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小盖在技梦社分享了一些困扰大家写作的心魔。在半年多以前,确实有很多心魔一直在干扰着我读书和写作的进程。刚拿到书,还没开始读,心魔就开始作祟:
- 这么厚,要读到什么时候,我工作生活就已经很忙了,哪来时间给它呢?
- 即使读完了,用的时候又记不住,有什么意义?有这时间花在别的地方不好吗?
提起笔,还没开始写,就开始自我 PUA:
- 肯定已经有人写过更好的了,而我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也更不完美,有什么意义?
- 我只是个小人物,写完大概率没人看,这不是纯属自嗨吗?
很多读书和写作的计划往往还没有开始,就在这样内耗中消失殆尽了。在这半年中,我下定决心,和自己的心魔展开 “殊死搏斗”,最终建立起了一套良好的阅读与写作循环。就在最近的半年,我熟读了超过二十本书,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记录下我与心魔 “战斗” 的过程,帮助更多的人破除自己的“心魔”,通过阅读与写作过上更加充实的人生。
让写作像呼吸一样自然
为什么下笔写不出东西?
写作难在哪里?为什么常常写不出东西呢?我以前经常想写点东西,却不知道该写什么,即使知道该写什么,却又不知道拿什么来充实文章。我们经常陷入一个写作的误区。上学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们写好文章的几个步骤,在《完全写作指南》中,写作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明确目标,了解读者,头脑风暴,撰写提纲,撰写初稿和编辑润色。《金字塔原理》也让我们要先写作中心论点,然后写作分论点,最后使用论据论证分论点。似乎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执行,人人都能写出好的文章。但现实是没几个人能写出好文章,这显然不是一个可以步骤化的事情。我们常常连中心论点都不知道是啥,即使知道中心论点,也不知道分论点改写什么,即使写出了分论点,也找不出论据。因为这些步骤本质上只是写好文章的形,好文章真正重要的是观点和内容。有观点,有干货才是一篇文章的神。这并不是说形不重要,最终我们还是要靠结构化的方式将观点和干货组织起来。而观点和干货,则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和积累,形成知识体系,构建良好的阅读与写作循环。
良好的输入输出循环
半年前的我,心血来潮时能写一篇好文章,然后就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产出相当不稳定,这是因为没有构建出一个良好的输入输出循环。现在有了这个循环,我就能稳定产出优质内容了。我认为,只有构建出了良好的输入输出循环,才能算是真正入门了阅读与写作。我构建出的循环如下:
- 阅读并做读书笔记。这里会介绍细水长流法和两遍读书法;
- 构建个人知识体系。这其实是我们的 “第三遍” 读书,让知识和我们知识体系真正交融到一起;
- 思考知识间的关联和矛盾之处,激发写作灵感;
- 按步骤写作,将内容结构化地表达出来。这里大火的 ChatGPT 说不定可以帮我补充一些缺失的写作素材;
接下来的文章中会更加详细地讲解我构建出的这个循环,相信读者朋友们可以参考这个构建出更好的。
破除读书心魔:如何轻松读书,却又过目不忘
我之前读书一直都是零零碎碎的,想起来就读一本,一年也读不了几本书。但是在这半年来,我一口气读了接近二十本书,虽然其中很多都是小书,但是其中也有我花了一两个月才读完,专业性很强,很厚的书,比如《数据密集型应用系统设计》(524页),《沟通的艺术》(大开本500页)。我归结于以下两个方法:
- 细水长流法:不管每天读多少,但是每天都要去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 两遍读书法:所有书读两遍,第一遍精读划线,第二遍速读并整理一个思维导图
细水长流法
“花一天时间学完课程?还是用一周时间,每天学一个小时?哪个学习效果更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实验证明后者的效果更好。这跟我们的直觉是一致的。上大学的时候我经常考前“临时抱佛脚”,这种情况下学习的知识,考完就全部忘了,远远不如踏踏实实学一学期的效果好。我每天只在睡前阅读半个小时的书籍,这样不会影响平时的工作生活进度,也很容易坚持下来。睡前还可以琢磨琢磨书中的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要认为每天半小时读不了什么内容,最终积累下来的复利效果是惊人的。
两遍读书法
通过细水长流法,我们已经将书中的每个点都学习得很通透了。但是因为读书的时间被拉长了(比如《沟通的艺术》我读了两个月),我们很难在读完书的那一刻就将整本书的主线串起来。因此我一般会再花一个整段的时间(比如周六下午),将整本书总体过一遍,画一个思维导图,总结书中的核心思想。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关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也是一个让我纠结了很久的东西,读书笔记除了巩固记忆外,更重要的是保存和查询检索。有很多笔记可能当时没有用,突然有一天它派上用场了,我却检索不到,就尴尬了,“书都白读了”。比如我读《即兴演讲》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实际的用途,只是想了解一下,一年之后我去参加阿里的演讲比赛,被要求将30分钟的演讲压缩成 8 分钟,这本书就突然有了作用,我找到了当时的笔记重新学习了一下,受益良多,最后也帮助我拿了大奖。最初我是边读书,边在电脑上开一个笔记软件记笔记的,这样记的笔记非常详细,但是存在两个问题:
