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3月22日,【全新升级 阿里云ECS CloudOps 2.0来啦!】发布会正式播出,本次发布会上阿里云宣布CloudOps(云上自动化运维)套件全新升级,并发布了CloudOps云上自动化运维白皮书2.0版本。
随着本次产品的升级,阿里云推出了配套的智能化产品方案,即“ECS成熟度评估与洞察(ECS insight)”,它基于用户的ECS多维度的使用数据,从基础能力、成本管理、自动化、可靠性、弹性和安全性六个维度帮助用户分析定位潜在的运维风险,并推荐对应解决方案与最佳实践,全方位帮助企业用户降本增效,提升业务连续性。
阿里云弹性计算高级产品专家马小婷在本次直播中带来了题为《新品介绍:ECS使用成熟度评估与洞察(ECS Insight)》的演讲,以下是她的演讲内容整理:

ECS使用成熟度评估与洞察,简称ECS Insight。顾名思义,ECS使用成熟度评估与洞察是对用户使用ECS的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给出评估后的优化建议。

这个产品是一个数据驱动产品,它的目的是帮助ECS用户能够持续挖掘ECS上的业务风险,结合企业云上运维的最佳实践,进行持续优化,最终实现云上业务的稳定永续。由于ECS使用成熟度评估与洞察的名称比较长,所以后面我们统一简称为“ECS Insight”。
在Cloud白皮书2.0中,我们对CloudOps的定义给出了明确说明,即CloudOps = DevOps x Cloud。因为我们发现95%的企业已经开始使用DevOps进行软件开发和交付,但只有不到20%的企业,真正发挥了云本身的特性和优势,去提升DevOps实践的效率。比如云天然具备高弹性的特性,以及标准化的自服务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FinOps、DevSecOps等概念的盛行,业务的安全性和成本也是DevOps落地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在这些背景下,我们提出了CloudOps的概念以及它包含的五个维度,即成本洞察(Cost)、自动化能力(Automation)、可靠性能力(Reliability)、弹性能力(Elasticity)和安全性能力(Security),五个维度简称为CARES。
这也意味着,如果用户在使用DevOps缩短开发周期、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同时希望让业务保持稳定、安全、可靠,且低成本的持续运营,我们就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进行持续的完善。这与我们希望用户能够提升CloudOps成熟度的出发点不谋而合。
一、CloudOps vs ECS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CloudOps和ECS Insight之间的关系。
上图展示了三部分的内容。
最底层是IaaS层的基础能力,它包含平台侧的基础能力,比如各种计算形态、镜像等服务和用户侧的原子能力,包括资源分组管理,以及Guest OS的个性化配置管理。这些是所有IaaS服务必须提供的能力。
在中间部分,是阿里云提供的CloudOps的产品能力。对于CloudOps定义的CARES五个维度,在每个垂直领域,阿里云都提供了对应的自动化和自服务工具,帮助用户不断提升该垂直领域的成熟度。每个维度的成熟度越高,意味着业务在该领域做的更好,整体业务更稳定、更可靠、更高效、更安全,性价比更高。
比如在成本管理维度,阿里云目前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付费方式,包括包年、包月、按量预留实例、节省计划等等,用来应对不同场景的需求。对于长期稳定的业务,我们推荐用户采用包年/包月的方式进行购买,这样能够享受长周期优惠。
对于临时测试的需求,我们推荐用户采用按量购买的方式。虽然按量每个小时的单价略高,但它非常灵活,可以随时释放。如果业务存在不同时段的临时需求,且整个业务需求量不小的情况下,我们推荐用户购买节省计划进行抵扣。这样既能享受到随时需要随时创建或释放资源的灵活性,还能够通过节省计划按小时进行抵扣,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
既然有这么丰富的付费方式,在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付费方式进行组合,既能够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业务负载需求,还能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持续保持超高性价比的优势?
这需要用户持续分析和运营。
那究竟该怎么运营呢?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就推出了CloudOps的落地实践,即ECS的使用成熟度评估与洞察。它基于用户在CloudOps定义CARES五个维度的使用数据,对该维度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应的优化建议,帮助用户持续完善该维度的不足之处,保障业务高效可用、稳定有序。
整体来说,ECS Insight是CloudOps定义的落地指南。
接下篇: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23125?groupCode=e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