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基数排序:原理、性能分析与 Java 实现

简介: 基数排序(Radix Sort)是一种非比较性排序算法,它根据元素的每个位上的值来进行排序。基数排序适用于整数或字符串等数据类型的排序。

基数排序(Radix Sort)是一种非比较性排序算法,它根据元素的每个位上的值来进行排序。基数排序适用于整数或字符串等数据类型的排序。本文将详细介绍基数排序的原理、性能分析及java实现。

radixsort.jpg

基数排序原理

基数排序的基本原理是按照低位先排序,然后收集;再按照高位排序,再收集;以此类推,直到最高位。这样从最低位排序一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后,数列就变成一个有序序列。步骤如下:

  1. 从最低位开始,依次进行一次稳定的计数排序(或桶排序),根据当前位的值将元素分配到不同的桶中。

  2. 每一轮排序根据当前位的值进行桶排序,保证稳定性。

  3.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最高位排序完成。

排序图解:
radixsort620460b3e17507e4.png

Java代码实现

以下是使用 Java 实现基数排序的示例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122,38,3738,333,63,436,2};
        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组:"+ Arrays.toString(arr));
        radixSort(arr);
        System.out.println("排序后的数组:"+ Arrays.toString(arr));
    }

    //基基数排序(Radix Sort)
    public static void radixSort(int[] arr) {
        //数组为空或者只有一个元素是返回
        if(arr == null || arr.length < 2){
            return;
        }
        //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值
        int maxVal = Arrays.stream(arr).max().getAsInt();
        //计算最大值的位数
        int numDig  = String.valueOf(maxVal).length();
        //数组长度
        int len = arr.length;
        //位数计数值
        int dig = 1;
        //计算每个位数上的数字的被除数
        int dividend = 1;
        // 用于存储每个桶中元素的出现次数
        int[] order = new int[10];
        // 用于存储每个桶中的数据
        int[][] tempArr = new int[10][len];

        //循环每个位数进行桶排序
        while (dig <= numDig){
            //将数组中的数据按i位的数据放入桶中
            for(int i = 0; i < len; i++){
                //计算当前位数的值
                int index =  (arr[i] / dividend ) % 10  ;
                tempArr[index][order[index]] = arr[i];
                //当前位数的桶计数
                order[index]++;
            }
            //给元素中返回数据的下标
            int l = 0;
            //将按当前位数进行过桶排序的数据放回到源数组中
            for (int j = 0; j < order.length; j++){
                //当前桶中有数据才进行操作
                if(order[j] > 0){
                    for(int k = 0; k < order[j];k++){
                        arr[l++] = tempArr[j][k];
                    }
                    //将计数数组的值设置为0,方便下一位计数
                    order[j] = 0;
                }
            }
            System.out.println("第"+dig+"位排序后的数组:"+ Arrays.toString(arr));
            //位数加1,下次进行下一位的排序
            dig++;
            //被除数乘以10,方便计算下一位数的值的计算
            dividend *= 10;
        }

    }

}

输出结果为:

原始数组:[122, 38, 3738, 333, 63, 436, 2]
第1位排序后的数组:[122, 2, 333, 63, 436, 38, 3738]
第2位排序后的数组:[2, 122, 333, 436, 38, 3738, 63]
第3位排序后的数组:[2, 38, 63, 122, 333, 436, 3738]
第4位排序后的数组:[2, 38, 63, 122, 333, 436, 3738]
排序后的数组:[2, 38, 63, 122, 333, 436, 3738]

性能分析

  • 时间复杂度: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通常为$O(d * (n + r))$,其中n是元素数量,d是数字位数,r是基数的大小。通常情况下,基数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线性的,但它依赖于数据位数。如果位数很大,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 空间复杂度:基数排序的空间复杂度取决于计数排序的使用情况。在处理较大范围的数据时,空间复杂度可能会较高。

  • 稳定性:基数排序通常是稳定的。

实用场景

  • 当处理的数据是整数或字符串时,基数排序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例如,对于字符串排序,可以按照字符的ASCII码值进行排序。

  • 当数据集的位数相对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时,基数排序可以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它不依赖于比较操作,因此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优于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

  • 在内存充足的情况下,基数排序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数据,但在位数非常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受到内存限制的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基数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特别适用于处理位数相对较小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整数或字符串。但需要注意,对于位数较大的数据集或内存受限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排序算法来满足要求。