- 读书体验太差:读一点就要停下来几个笔记,断断续续的,体验很差,太影响读书兴致
- 无法确认该记哪些内容:只有站在整本书的角度才能确认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边角。读一个片段就记笔记的话根本无法确认重点,会导致记的东西很冗余
后来我换了个方法,其实就是两遍读书法:
- 第一遍读书的时候就认真读书,有什么感想就用笔将其记在书边空白处(电子书的话则直接标注在旁边);
- 第二遍梳理主线的时候,画一个思维导图,将第一遍读书时的重要笔记也摘录到思维导图中;
下图是我第二遍读 《OKR 工作法》时画的思维导图,只记录主线和一些想法。该书的导图比较短小,所以用它作为例子,但是我并不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主线比较混乱,具体原因见我的另一篇文章 ChatGPT时代读书的意义 。
总结
数学家华罗庚在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 “读书先读厚再读薄”,用来总结我的两个读书方法再好不过了:
- 先读厚:细水长流法搞清楚每一个细节
- 再读薄:两遍读书法,梳理清楚书中的核心观点和主线
破除写作心魔:构建信手拈来的个人素材库
从一张白纸或者空白的屏幕开始写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解 --著名社会学家阿明.娜塞
我们常用 “信手拈来”,“文思泉涌” 来形容写作好的人,似乎所有的文采都能从他们笔中任意流淌出来,顷刻之间就能变出一篇好的文章,这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人的 “心魔”。后来和写作好的人交流,才发现,“个人素材库” 的积累才是他们可以连续不断产出优质内容的秘籍。
素材库就是个人的知识体系
怎么样才能算是学会了一本书,或者一个技能?一本书只是知识的外在表征,拥有一本书并不代表拥有了书中的知识,常听见有朋友自嘲说 “书买过等于看过”,只有当你能够将书中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自己心智模型的一部分时,才能说真正 “拥有” 了一本书。“知识管理” 的概念被各大文档和笔记软件炒得火热,个人知识体系作为一个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确实值得被认真管理。它本质上就是个人知识体系的外化,有人称之为 “外脑”。通过写笔记,不仅能够巩固个人知识体系,还能激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延伸。从写作的角度切入,这就叫素材库。如何构建一个好用的素材库呢?我有一招,半年的时间就构建了一个可以稳定输出高质量内容的素材库,下图就是我的知识图谱,每个红点都有机会挖掘出一篇高质量内容。读完下文,大家也能做出一样的东西。
我的知识图谱有上下两个独立的部分,因为我这半年一直在学习两个领域的东西,计算机技术是我的主业,所以一直在学习精进,它就是大的那一部分。另一个小的领域是沟通演讲,算是我的一个自我提升,也因此收获了不少。
我这个图谱只积累了半年,所以比较短小,再给大家欣赏一个知乎上 Ryooo 大神的图谱。从知识图谱中就可以看出大神超强的跨领域学习能力与积累。
好书还要读第三遍:知识由点成网的方法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通过两遍读书法收获了整本书的思维导图笔记,这个可以直接放到素材库吗?我认为不能。以前我和许多人一样,喜欢从网上或者书中复制大段大段的话到素材库中,但是从 “个人知识体系” 角度来讲,这是不对的。素材库是我们大脑的外化,里面必然都是我们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到“信手拈来”,自由地拆分重组。因此必须是自己有能力拆分重组的内容才能进入素材库,比如自己对一件事,一本书的想法,抑或是自己对他人文章的简要总结。这就引出我们的第三遍读书:拆分重组,将其融入个人知识体系中。如何拆分重组呢?这里推荐 “实体-关系” 笔记法,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关系来解释,因此我们的笔记也分为两类:
另外拆分并不只是将书籍的内容拆成实体和关系,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已有内容的关系。和已有内容建立连接,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记住新知识,不断积累成长,比如思考以下问题:
- 这个实体笔记在我的素材库中已经存在?如果存在,新的笔记只是在从另一个的角度理解这个实体?这两个理解角度是否有矛盾或者相互联系?
