝,它的职责包括:实例化、定位、配置应⽤程序中的对象及建⽴这些对象间的依赖。
- FactoryBean以Bean结尾,表示它是⼀个Bean,不同于普通Bean的是:它是实现了FactoryBean接⼝的Bean,根据该Bean的ID从BeanFactory中获取的实际上是FactoryBean的getObject()返回的对象,⽽不是FactoryBean本身,如果要获取FactoryBean对象,请在id前⾯加⼀个&符号来获取。
7. Spring框架中IOC的原理是什么?
- IoC(Inversion of Control)是指容器控制程序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传统实现中,由程序代码直接操控。控制权由应⽤代码中转到了外部容器,控制权的转移是所谓反转。 对于Spring⽽⾔,就是由Spring来控制对象的⽣命周期和对象之间的关系;IoC还有另外⼀个名字——“依赖注⼊(Dependency Injection)”。从名字上理解,所谓依赖注⼊,即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期决定,即由容器动态地将某种依赖关系注⼊到组件之中。
- 在Spring的⼯作⽅式中,所有的类都会在spring容器中登记,告诉spring这是个什么东⻄,你需要什么东⻄,然后spring会在系统运⾏到适当的时候,把你要的东⻄主动给你,同时也把你交给其他需要你的东⻄。所有的类的创建、销毁都由spring来控制,也就是说控制对象⽣存周期的不再是引⽤它的对象,⽽是spring。对于某个具体的对象⽽⾔,以前是它控制其他对象,现在是所有对象都被spring控制,所以这叫控制反转。
- 在系统运⾏中,动态的向某个对象提供它所需要的其他对象。
- 依赖注⼊的思想是通过反射机制实现的,在实例化⼀个类时,它通过反射调⽤类中set⽅法将事先保存在HashMap中的类属性注⼊到类中。 总⽽⾔之,在传统的对象创建⽅式中,通常由调⽤者来创建被调⽤者的实例,⽽在Spring中创建被调⽤者的⼯作由Spring来完成,然后注⼊调⽤者,即所谓的依赖注⼊or控制反转。 注⼊⽅式有两种:依赖注⼊和设置注⼊; IoC的优点: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降低了业务对象之间替换的复杂性,使之能够灵活的管理对象。
8. spring的依赖注⼊有哪⼏种⽅式?
在Spring容器中为⼀个bean配置依赖注⼊有四种⽅式:
- 使⽤属性的setter⽅法注⼊ 这是最常⽤的⽅式;
- 使⽤构造器注⼊;
- 使⽤Filed注⼊(⽤于注解⽅式);
- 静态、实例⼯⼚的⽅法注⼊;
9. ⽤Spring如何实现⼀个切⾯?
10. Spring如何实现数据库事务?
使⽤@Transactional注解或在配置⽂件⾥⾯配置。
11. Spring加载次序Classloader
先构造函数——>然后是bean的set⽅法注⼊——>InitializingBean的afterPropertiesSet⽅法——>init-method⽅法;
InitializingBean接⼝为bean提供了初始化⽅法的⽅式,它只包括afterPropertiesSet⽅法,凡是继承该接⼝的类,在初始化bean的时候会执⾏该⽅法。系统则是先调⽤afterPropertiesSet⽅法,然后在调⽤init-method中指定的⽅法。
Spring装配Bean的过程:
- 实例化;
- 设置属性值;
- 如果实现了BeanNameAware接⼝,调⽤setBeanName设置Bean的ID或者Name;
- 如果实现BeanFactoryAware接⼝,调⽤setBeanFactory 设置BeanFactory;
- 如果实现ApplicationContextAware,调⽤setApplicationContext设置ApplicationContext
- 调⽤BeanPostProcessor的预先初始化⽅法;
- 调⽤InitializingBean的afterPropertiesSet()⽅法;
- 调⽤定制init-method⽅法;
- 调⽤BeanPostProcessor的后初始化⽅法;
Spring容器关闭过程:
- 调⽤DisposableBean的destroy();
- 调⽤定制的destroy-method⽅法;
12. 框架的优缺点SpringMVC,Struts2等…
- Struts2是类级别拦截,参数为类中所有⽅法共有,⼀个Action对应⼀个request上下⽂,SpringMVC是⽅法级别拦截,参数为对应⽅法所有;
- 由于Struts2需要针对每个request进⾏封装,把request,session等servlet⽣命周期的变量封装成⼀个⼀个Map,供给每个Action使⽤,并保证线程安全,所以在原则上,是⽐较耗费内存的。
- 拦截器实现机制上,Struts2有以⾃⼰的interceptor机制,SpringMVC⽤的是独⽴的AOP⽅式,这样导致Struts2的配置⽂件量还是⽐SpringMVC⼤。
- SpringMVC的⼊⼝是servlet,⽽Struts2是filter
- SpringMVC集成了Ajax,使⽤⾮常⽅便,只需⼀个注解@ResponseBody就可以实现,然后直接返回响应⽂本即可,⽽Struts2拦截器集成了Ajax,在Action中处理时⼀般必须安装插件或者⾃⼰写代码集成进去,使⽤起来也相对不⽅便。
- SpringMVC开发效率和性能⾼于Struts2。
- SpringMVC配置少,零配置。
13. IOC控制反转与DI依赖注⼊
