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车被远程攻击了该怎么办

简介:

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汽车产销均首破2800万辆规模,连续8年蝉联全球第一,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95亿辆,这也是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最高数据。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传统造车技术的日趋成熟,整个汽车产业必将迎来一次升级和转型。而如今飞速发展的车联网,就是当下被国人寄予厚望的汽车产业突破口之一。

随着车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安全攻击也在相应增多。目前对车辆的攻击已经由物理攻击转变成远程攻击,攻击者能够控制着车辆动力系统,对司乘人员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一旦遭遇远程攻击,汽车厂商和客户该如何应对?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远程攻击已成为一种事实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汽车厂商面临空前的车载信息安全威胁,针对智能网联车和具备辅助自动驾驶技术汽车的攻击正在由物理接触攻击转变成远程攻击。

2015年7月,2名白帽子黑客成功侵入了一辆正在行驶的Jeep自由光汽车的CAN总线网络系统,并向发动机、变速箱、制动和转向灯系统发送了错误的指令,最终使得这辆车开翻到马路边的斜坡下,迫使吉普的母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召回了 140 万台汽车。

2016年9月,腾讯科恩安全实验室利用安全漏洞对与移动应用程序配对的电动特斯拉汽车成功实施了新型无物理接触的远程攻击,实现了对特斯拉驻车状态和行驶状态下的远程控制。

如何攻击不再是一个秘密

2015年8月,攻击Jeep的两名黑客公开了攻击过程,发布了英文破解报告——《Remote Exploitation of an Unaltered Passenger Vehicle》,报告中给出了破解思路:通过选择娱乐系统Uconnect下手,而Uconnect直接连到CAN总线上,攻破了娱乐系统就可以把CAN指令写入到CAN总线里。CAN通信由瑞萨v850芯片处理,V850本来没有向CAN总线写指令的功能,但通过改写V850固件、插入恶意代码可以实现对汽车CAN总线的控制。加之V850固件更新被发现没有采用签名机制进行保护,掌握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车中网络布线情况,黑客对其进行攻击就不再是一件难事,报告里甚至给出了固件刷写的具体方法。这篇报告的公开无疑增加了网联车被破解的风险。

CAN总线安全关系到司乘人员安危

汽车中的动力系统CAN连接着动力转向电子控制单元ECU,舒适系统CAN连接着座椅、驾驶员和安全气囊ECU,一旦这些ECU被攻击,将危及司机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CAN总线固有缺陷

黑客攻击的CAN总线网络是ISO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1986 年由德国电气商博世公司开发,因其高性能和可靠性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CAN总线协议的广播特性、仲裁机制、无认证域等缺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物理上和逻辑上CAN包广播到所有节点,这种广播特性对于恶意组件而言容易嗅探到所有通信,并进行逆向分析或发送包到其它任意节点;优先的仲裁机制允许一个节点在总线上无限处于“占主导地位”的状态,导致所有其他CAN节点关闭,致使车辆遭受DoS攻击;任何组件可不加区分发送包给其它组件,一旦某个组件被控制,透过该组件就可控制总线上的其它组件,所造成的危害难以想象。
网联车自学习IDS

对远程攻击的防护技术包括认证、攻击检测等方式,考虑车辆实时性要求采用挑战响应方式所进行的认证,由于将密钥存储在ECU中,攻击者能恢复密钥,因此目前对网联车远程攻击防护最有效的方式是攻击检测。

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化和联网化,车联网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经过一年多车辆攻击检测技术的研发,梆梆安全推出的自学习IDS采用轻量级自学习车载异常检测与云端监督学习相结合的技术,检测车辆的远程攻击,保证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自学习车载异常检测提供不间断的安全威胁监控和车载网络的异常检测,采集车辆总线上的帧信息进行分析,一旦发现异常,会将相关异常信息发送到云端,利用云端的聚集分析并自动报警。经过模拟环境和实车大量测试验证,自学习IDS能快速、准确地检测针对车的注入、DoS等各种远程攻击。