- 新的笔记和已有笔记是否存在关联?如果存在,建立新的关系笔记阐述这种联系
该笔记方法借鉴了 KG笔记法 以及书籍 《卡片笔记写作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学习。
该笔记方法更加适合支持双向链接的笔记软件,好在笔记软件非常卷,双向链接与知识图谱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功能了,比如钉钉文档,语雀,Obsidian 和 wolai 等等
什么时间进行呢?一般在做完读书笔记的几天之后。为什么不建议做完读书笔记后立即就拆解到素材库呢?首先,一次做两遍笔记过于疲惫,会有损学习乐趣。其次刚读完容易受到书中文字和观点的影响,变成书籍的复述者,用几天的时间忘掉细节再回来做笔记,会更加的简明扼要,更符合自己的语言与思考习惯。我自己则是每周固定花两个小时做素材库的整理,因为素材库开始的比读书笔记晚,读书笔记总是会有两到三周的延迟才进入素材库。
除了读书这种系统性输入外,平时自己零碎的生活实践感悟可以直接整理进素材库。自身的感悟和已有的内容往往能摩擦出更多的火花。
寻找写作主题
有了素材库这个宝藏,我们又要如何从中寻找写作主题呢?我认为好的文章必然是挖掘了知识间深刻的关联,或者是通过冲突矛盾吸引读者,并最终解决这个冲突矛盾。因此我们可以从素材库中已有内容的矛盾与关联出发,寻找写作主题。比如我有一篇笔记叫做 “金字塔原理”,我总结了金字塔原理的核心思想,“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在读《关键对话》时,我又新增了一篇笔记 “综合陈述法”,综合陈述法主张先描述事实经过,然后再说自己的感受和经过。我在关联已有内容时发现,“综合陈述法” 和 “金字塔原理” 其实是相互矛盾的,一个主张后说结论,一个主张先说结论,我不可能同时接受这两个结论,这样我会人格分裂的。于是我反复思考矛盾背后的原因,才发现它们针对的场景不同,“金字塔原理” 是针对辩论,演讲以及汇报这种追求消息传递有效性的场景,而 “综合陈述法” 针对的是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领导,或者两者关系非常紧张的场合,讲究委婉礼貌。在不同场景下是不能混用的。后来我又读了一本书《沟通的艺术》,才彻底解决我的困惑。衡量一个对话有两个维度,分别是有效性和适当性,有效性追求信息传达的准确有力,而适当性讲究对话要符合个人的身份与礼貌。“金字塔原理” 本质上就是适用于更加注重对话有效性的场合,而 “综合陈述法” 适合更注重适当性的场景。但是现实中很难确定一场对话到底是注重有效性更多,还是适当性更多,甚至是摇摆不定的中间状态。所以 “结论到底是现行还是后置?” 这个事情,我们不能死记硬背,要根据场景灵活调整。经过这么一番思考,我们不仅加深了自己的认知,还发现了一个高质量的写作主题,主题有足够的冲突(冲突意味着可以起吸引人的标题,比如可以叫做《金字塔原理你用对了吗?》,《小心被金字塔原理坑了》等等),网上也没发现类似的内容。(文章筹备中,敬请期待)。
我们还可以基于关联确定写作主题。比如:
- 读《Scala函数式编程式》学到了函数式编程的很多具体技术,却不知道它的核心思想与来龙去脉;
