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拦截器
1. 拦截器介绍
- 拦截器是在servlet执行之前执行的程序(这里就是controller代码执行之前),它主要是用于拦截用户请求并作相应的处理,比如说可以判断用户是否登录,做相关的日志记录,也可以做权限管理。
- SpringBoot中的拦截器实现和spring mvc 中是一样的,它的大致流程是,先自己定义一个拦截器类,并将这个类实现一个HandlerInterceptor类,或者是继承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都可以实现拦截器的定义。然后将自己定义的拦截器注入到适配器中,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实现WebMvcConfigurer接口,一种是继承WebMvcConfigurerAdapter。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完成。
2.自定义拦截器
/** * @Description: 自定义拦截器 * @Author: Yang.Guo * @Date: 2021/08/09/14:44 */ @Slf4j public class Interceptor implements HandlerInterceptor { // 请求进来之前进行拦截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log.info("进入拦截器了"); //中间写逻辑代码,比如判断是否登录成功,失败则返回false if(request.getHeader("token").equals("123")){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post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controller 执行完了");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Exception ex) { System.out.println("我获取到了一个返回的结果:"+response); System.out.println("请求结束了"); } }
代码说明:
- 1.自定义的拦截器可以实现HandlerInterceptor接口,也可以继承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类。
- 2.重写三个方法,当然也可以只实现一个最重要的preHandle方法。
- 3.preHandle方法:此方法会在进入controller之前执行,返回Boolean值决定是否执行后续操作。
- 4.postHandle方法:此方法将在controller执行之后执行,但是视图还没有解析,可向ModelAndView中添加数据(前后端不分离的)。
- 5.afterCompletion方法:该方法会在整个请求结束(请求结束,但是并未返回结果给客户端)之后执行, 可获取响应数据及异常信息。
3.拦截器注入适配器
/** * @Description: * @Author: Yang.Guo * @Date: 2021/08/09/14:50 */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Interceptor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 // 重写添加拦截器的方法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erceptors(Interceptor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Interceptor(new Interceptor()) //将我们新建的过滤器添加进装配器中 .addPathPatterns("/**") // 过滤掉所有的请求。 .excludePathPatterns("/loginController/login"); // 除了那些请求。 } }
代码说明:
- 1.通过实现WebMvcConfigurer接口可以自定义一个适配器,也可以通过继承WebMvcConfigurerAdapter来定义适配器,建议使用第一种,第二种已经是过时的方法了。
- 2.重写addInterceptors方法,addInterceptor方法是将拦截器注入到适配器中。
- 3.addPathPatterns方法是设置一个需要拦截的路径,可以是多个字符串或者是直接传入一个数组。
- 4.excludePathPatterns是配置不需要拦截的路径。
- 5.需要加上configuration注解说明这是一个配置类,在项目启动的时候自动执行。
4.controller测试
/** * @Description: * @Author: Yang.Guo * @Date: 2021/08/09/15:00 */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 @PostMapping("/loginController/login") public String loginController(){ return "不会被拦截的登录请求"; } @Po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helloController(){ return "会被拦截的Hello请求"; } }
5. 测试
测试未拦截的接口,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97/LoginController/login,查看控制台输出情况。
- 1.控制台只输出了未拦截接口内的代码,说明这个接口是未拦截的。浏览器的显示就不管了。其实一般是拦截登录接口,这里就将它放开了,以供测试。
测试拦截的接口,浏览器输入:localhost:8097/hello/hello,查看控制台输出情况。
- 1.可以看到,首先是进入了拦截器,通过拦截器之后,进入了controller中的方法,执行完controller的代码之后就进入了自定义拦截器中的postHandle方法,最后进入afterCompletion方法,并获取到了一个response对象。
6. 扩展内容:拦截器链
我们可以定义多个拦截器组成一个拦截器链。我们可以在适配器中注入多个拦截器。多加一行代码就行了。
按照拦截器注入的顺序,拦截器的执行顺序应该是一下顺序:拦截器1,拦截器2,拦截器2处理,拦截器1处理,拦截器2结束,拦截器1结束。对应三个过程的方法就是preHandle,postHandle,afterCompletion。
7. 总结
本文从拦截器的自定义到自定义适配器,然后将拦截器注入适配器,再到编写测试代码。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就进行一个测试拦截器是否成功,最后扩展出拦截器链的一些内容。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swzx-1213/p/12788576.html#1-%E6%8B%A6%E6%88%AA%E5%99%A8%E4%BB%8B%E7%BB%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