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技:使用装饰器实现类属性的懒加载

简介: 一日一技:使用装饰器实现类属性的懒加载

摄影:产品经理禁止钓鱼

未闻Code

博主喜欢Python和爬虫,已经出了两本书。这里是他灵感的发源地。关注这个公众号,你的生产效率在三天内就会得到提高。P.S.: 这个公众号日更。

54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假设我们有一个工具类MongoUtil,它的作用是封装一些数据库操作。例如:

import pymongo
class MongoUtil:
    def __init__(self):
        connect = pymongo.MongoClient()
        db = connect.tieba
        self.post = db.post
        self.user = db.user
    def write_post(self, post):
        # 处理post信息
        self.post.insert_one(post)
    def read_user_info(self):
        rows = self.user.find()
        # 读取user信息并处理
        # ...

我们发现这样写有一个问题——类在初始化的时候,就会创建数据库的链接。但我们并不是在类刚刚初始化时就读写数据库。

为了让数据库在第一次使用时再创建连接,我们就要实现懒加载机制:

import pymongo
class MongoUtil:
    def __init__(self):
        connect = pymongo.MongoClient()
        self.db = connect.tieba
        self.post = None
        self.user = None
    def write_post(self, post):
        # 处理post信息
        if not self.post:
            self.post = self.db.post
        self.post.insert_one(post)
    def read_user_info(self):
        if not self.user:
            self.user = self.db.user
        rows = self.user.find()
        # 读取user信息并处理
        # ...

这样写确实实现了懒加载,但每一个操作都需要判断当前是否联系到了对应的集合中。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的重复代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装饰器实现一个懒加载机制:

import pymongo
class lazy:
    def __init__(self, func):
        self.func = func
    def __get__(self, instance, cls):
        if instance is None:
            return self
        else:
            value = self.func(instance)
            setattr(instance, self.func.__name__, value)
            return value
class MongoUtil:
    def __init__(self):
        connect = pymongo.MongoClient()
        self.db = connect.tieba
    @lazy
    def post(self):
        return self.db.post
    @lazy
    def user(self):
        return self.db.user
    def write_post(self, post):
        # 处理post信息
        self.post.insert_one(post)
    def read_user_info(self):
        rows = self.user.find()
        # 读取user信息并处理
        # ...

我们实现了一个装饰器类lazy来装饰两个类属性postuser。当self.post第一次被调用时,它会正常连接结合,当第二次或以上访问self.post时,就会直接使用第一次返回的对象,不会再次连接MongoDB的集合。self.user同理。

我们来测试一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第二次调用self.post时,并没有打印出第一次访问self.post,因为第二次会直接使用之前的缓存。

最后,特别说明:本文使用MongoDB举例只是为了说明基于装饰器的类属性懒加载的代码写法。而实际上,pymongo已经自动实现了懒加载机制,当我们直接db.tieba.post时,它并不会真的去连接MongoDB,只有当我们要增删改查集合里面的数据时,pymongo才会创建连接。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Python
使用 RaiseExceptionMeta 元类隐式装饰 Validator 类中的所有校验方法
使用 RaiseExceptionMeta 元类隐式装饰 Validator 类中的所有校验方法
36 0
|
1月前
|
JavaScript
TypeScript【类的继承、访问修饰符、readonly 修饰符、存取器、实例方法与静态方法、实例属性与静态属性、静态属性、抽象类】(三)-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
TypeScript【类的继承、访问修饰符、readonly 修饰符、存取器、实例方法与静态方法、实例属性与静态属性、静态属性、抽象类】(三)-全面详解(学习总结---从入门到深化)
28 0
|
1月前
|
JavaScript
03_装饰器
03_装饰器
50 1
|
1月前
22_自定义装饰器
22_自定义装饰器
82 0
|
10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编译器
StencilJs 学习之组件装饰器
Stencil 是一个生成 Web Components(更确切地说,是自定义元素)的编译器。Stencil 将最流行的框架的最佳概念结合到一个简单的构建时工具中。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其中的装饰器部分。
70 0
|
Python
一日一技:装饰器如何装饰异步函数
一日一技:装饰器如何装饰异步函数
121 0
|
10月前
|
Java
闭包,类装饰lianx
当一个函数的返回值是另外一个函数,而返回的那个函数如果调用了其父函数内部的变量,且返回的这个函数在外执行就产生了闭包.闭包是一个环境,具体指的就是外部函数–高阶函数。 闭包有3个特性: ①函数嵌套函数 ②函数内部可以引用函数外部的参数和变量 ③参数和变量不会被垃圾回收机制回收
32 0
|
缓存 NoSQL MongoDB
一日一技:使用装饰器实现类属性的懒加载
一日一技:使用装饰器实现类属性的懒加载
54 0
|
JSON 数据格式
装饰器的实际应用
使用装饰器模式改造slf4j打印json格式日志
708 0
装饰器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