- 读《可计算性理论》时,知道了两种衡量可计算的方式,图灵机和Lambda演算。Lambda演算是函数式编程的基础,而它的核心思想是基于规律而不是数据来设计程序;
- 读《西方哲学史》时,了解到了罗素悖论引发的第三次数据危机,而第三次数学危机导致了图灵机和 Lambda 演算理论的产生;
至此这几本书就从哲学,到数学,再到计算机,将函数式编程来龙去脉与思想都呈现清楚了。如果通过这个顺序去写一篇函数式编程的入门文章肯定比很多纯讲技术的文章效果要好。(文章筹备中,敬请期待)
结构化输出
主题确定好了后,先不要急着开始,我一般会分两步:
- 画思维导图,确定文章的总体结构。这个思维导图既不要太粗也不要太细,太粗了没有办法下笔,太细了耗费时间太长,而且动笔之后往往还要调整,导图刚好能指导我们的开始写作即可;
- 按照导图思路动笔,核心观点和不少素材都是素材库中的,只要重新组织即可。可能会缺失部分素材,可以借助 AI 帮忙寻找,哈哈;
这是本篇文章开始动笔前,我画的一个思维导图,为了指导下笔,里面还是包含不少细节的,包括一些素材都提前选择好了。
头脑风暴:AI 能多大程度上帮助写作
ChatGPT 大火后,很多人研究怎么通过它提升写作效率,我也不例外。不过我用得很浅,还需要大佬们指点一二。我认为在写作中可能的用途如下:
- AI 找素材:目前我的主要用途。当有某个观点不知道怎么论证时,可以让 ChatGPT 结合名著或者名人名言论证一下(其实就是水字数,也算是提升文章可读性)。我保证这篇文章中完全没有使用 AI 生成,都是我的亲身实践。但是我在上一篇文章 ChatGPT时代读书的意义中确实有一段是 ChatGPT 帮忙找素材论证的,大家不妨找一下是哪段。(注意要检查一下 ChatGPT 所说的那些名著和名人名言是否真实存在。。。)
- AI 画配图:感觉很有前途,这样文章配图就能更加精美有个性。不过这篇文章暂时没来得及搞,还是手绘的。
- 找写作灵感:网上很多人说可以用 ChatGPT 进行创意,包括找灵感。不过我是抱怀疑态度的,无论 ChatGPT 找出的灵感再好,毕竟不是我自己思考出来,也不一定是我想写的,这样我怎么能组织好呢?
- AI 帮忙润色文笔:可能是我不太会用,感觉润色出来的和我自己风格相差太大,很难前后衔接起来。所以在前面我只用 AI 找素材,即使 AI 写了素材的论证,我也不会直接用,而是用自己语言和理解重写一遍。
总之,还是要自己思考清楚要写啥,AI 才能帮助到你。读者更想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分享自己真实的生活工作体会,而不是一堆概率性生成的文字。
End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的心魔已经被解开得差不多了。但,我还有一个心魔:费了这么大力气写出来的文章没人看怎么办?小盖提到过的另一个心魔,叫做完美主义,写作前和写作中尽管投入就好了,谁都不可能第一篇文章就有很高阅读量,但是随着优质作品越来越多,不断地产生正向循环,阅读量肯定也会逐渐上去的。也可以选择参加 ATA 的一些征文活动,好文章在活动中总是很容易崭露头角,比如这次的 “我有一招”。放弃不难,但坚持一定很酷。从现在开始坚持良好的输入输出循环,相信多年以后回看自己构建的复杂知识体系,和尽全力创作的文章时,一定会觉得曾经的自己真是太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