目录
相关文章
|
6天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封装多线程原理
Java 中的多线程封装旨在简化使用、提高安全性和增强可维护性。通过抽象和隐藏底层细节,提供简洁接口。常见封装方式包括基于 Runnable 和 Callable 接口的任务封装,以及线程池的封装。Runnable 适用于无返回值任务,Callable 支持有返回值任务。线程池(如 ExecutorService)则用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减少性能开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些封装,使多线程编程更加高效和安全。
|
6天前
|
存储 算法 Java
【JAVA】生成accessToken原理
在Java中,生成accessToken用于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合法用户访问受保护资源。流程包括:1. 身份验证(如用户名密码、OAuth 2.0);2. 生成唯一且安全的令牌;3. 设置令牌有效期并存储;4. 客户端传递令牌,服务器验证其有效性。常见场景为OAuth 2.0协议,涉及客户端注册、用户授权、获取授权码和换取accessToken。示例代码展示了使用Apache HttpClient库模拟OAuth 2.0获取accessToken的过程。
|
2月前
|
监控 Java API
探索Java NIO:究竟在哪些领域能大显身手?揭秘原理、应用场景与官方示例代码
Java NIO(New IO)自Java SE 1.4引入,提供比传统IO更高效、灵活的操作,支持非阻塞IO和选择器特性,适用于高并发、高吞吐量场景。NIO的核心概念包括通道(Channel)、缓冲区(Buffer)和选择器(Selector),能实现多路复用和异步操作。其应用场景涵盖网络通信、文件操作、进程间通信及数据库操作等。NIO的优势在于提高并发性和性能,简化编程;但学习成本较高,且与传统IO存在不兼容性。尽管如此,NIO在构建高性能框架如Netty、Mina和Jetty中仍广泛应用。
55 3
|
2月前
|
安全 算法 Java
Java CAS原理和应用场景大揭秘:你掌握了吗?
CAS(Compare and Swap)是一种乐观锁机制,通过硬件指令实现原子操作,确保多线程环境下对共享变量的安全访问。它避免了传统互斥锁的性能开销和线程阻塞问题。CAS操作包含三个步骤:获取期望值、比较当前值与期望值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更新为新值。CAS广泛应用于高并发场景,如数据库事务、分布式锁、无锁数据结构等,但需注意ABA问题。Java中常用`java.util.concurrent.atomic`包下的类支持CAS操作。
80 2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大厂面试高频:什么是自旋锁?Java 实现自旋锁的原理?
本文详解自旋锁的概念、优缺点、使用场景及Java实现。关注【mikechen的互联网架构】,10年+BAT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大厂面试高频:什么是自旋锁?Java 实现自旋锁的原理?
|
Arthas Java 测试技术
超好用的自带火焰图的 Java 性能分析工具 Async-profiler 了解一下
超好用的自带火焰图的 Java 性能分析工具 Async-profiler 了解一下
2249 0
超好用的自带火焰图的 Java 性能分析工具 Async-profiler 了解一下
|
2天前
|
Java 程序员 开发者
Java社招面试题:一个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会怎样?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分享一个经典的 Java 面试题:线程运行时发生异常,程序会怎样处理?此问题考察 Java 线程和异常处理机制的理解。线程发生异常,默认会导致线程终止,但可以通过 try-catch 捕获并处理,避免影响其他线程。未捕获的异常可通过 Thread.UncaughtExceptionHandler 处理。线程池中的异常会被自动处理,不影响任务执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深入理解 Java 线程异常处理机制,为面试做好准备。如果你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33 14
|
5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 面试必问!线程构造方法和静态块的执行线程到底是谁?
大家好,我是小米。今天聊聊Java多线程面试题: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掌握Java多线程机制。下期再见! 简介: 本文通过一个常见的Java多线程面试题,详细讲解了线程类的构造方法和静态块是由哪个线程调用的。构造方法由创建线程实例的主线程调用,静态块在类加载时由主线程调用。理解这些细节对掌握Java多线程编程至关重要。
34 13
|
1月前
|
监控 Java
java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在Java中实现异步判断线程池所有任务是否执行完毕。这种方法使用了 `CompletionService`来监控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一个独立线程异步检查所有任务的执行状态。这种设计不仅简洁高效,还能确保在大量任务处理时程序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开发工作提供实用的指导和帮助。
109 17
|
2月前
|
Java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本文介绍了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模式的三个版本。Version1包含四个类:`Producer`(生产者)、`Consumer`(消费者)、`Resource`(公共资源)和`TestMain`(测试类)。通过`synchronized`和`wait/notify`机制控制线程同步,但存在多个生产者或消费者时可能出现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 Version2将`if`改为`while`,解决了多次生产和消费的问题,但仍可能因`notify()`随机唤醒线程而导致死锁。因此,引入了`notifyAll()`来唤醒所有等待线程,但这会带来性能问题。
Java—多线程实现生产消费者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