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 学习笔记

简介: 最近在项目中涉及到这一领域,也借着这个契机做一次对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的深入学习。

一 简介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是付晓岩撰写的,从业务架构“知行合一”角度阐述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落地、长期管理,以及架构方法论持续改良的书籍。最近在项目中涉及到这一领域,也借着这个契机做一次对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的深入学习。

二 企业级业务架构

2.1 什么是业务架构

   业务架构,一种简单的定义是:以实现企业战略为目标,构建企业整体业务能力规划,并将其传导给技术实现端的结构化企业能力分析方法。

   业务架构的使命,最初是面向复杂系统构建,被归属到IT战略部分。但从实践经验上看,应当把业务架构从IT战略中独立出来,更多地面向业务人员,充当业务与技术之间的桥梁。

   业务架构的首要责任,在于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能够让企业整体,尤其是业务与技术之间有效沟通的“通用语烟”。

   业务架构的演进经历了几个不同时代的模型,有Zachman模型、TOGAF、FEA和DODAF。

2.2 Zachman模型

   1987年Zachman提出了企业架构模型,这个模型按照“5H1H”6个维度,结合目标范围、业务模型、信息系统模型、技术模型、详细展现、功能系统6个层次,将企业分成了36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方式,Zachman模型描述了企业架构需要考虑的内容,表格如下:

2.3 TOGAF模型

2.3.1 TOGAF简介

   TOGAF(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行业标准的体系架构框架,由国际标准权威组织The Open Group制定。The Open Group于1993年开始应客户要求制定系统架构的标准,在1995年发表The Open Group Architecture Framework (TOGAF) 架构框架。

   TOGAF的基础是美国国防部的信息管理技术架构(Technical Architecture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AFIM)。它是基于一个迭代(Iterative)的过程模型,支持最佳实践和一套可重用的现有架构资产。它可让您设计、评估、并建立组织的正确架构。TOGAF的关键是架构开发方法(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Method: ADM): 一个可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发展能够满足商务需求的企业架构。

2.3.2 TOGAF规格说明书

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介绍TOGAF、企业架构的核心概念,以及TOGAF的变化。

第二部分:架构开发方法。核心内容,介绍TOGAF架构开发方法,简称ADM。

第三部分:ADM指南和技巧。

第四部分:架构内容框架。介绍内容框架、制品结构化元模型、可重用企业构件块的使用,概括了典型架构交付物。

第五部分:企业连续系列和工具。讨论合适的分类方法与工具,对架构活动产生的结果进行分类和存储

第六部分:TOGAF参考模型。提供了TRM(技术参考模型)和III-RM(继承信息基础设施参考模型)两个架构参考模型。

第七部分:架构能力框架。

2.3.3 TOGAF交付物

2.3.4 ADM方法阶段

   ADM方法包括十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其目标、活动、输入、步骤、输出、技巧和交付物等。需求管理是一个特殊的阶段,该阶段和其他任何阶段都有关系,是ADM过程的驱动中心。处理需求变化的能力在ADM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架构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处理不确定性和变化,在干系人期望和能交付的实际解决方案间搭建桥梁。各阶段关系如下:

2.4 DODAF模型

2.4.1 DODAF简介

   DO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美国国防部体系架构框架)诞生于TOGAF之后。1995年,美国国防部专门成立了“C4ISR一体化任务小组”,并随后颁布了C4ISR架构框架1.0版。1997年12月,发布了C4ISR架构框架2.0版。C4ISR架构框架2.0采用作战视图、系统视图和技术视图的结构,即经典的三视图结构。

2.4.2 DODAF发展的时间线

   DODAF发展的时间线如下:

2.4.3 DODAF的核心内容

   DODAF的核心包括8个视点和52个模型,如下图所示:

8个视点之间的关系,我们整理如下图所示:

2.4.3 DODAF开发步骤

1、确定架构的运用意图

   在开始描述体系结构之前,用户必须定义架构的用途及预期用途,如何进行架构描述工作,架构开发中使用的方法;所需的数据类别,对他人的潜在影响,以及通过绩效和客户满意度来衡量努力成功的过程。

