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C语言_Part 1(零基础超详解!)(一)

简介: 初识C语言_Part 1(零基础超详解!)

初识C语言 (1)


1.第一个C语言程序


1.1 hello world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0;
}


这段代码成功在屏幕上打印出了 hello world


1.2代码介绍


1.2.1 main函数介绍


首先,下面这段代码是该.c源文件的主函数,也称main函数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0;
}


注意:

1.一个C语言程序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的,所以main函数是整个程序的入口。

2.C语言源程序只能含有一个main函数。(若含有多个main函数,C程序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执行了,可以暂时这样理解)

3.C语言的main函数不仅有这一种写法


写法二:

void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return ;
}


4.对于写法二并不推荐,这种写法是在C语言诞生之初的写法,现在不太适用了。

5.main函数还有一个带参数的写法,现在暂时不谈,后续会讲解。


1.2.2 printf函数介绍


printf也是个函数,其功能是在屏幕上输出数据。但是这个函数并不是由我们自己进行底层实现的


注意:

1.printf这个函数是包含在一个库(stdio.h)中的,该库(也称为头文件)包含了很多函数,并且包含了相关函数的实现代码,所以,我们在使用printf函数时,要包含该头文件

2.头文件的包含方法: #include<stdio.h> 其中#不能少,include是“包含”的意思,stdio.h代表 Standard input output.header 译为“标准输入输出头文件"。


1.2.3 "hello world"介绍


被""括起来的内容称之为字符串,该字符串放置于printf的括号内部可以直接在屏幕上

打印双引号里的内容,后续会深入讲解printf函数,这里大家先记住就好

注意:"hello world"此处的双引号必须是英文输入法下的,不仅仅这里要用英文中的双引号,在我们写C语言代码时,所有的符号都必须是英文输入法下对应的符号。


1.2.4 return 0;介绍


return 0;这里的分号不能省略

此处return 0;代表程序正常退出,这里的0刚好与 main函数前的int(整型)相对应。


2.数据类型


2.1为什么存在数据类型?


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数据,例如,一个人的身高,体重,考试的成绩分数,

班上的人数,这些数据我们都有可能会用到,所以便产生了不同的数据类型。


2.2数据类型的分类


char        //字符数据类型
short       //短整型
int         //整形
long        //长整型
long long   //更长的整形
float       //单精度浮点数
double      //双精度浮点数

例如:一个人的升高1.78米就可以用float这个浮点型数据来表示,班上的人数就可以用int类型表示。


2.3 各种数据类型的大小


一般而言,不同的数据类型有着不同的大小,所以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自然也是不同的,那我们如何获取不同数据类型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内存呢?接下来就要用到sizeof操作符。

sizeof操作符的用法:sizeof(数据类型)/sizeof(变量名)通过sizeof运算符,我们可以求出不同数据类型在内存的占用内存的大小

我们看下边一段代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char));
    printf("%d\n", sizeof(short));
    printf("%d\n", sizeof(int));
    printf("%d\n", sizeof(long));
    printf("%d\n", sizeof(long long));
    printf("%d\n", sizeof(float));
    printf("%d\n", sizeof(double));
    printf("%d\n", sizeof(long double));
    return 0;
}


运行结果:

那么这些数字的单位是什么呢? 是字节。


我们要先了解:各种数据在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保存的,每个二进制位占用一个比特位(bit),八个二进制位占用的空间是八个位,称之为字节(Byte)。

1024个Byte就是1KB

1024KB就是1MB

1024MB就是GB

1024GB就是TB

1024TB就是PB

……


但是为什么数据会有这么多种类呢?

1.因为不同数据在内存中占用的空间不同,所以不同的数据类型的表示的数据范围是不一样的,一般而言,占用内存越大的数据,其能表示的数据范围越大

2.当我们想要表示一个班上的人数时,这个数据一般不会很大,所以就可以用char数据类型表示。这样做能更好的节省内存的空间。


3.变量


3.1变量的初始化


我们看下面这段代码: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ge = 18;//定义了一个age变量
    return 0;
}


上面这段代码定义了age这个变量并且为其赋值为18,这叫做变量的初始化。

其中,int 为age变量的类型,相当于age变量在内存中占用四个字节。


3.2变量的赋值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ge = 18;//定义了一个age变量
    age = 20;
    return 0;
}


其中age = 20;这条语句代表为变量赋值为20,用20覆盖了之前的18.


