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技术“质变期”是否已经到来?

简介:

所谓“奇点”,就是光伏技术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变得足够便宜,而被作为默认的基础性电力来源的时间点。到那时,光伏的发展将急速爆发。

去年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减少碳排放终于进入主流的视野。可惜,在光伏风电这类技术如何能在无损经济增长的条件下完成缓和气候变化的重任,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误解。

从风电、光伏、其他可再生能源以及电动汽车当前的成本趋势上来看,我们正走在大幅度降低排放的正确道路上。

此等规模的碳减排是否能够缓解极端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则是另一个大问题。观察者和评论家们应该理解的是,过去十年中很多技术成本的下降,已将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技术推到了一个临界点,这些技术的普及正在加速实现。

《太阳能:为什么未来能源一片明朗》一书中提出了太阳能技术“奇点”的概念。现在看来,技术逼近“奇点”的速度超过人们最大胆的想象。

除了光伏技术,储能、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技术各自发展并相互影响,将极大改变世界能源系统的面貌。基于对这四种技术的推测,我们预期,到2035-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在电力领域占主导地位,不仅在户用和商业领域,在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也是如此。

“奇点”有多近?

光伏板价格在2015年中继续稳步下行。据GTMResearch的测算,固定支架大规模光伏系统成本的价格仅在第二季度就从1.58降至1.49美元/W。预计该成本趋势仍将延续下行,2020年,全球市场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到135GW。(2015年新增的55GW就足以供应加州的1000万家庭)如此增长趋势下,光伏将占到此期间每年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一半。

尽管光伏板的价格稳步下降,总成本下降的主要驱动已转向系统平衡成本,包括组件以外的其他设备、安装以及营销等费用。2015年,该部分占总成本的55%。下图展示了到2020年预期成本和装机容量的数字。

图:公用事业级规模光伏装机容量和成本预测

image

来源:GTM Research

在1.49美元/W,25%净容量因子情况下,度电成本为7.3美分/kW·h,其中包含了30%的ITC加速折旧。

如今光伏的价格相比化石燃料与核电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能源信息署2015年的分析显示,美国天然气先进联合循环电厂的度电成本为7.3美分/kW·h——与光伏相同。

如果精确地计算,光伏价格还要增加10%左右以覆盖不同地区资源的差异,因此光伏距离平价已近在咫尺,但尚未达到。

如果系统成本达到1美元/W,光伏度电成本将降至5.7美分/kW·h,显著低于新型天然气电厂。双轴追踪器在最好光照资源的条件下能够使净容量因子升至32%,度电成本继续下降至4.5美分/kW·h。未来5-10年中,光伏全系统成本正朝着1美元/W的目标前进。

这种趋势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上演。想想10年前我们如何看待太阳能光伏,10年后它将占据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如果再算上风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和核电无疑将成为“濒危物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字,2014年,可再生能源占据了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近一半。IEA执行总裁FatihBirol认为,可再生能源已不再是无足轻重的一个分支,而将要成为主流。

2015年中,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称,尽管没有补贴,风电在英德两国已成为最廉价的能源。报告指出,“如今,建造一座化石能源火电厂变得毫无意义。”报告还强调,可再生能源相对于火电的优先调度,进一步降低了化石能源火电的效费比。

在美国,光伏技术已“奇点”临近,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快了。其实,达到1%的市场份额,就算是走完了普遍化的一半路程,因为如果按倍增计算,1正处在0和100的中间。(从0.01增长到1和从1增长到100都需要7次倍增)美国将在2016年达到光伏占1%的里程碑,路程已过半,系紧安全带吧。

我们不可能确切地知道未来每年光伏增长的速率。但可以确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光伏发电的经济可行,未来5年中光伏占每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将继续上升至60%、70%甚至更高。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存储 监控 新能源
户用储能争斗:华宝新能“稳”、正浩科技“快”、安克创新“急”
便携式储能市场一片红海,户用储能(家用储能)成为储能企业新的“格斗场”
60 0
|
传感器 定位技术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生活刊︱可穿戴设备:必然到来的革命与挑战
生活刊︱可穿戴设备:必然到来的革命与挑战
生活刊︱可穿戴设备:必然到来的革命与挑战
|
监控 物联网 5G
5G的来临会对工业产生什么影响?
5G的来临会对工业产生什么影响?139w.com 鼎点网络 5G+工业对产业的影响,所带来的应用市场空间,让人欣喜。然而,这不是消费互联网,更不是一个可以随时卸载和重装的APP。 北京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朱毅明提出一个问题:“(5G在工业场景)到底是增量的应用,还是替代既有的应用?”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却异常复杂,原因在于工业网络的复杂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