- IOC控制反转:是⼀种将对象交给容器去控制的设计思想,松耦合,⽅便单元测试,增加功能重⽤性;
- DI依赖注⼊:组件之间依赖关系由容器在运⾏期决定,形象的说,即由容器动态的将某个依赖关系注⼊到组件之中。依赖注⼊的⽬的并⾮为软件系统带来更多功能,⽽是为了提升组件重⽤的频率,并为系统搭建⼀个灵活、可扩展的平台。通过依赖注⼊机制,我们只需要通过简单的配置,⽽⽆需任何代码就可指定⽬标需要的资源,完成⾃身的业务逻辑,⽽不需要关⼼具体的资源来⾃何处,由谁实现。
- AOP⾯向切⾯编程:⾯向切⾯编程(AOP)完善spring的依赖注⼊(DI)。
14. AOP开发
1.导⼊aop依赖包:
2.创建切面类
通知⽅法类型:
前置通知(logStart):在⽬标⽅法运⾏之前运⾏;
后置通知(logEnd):在⽬标⽅法运⾏结束之后运⾏;
返回通知(logReturn):在⽬标⽅法正常返回之后运⾏;
异常通知(logException):在⽬标⽅法出现异常是运⾏;
环绕通知(动态代理):⼿动推荐⽬标⽅法运⾏(joinPoint.procced())。
3.将切⾯类和⽬标类都加⼊到容器中,并开启基于注解的aop动态代理
public class MathCalculator { 2 public int div(int i, int j) { 3 System.out.println("MathCalculator.div....."); 4 return i/j; 5 } 67 } /** * aop * 在程序运⾏期间动态的将某段代码切⼊到指定⽅法指定位置进⾏运⾏的编程⽅式 * '@EnableAspectJAutoProxy':开启基于注解的aop动态代理 */ @Configuration @EnableAspectJAutoProxy public class MainConfigOfAOP { /** * 业务逻辑类加⼊容器中 */ @Bean public MathCalculator calculator() { return new MathCalculator(); } /** * 切⾯类加⼊容器中 * */ @Bean public LogAspects logAspects(){ return new LogAspects(); } }
4.测试:
15. 事务配置
1.@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开启事务配置功能;
2.容器中配置DataSource、JdbcTemplate、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三个Bean实例;
3.使⽤@Transactional注解开启事务。
16. springboot的启动过程:
- 通过 SpringFactoriesLoader加载 META-INF/spring.factories⽂件,获取并创建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对象
- 然后由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来发出 starting 消息
- 创建参数,并配置当前 SpringBoot 应⽤将要使⽤的 Environment
- 完成之后,依然由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来发出 environmentPrepared 消息
- 创建 ApplicationContext
- 初始化 ApplicationContext,并设置 Environment,加载相关配置等
- 由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来发出 contextPrepared消息,告知SpringBoot 应⽤使⽤的 ApplicationContext已准备OK
- 将各种 beans 装载⼊ ApplicationContext,继续由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来发出 contextLoaded 消息,告知SpringBoot 应⽤使⽤的 ApplicationContext已装填OK
- refresh ApplicationContext,完成IoC容器可⽤的最后⼀步
- 由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来发出 started 消息
- 完成最终的程序的启动
- 由 SpringApplicationRunListener来发出 running 消息,告知程序已运⾏起来了
17. spring事件的实现原理,写出常⽤的⼏个事件
事件机制:
- Spring中的事件机制是⼀个观察者模式的实现.观察者模式就是⼀个⽬标对象管理所有相依于它的观察者对象,并且在它本身的状态改变时主动发出通知.Spring的事件由ApplicationContext发布。
spring默认存在的事件:
- ContextStartedEvent:ApplicationContext启动后触发的事件
- ContextStoppedEvent:ApplicationContext停⽌后触发的事件
- ContextRefreshedEvent:ApplicationContext初始化或刷新完成后触发的事件
- ContextClosedEvent:ApplicationContext关闭后触发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