2.确定架构的范围

   体系结构范围包括:体系结构项目背景、使命、活动、组织机构、时间跨度、合适的粒度、作战想定、态势、地理范围、经费以及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专业技术的可用性等背景,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条件说明,如计划管理、可用资源、专家以及体系结构数据的可用性等。

3.确定支持架构开发的数据

   数据实体与属性的选择对于体系结构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能满足第一步的目标,而且要能保持体系结构的一致性。实体和属性是通过数据类型来体现的,数据类型包括规范业务行为的规则、需要完成的活动信息、指挥关系、任务列表等多种类型,体系结构的度量标准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4.采集、组织、关联和存储架构数据

   依据获得的信息,确定需要构建的产品,以及构建这些产品必须获得什么样的体系结构数据,并组织利用这些数据,开发相应的体系结构产品。

5.进行支持架构的分析

   对包含了所需全部数据的体系结构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实验分析和试验分析、以确定体系结构数据的有效性;并根据既定的体系结构用途和目的对不满足要求的数据和产品进行修正。

6.产生符合决策者要求的文档结果

   生成基于基本数据查询的体系结构产品描述,其描述应当与既定模型保持一致,具有可重用性并能被共享。

参考文章:

如何带领团队“攻城略地”?优秀的架构师这样做

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介绍

相关文章
|
3天前
|
存储 SQL 监控
转转平台IM系统架构设计与实践(二):详细设计与实现
以转转IM架构为起点,介绍IM相关组件以及组件间的关系;以IM登陆和发消息的数据流转为跑道,介绍IM静态数据结构、登陆和发消息时的动态数据变化;以IM常见问题为风景,介绍保证IM实时性、可靠性、一致性的一般方案;以高可用、高并发为终点,介绍保证IM系统稳定及性能的小技巧。
17 6
|
23天前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社交软件红包技术解密(六):微信红包系统的存储层架构演进实践
微信红包本质是小额资金在用户帐户流转,有发、抢、拆三大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对事务有高要求,所以订单最终要基于传统的RDBMS,这方面是它的强项,最终订单的存储使用互联网行业最通用的MySQL数据库。支持事务、成熟稳定,我们的团队在MySQL上有长期技术积累。但是传统数据库的扩展性有局限,需要通过架构解决。
62 18
|
1月前
|
搜索推荐 NoSQL Java
微服务架构设计与实践:用Spring Cloud实现抖音的推荐系统
本文基于Spring Cloud实现了一个简化的抖音推荐系统,涵盖用户行为管理、视频资源管理、个性化推荐和实时数据处理四大核心功能。通过Eureka进行服务注册与发现,使用Feign实现服务间调用,并借助Redis缓存用户画像,Kafka传递用户行为数据。文章详细介绍了项目搭建、服务创建及配置过程,包括用户服务、视频服务、推荐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的开发步骤。最后,通过业务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并引入Resilience4j实现服务降级,确保系统在部分服务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此示例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微服务架构的设计思路与实践方法。
94 16
|
30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Java
微服务引擎 MSE: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引擎MSE致力于打造通用的企业级微服务架构,涵盖四大核心内容:微服务技术趋势与挑战、MSE应对方案、拥抱开源及最佳实践。MSE通过流量入口、内部流量管理、服务治理等模块,提供高可用、跨语言支持和性能优化。此外,MSE坚持开放,推动云原生与AI融合,助力企业实现无缝迁移和高效运维。
|
1月前
|
存储 消息中间件 小程序
转转平台IM系统架构设计与实践(一):整体架构设计
本文描述了转转IM为整个平台提供的支撑能力,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分析了系统架构的特性。
72 10
|
1月前
|
负载均衡 Serverless 持续交付
云端问道9期实践教学-省心省钱的云上Serverless高可用架构
详细介绍了云上Serverless高可用架构的一键部署流程
57 10
|
2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3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82 3
|
3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
2月前
|
Java 开发者 微服务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Spring Cloud** 是一套基于 Spring 框架的**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组件,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尤其是微服务架构。
294 69
从单体到微服务:如何借助 Spring Cloud 实现架构转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