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16年全国已有357个城市入驻第三方移动支付城市服务平台,包括车主服务、政务办事、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在内的9个类别共计380项服务,为超过1.5亿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和无现金支付的便利。有超过10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比上年增长218%。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交了建议及提案,呼吁中国全面进入“无现金社会”。
在移动支付如火如荼的当下,“无现金社会”正逐步走向现实。对使用者来说,移动支付方便快捷;对于商家来说,移动支付不仅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也免去了收到假币的风险以及找零钱的麻烦。
但在便利同时,近一段时期出现的网络诈骗、隐私泄密等问题也在提示我们,须格外重视虚拟网络潜藏的诸多风险,建立起更加严密的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规避“无现金社会”可能滋生的安全隐患,确保金融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可靠保障。
首先需要社会诚信建设夯实基础。各有关部门之间基于大数据共享,加强联动、深化协作,建立起全覆盖的诚信信息系统,对支付过程中的失信行为形成有效预警和有力约束。
其次,网络技术提供坚强后盾。这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起实时、动态、给力的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同时,网络技术服务商应筑牢防护墙,避免漏洞、防微杜渐,提供安全支付环境,切实打消大家的顾虑。
最后,依法治理更加精准有力。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和行业标准,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和账户安全,有效减少隐私泄露和经济损失;还应建立起专业的“网络金融警察”队伍,对涉及侵犯隐私、妨碍支付安全的不法行为实时侦办、精准打击;同时,要依法严惩利用网上支付通道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无现金社会”的国家金融秩序和安全。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