对于攻击报警汽车客户可以快速评估并执行安全中心措施,包括从云端安全传输、安装更新,降低未来威胁,恢复受影响的系统与组件等。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文章
|
开发者 Python 容器
深入理解Python迭代器:迭代机制的核心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Python迭代器的核心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迭代器是遍历容器类型数据结构(如列表、元组、字典和集合)的对象,遵循迭代器协议,具有记忆遍历位置和一次性特点。通过实现迭代器协议,开发者能为自定义类型定义迭代行为,实现高效处理大量数据和与其他迭代工具协同工作。迭代器与可迭代对象的区别在于,可迭代对象实现`__iter__()`方法,返回迭代器,而迭代器实现`__next__()`方法,用于逐个访问元素。理解并运用迭代器能提升Python代码的性能和可读性。
|
监控 安全 数据挖掘
如何精准监控员工上网:这三款员工上网行为监控告诉你
本文介绍了三款员工上网行为监控软件,以增强企业网络安全性。WorkWin提供USB管理、带宽控制及远程管理,确保资源有效分配和安全。InterGuard专注敏感数据检测、违规行为监控,即时消息审查,保障企业安全。而Hubstaff侧重工时追踪、活动记录和应用使用报告,优化工作效率和团队管理。这些工具旨在平衡安全与效率,助力企业保护资源和提升生产力。
818 3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格式
Make-It-Animatable:中科大联合腾讯推出的自动生成即时动画准备资产
Make-It-Animatable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腾讯联合推出的数据驱动框架,能够在不到一秒内将任何3D人形模型转换为可用于动画的状态。该框架支持多种3D数据格式,并采用从粗到细的表示策略和结构感知建模,显著提升了动画准备的质量和速度。
203 7
Make-It-Animatable:中科大联合腾讯推出的自动生成即时动画准备资产
|
存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系统和应用,三个视角全面读懂混合专家(MoE)
【8月更文挑战第17天】在AI领域,混合专家(MoE)模型以其独特结构成为推动大型语言模型发展的关键技术。MoE通过动态选择专家网络处理输入,实现条件计算。稀疏型MoE仅激活部分专家以减少计算负担;软MoE则加权合并专家输出提升模型稳定性。系统层面,MoE优化计算、通信与存储,利用并行化策略提高效率。在NLP、CV、推荐系统等领域展现强大应用潜力,但仍面临训练稳定性、可解释性等挑战。[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pdf/2407.06204]
509 63
|
12月前
|
安全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灵码助力安全2】——利用通义灵码辅助复现未公开漏洞的实践
本文介绍了利用通义灵码辅助复现未公开漏洞的过程,包括XSS和文件包含两种典型漏洞类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结合CVE描述和源码,使用灵码定位漏洞位置、分析漏洞原因,并验证漏洞的存在。文章强调了灵码在提高漏洞复现效率、减少手动排查时间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复杂场景下仍需人工判断的局限性。未来,期待灵码能在自动化安全测试、动态分析及威胁建模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提升软件安全性。
|
11月前
|
运维 自然语言处理 搜索推荐
2024年最新CRM软件排行榜出炉,哪一款适合你?
本文概述了2024年最新CRM软件排行榜,精选了10款市场上最受欢迎的CRM软件,从销售易、销帮帮到神州云动等,详细分析了各软件的推荐理由、品牌背景、核心功能、优势特色及适用企业类型,为企业提供全面的参考,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增长。
|
安全 程序员 API
几个被淘汰的Python库,请不要再用!
几个被淘汰的Python库,请不要再用!
414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搜索推荐 算法
云上智能推荐:重塑信息获取与消费的未来
市场竞争与合规性:随着云上智能推荐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是系统开发者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
算法
链表的头插法和尾插法
链表的头插法和尾插法
394 1
|
C语言
C语言函数嵌套与递归调用的深入解析
C语言函数嵌套与递归调用的深入解析
24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