3.3变量的打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ge = 18;
    int money = 100;
    age = 20;
    printf("%d %d\n", age,money);
    return 0;
}


上面这段代码会在屏幕上打印20,其中%d是一个转义字符,可以理解为占位符


ac67fc8fba7e4cc8a5a97338a834dbf0.png


int类型的占位符是%d,相当于第一个%d为age占位,第二个%d为money占位,呈现出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不同的数据类型的占位不同(%后面跟的字母不同),后续会详细讲解。


3.4利用变量做个小测试


看下面一段代码: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num1 = 0;
  int num2 = 0;
  printf("请输入两个数据\n");
  scanf("%d%d", &num1, &num2);
  int sum = num1 + num2;
  printf("%d\n", sum);
  return 0;
}


c1db601e70914d8a8d5fa86b3125681e.png


scanf(“%d%d”, &num1, &num2);这行代码会通过scanf函数让我们输入两个数据,其中这两个数据用空格间隔,输入的数据会分别赋值给num1和num2,并将其相加的和赋值给sum,最后打印sum。


注意:

1.scanf(“%d%d”, &num1, &num2);这行代码中num1和num2前面的&(取地址符)不可省略

2.有些用户可能会出现报错,可以尝试将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这段代码写在程序的第一行


现在只需要了解scanf函数的功能是从键盘上读入数据,scanf函数的返回值是读取到的数据的个数。后续会进行详细讲解。


3.5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3.5.1 全局变量:


#include<stdio.h>
int age = 18;
int main()
{
    age = 20;
    printf("%d\n", age);
    return 0;
}


首先,要知道这段代码只有main函数这一个函数,而age这个变量是定义在这段代码中仅有的main函数之外的,所以,定义在所有函数之外的变量称之为全局变量对于全局变量,我们也可对其进行正常的赋值操作。


3.5.2 局部变量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int age = 18;
    int money = 100;
    age = 20;
    printf("%d %d\n", age,money);
    return 0;
}


像age和money这种定义在函数的大括号内部的变量称之为局部变量


注意:当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变量名重复时,我们这时优先使用的是局部变量(局部优先原则),看下面这段演示


#include<stdio.h>
int age = 18;
int main()
{
    int age = 20;
    printf("%d\n", age);
    return 0;
}


运行结果:


f3a10211c25b4acb8bce7d63b505ce23.png


3.6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


3.6.1.作用域


定义:作用域(scope)是程序设计概念,通常来说,一段程序代码中所用到的名字并不总是有效/可用 的而限定这个名字的可用性的代码范围就是这个名字的作用域。


举个例子:


int main()
{
  {
  int a = 10;
  printf("%d\n", a);
  }
  //printf("%d\n", a); 这里会编译出错
  return 0;
}


我们在运行这段代码时,会编译出错,这是因为a这个变量是在3-6行这个大括号之内定义的,所以变量a的作用域就是其开始创建开始,直到第6行,在其他的区域就无法使用这个变量a了。


注意: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工程,只要语法符合要求,在main函数运行完毕之前,全局变量在程序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


3.6.2. 生命周期


定义:变量的生命周期指的是变量的创建到变量的销毁之间的一个时间段。


1.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


相同的例子:


int main()
{
  {
  int a = 10;
  printf("%d\n", a);
  }
  //printf("%d\n", a); 这里会编译出错
  return 0;
}


因为a是在第4行定义的,所以其生命周期是在4-6行,所以当代码程序运行到了第7行时,a变量在内存中所占用的空间就被程序回收了,


即变量被销毁。


2.全局变量的生命周期是整个工程,全局变量当整个工程结束才会被销毁。


4.常量


分类:


  • 字面常量
  • const 修饰的常变量
  • #define 定义的标识符常量
  • 枚举常量


4.1 字面常量


定义: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的血型,人的身高,这些都是字面常量。


int main()
{
    //字面常量
  "o型血";
  1.78;
  return 0;
}


4.2 const 修饰的常变量


例如;


int main()
{
  const int a = 10;
  //a = 20;//编译出错
  return 0;
}


注意:被const修饰的变量拥有了常属性,但其本质上还是变量。举个例子:


int main()
{
  const int a = 10;
  //int arr[a] = {1,2,3};//编译出错
  int arr1[10] = {1,2,3};
  return 0;
}


这里第4行编译出错,因为a本质上还是变量。


4.3 #define 定义的标识符常量


//定义了两个常量
#define MAX 1000
#define NAME "李四"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printf("%d", MAX);
  printf("%s",NAME);
  return 0;
}


注意:#define定义的常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常量,所以下面这段代码 并不会报错。


#define MAX 1000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const int a = 10;
  int arr[MAX] = { 1,2,3 };
  int arr1[1000] = {1,2,3};
  return 0;
}


4.4 枚举常量


枚举常量要使用enum关键字,当我们想要描述一个类型并且这个类型有很多分支时,就可以使用枚举,大括号中的每个量都是常量,只能在定义的时候对其值进行改变,其余情况均不可以。


