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滑动窗口算法(Sliding Window)是一种常用的双指针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字符串和数组等数据结构中的子串或子数组问题,例如字符串匹配、最长子串、最小覆盖子串等问题。滑动窗口算法可以优化暴力枚举的时间复杂度,使得算法的执行效率更高。
本文将详细介绍滑动窗口算法的基本思想、应用场景、实现方法、时间复杂度和常见问题等相关内容。
2. 基本思想
滑动窗口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维护一个窗口,通过移动窗口的两个边界来处理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两个指针 $left$ 和 $right$ 分别表示滑动窗口的左右边界,然后通过不断移动右指针 $right$ 来扩大窗口,同时根据问题的要求调整左指针 $left$ 来缩小窗口。当右指针 $right$ 扫描到字符串或数组的末尾时,算法的执行就完成了。
在扩大或缩小窗口的过程中,可以记录下一些中间结果,例如最大值、最小值、子串长度等等,从而求解问题的最终答案。
3. 应用场景
滑动窗口算法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字符串和数组问题,例如:
- 字符串匹配问题,例如 Leetcode 第 28 题和第 76 题;
- 最长子串或子数组问题,例如 Leetcode 第 3 题、第 209 题和第 424 题;
- 最小覆盖子串问题,例如 Leetcode 第 76 题;
- 字符串排列问题,例如 Leetcode 第 567 题;
- 求解字符串或数组中的一些性质,例如 Leetcode 第 438 题、第 567 题和第 1004 题等。
4. 实现方法
滑动窗口算法的实现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初始化左右指针 $left$ 和 $right$,并根据问题的要求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 不断移动右指针 $right$,直到出现不符合条件的情况,或者扫描到字符串或数组的末尾。
- 对于每个右指针位置 $i$,更新一些中间结果。
- 移动左指针 $left$,直到出现符合条件的情况,或者左右指针重合。
- 重复第 2 步至第 4 步,直到右指针扫描到字符串或数组的末尾。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滑动窗口算法示例,用于求解字符串的最长无重复子串长度:
def lengthOfLongestSubstring(s: str) -> int:
left, right = 0, 0
n = len(s)
ans = 0
freq = [0] * 128
while right < n:
freq[ord(s[right])] += 1
while freq[ord(s[right])] > 1:
freq[ord(s[left])] -= 1
left += 1
ans = max(ans, right - left + 1)
right += 1
return ans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两个指针 $left$ 和 $right$ 分别表示滑动窗口的左右边界,$ans$ 记录下最长无重复子串长度。$freq$ 数组用于记录每个字符在当前窗口中出现的次数。
4.1 时间复杂度
滑动窗口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通常是 $O(n)$ 的,其中 $n$ 表示字符串或数组的长度。这是因为滑动窗口算法只需要对每个元素至多遍历一遍,同时也只需要在窗口的左右边界上移动,因此总的操作次数不会超过 $2n$ 次。
4.2 空间复杂度
滑动窗口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取决于需要维护的一些中间结果的空间消耗。对于最长无重复子串长度问题,由于字符集通常很小,因此可以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来存储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空间复杂度为 $O(1)$。
5. 常见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滑动窗口算法也面临着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
- 如何处理无解情况?
- 如何优化算法效率?
- 如何处理需要删除元素或增加元素的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6. 总结
滑动窗口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双指针算法,能够优化字符串和数组问题的时间复杂度,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子串或子数组问题的求解。本文介绍了滑动窗口算法的基本思想、应用场景、实现方法、时间复杂度和常见问题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滑动窗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