#include <stdio.h>
//举例
enum Sex
{
 MALE,//只能在定义的时候改变其值。
 FEMALE,
 SECRET=4
};
//括号中的MALE,FEMALE,SECRET是枚举常量
int main()
{
    printf("%d\n", MALE);//打印0
    printf("%d\n", FEMALE);//打印1
    printf("%d\n", SECRET);//打印4
    return 0;
}

上述打印结果后面写枚举部分的文章的时候再进行解释。


相关文章
|
C语言
初识C语言_Part 2(零基础超详解!)(二)
初识C语言_Part 2(零基础超详解!)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初识C语言_Part 2(零基础超详解!)(一)
初识C语言_Part 2(零基础超详解!)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初识C语言_Part 1(零基础超详解!)(二)
初识C语言_Part 1(零基础超详解!)
140 0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素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内容介绍了编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子函数的任务,涵盖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算术运算符(%)、以及素数的概念。任务要求在主函数中输入整数并输出是否为素数的信息。相关知识包括 `for` 和 `while` 循环、`break` 和 `continue` 语句、取余运算符 `%` 的使用及素数定义、分布规律和应用场景。编程要求根据提示补充代码,测试说明提供了输入输出示例,最后给出通关代码和测试结果。 任务核心:编写判断素数的子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涉及循环结构和条件判断。
62 23
|
1月前
|
算法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利用函数求解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档介绍了如何编写两个子函数,分别求任意两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内容涵盖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的使用、最大公约数的求法(包括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以及基于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示例代码和测试说明,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最终提供了完整的通关代码及测试结果,确保编程任务的成功完成。
66 15
|
1月前
|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亲密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文介绍了通过编程实现打印3000以内的全部亲密数的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任务描述**:实现函数打印3000以内的全部亲密数。 2. **相关知识**: - 循环控制和跳转语句(for、while循环,break、continue语句)的使用。 - 亲密数的概念及历史背景。 - 判断亲密数的方法:计算数A的因子和存于B,再计算B的因子和存于sum,最后比较sum与A是否相等。 3. **编程要求**:根据提示在指定区域内补充代码。 4. **测试说明**:平台对代码进行测试,预期输出如220和284是一组亲密数。 5. **通关代码**:提供了完整的C语言代码实现
60 24
|
1月前
|
存储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递归求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本关任务是编写递归函数求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主要内容包括: 1. **递归的概念**:递归是一种函数直接或间接调用自身的编程技巧,通过“俄罗斯套娃”的方式解决问题。 2. **边界条件的确定**:边界条件是递归停止的条件,确保递归不会无限进行。例如,计算阶乘时,当n为0或1时返回1。 3. **循环控制与跳转语句**:介绍`for`、`while`循环及`break`、`continue`语句的使用方法。 编程要求是在右侧编辑器Begin--End之间补充代码,测试输入分别为3和5,预期输出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通关代码已给出,需确保正确实现递归逻辑并处理好边界条件,以避免栈溢出或结果
63 16
|
1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分数数列求和2(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函数首部:按照 C 语言语法,函数的定义首部表明这是一个自定义函数,函数名为fun,它接收一个整型参数n,用于指定要求阶乘的那个数,并且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为float(在实际中如果阶乘结果数值较大,用float可能会有精度损失,也可以考虑使用double等更合适的数据类型,这里以float为例)。例如:// 函数体代码将放在这里函数体内部变量定义:在函数体中,首先需要定义一些变量来辅助完成阶乘的计算。比如需要定义一个变量(通常为float或double类型,这里假设用float。
36 3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安全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分数数列求和1(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if 语句是最基础的形式,当条件为真时执行其内部的语句块;switch 语句则适用于针对一个表达式的多个固定值进行判断,根据表达式的值与各个 case 后的常量值匹配情况,执行相应 case 分支下的语句,直到遇到 break 语句跳出 switch 结构,若没有匹配值则执行 default 分支(可选)。例如,在判断一个数是否大于 10 的场景中,条件表达式为 “num> 10”,这里的 “num” 是程序中的变量,通过比较其值与 10 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条件的真假。常量的值必须是唯一的,且在同一个。
19 2
|
1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C语言
【C语言程序设计——函数】回文数判定(头歌实践教学平台习题)【合集】
算术运算于 C 语言仿若精密 “齿轮组”,驱动着数值处理流程。编写函数求区间[100,500]中所有的回文数,要求每行打印10个数。根据提示在右侧编辑器Begin--End之间的区域内补充必要的代码。如果操作数是浮点数,在 C 语言中是不允许直接进行。的结果是 -1,因为 -7 除以 3 商为 -2,余数为 -1;注意:每一个数据输出格式为 printf("%4d", i);的结果是 1,因为 7 除以 -3 商为 -2,余数为 1。取余运算要求两个操作数必须是整数类型,包括。开始你的任务吧,祝你成功!
51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