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vue 源码看问题 —— 如何理解 vue 响应式?(下)

简介: 从 vue 源码看问题 —— 如何理解 vue 响应式?(下)

observe() 方法

在上面的篇幅中,由于其他的内容点也不少,所以没有在上面对响应式进行深入解读,本质上在上面的所有 props、data、methods 等处理完成之后都会进行 observer 处理,下面就对其进行解读.

入口位置

具体定义位置为:src > core > observer > index.js.

这个方法要做的事很简单:

  • 判断 value 是否是对象或者 valueVNode 实例,就不进行处理
  • value 上存在 __ob__ 属性时,证明已经进行了observer 处理,直接返回 __ob__ 对象
  • 当不存在 __ob__ 属性且需要对 value 进行 observer,就通过 new Observer() 进行实例化 __ob__ 并返回

image.png

Observer 类

类的具体定义位置为:src > core > observer > index.js.

  • observe 实例上添加一个 dep 属性,其值为 new Dep()
  • 通过 def(value, '__ob__', this) 为当前的 value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定义 __ob__ 属性,即标记当前 value 已进行过 observe 处理
  • 判断当前接收的 value 类型
  • 如果是数组,处理数组的响应式
  • 如果是对象,通过 this.walk(value) 处理对象的响应式,其内部就是遍历每个 key 调用 defineReactive(obj, keys[i])

image.png

defineReactive() 方法

  • 实例化一个 dep 实例,仍然是一个 key 对应一个 dep
  • 获取 obj[key] 的属性描述符 property,判断是否支持对 property 属性描述符是否可配置,不支持就直接结束
  • 通过 property 获取 gettersetter 并且,判断入参个数赋予 val
  • 判断是否需要深度监测,如果需要就继续执行 observe(val) 方法,然后获取到子 __ob__ 即获取 childOb
  • obj[key]get 访问set 设置 进行拦截
  • get 拦截 中,如果 Dep.target 存在,通过 dep.depend() 进行 依赖双向收集,将 dep 添加到 watcher 中,也将 watcher 添加到 dep 中。如果 childOb 存在对其(嵌套对象)也进行依赖收集,此时还会判断当前 value 是否为数组,如果是数组需要执行 dependArray(value) 方法,使用 循环 + 递归 的方式处理 数组中选项为对象 的情况,对其进行依赖收集,因为前面的所有处理都没有办法处理这种情况,因为数组不能像通过属性 getter 那样进行拦截
  • set 拦截 中,首先获取修改之前的旧值,若新值和旧值相等就不进行处理,同时也会判断当前 value 是否是只读的,即存在 getter 不存在 setter 就是只读,此时也不做处理;接着就是设置新值,然后对新值通过 observe(newVal) 进行响应式处理;最后,通过 dep.notify() 进行依赖更新通知,其实就是调用 watcher 上的 update 方法,然后就进入 异步更新阶段,这个阶段后面章节会介绍.

image.png

对数组处理响应式

这一部分其实也是属于上面的内容,由于上面的内容比较多,这里单独进行解读.

主要处理内容:

  • 先判断是否有 obj.__proto__ 属性,因为这个属性是非标准的,所导致某些浏览器版本上会不存在,需要进行判断,可以通过 Can I use 查看.
  • 如果支持 proto 属性,就会通过 protoAugment(value, arrayMethods) 方法对原型链进行覆盖,即 target.__proto__ = src
  • 如果不支持,通过 copyAugment(value, arrayMethods, arrayKeys) 方法在这个对象上使用 def(target, key, src[key]) 直接在数组对象上定义对应的属性
  • arrayMethods 对象
  • 基于数组原型,创建一个新对象,复写(增强)数组原型上的方法,使其覆盖数组原型方法
  • 定义 methodsToPatch 数组,里面保存 7 个数组操作方法的方法名,遍历 methodsToPatch 通过 def() 方法为 arrayMethods 对象上定义上面的 7 个方法
  • 如果执行的是 push、unshift、splice,代表新增、删除和替换,此时需要对新元素进行响应式处理
  • 通过 ob.dep.notify() 进行依赖更新通知,这也是进入异步更新阶段
  • 向外返回处理结果,对应方法的处理结果还是通过 apply 调用对应的原生方法进行返回
  • this.observeArray(value) 方法遍历数组每一项,对其进行 observe 处理,即响应式处理
  • image.png

image.png

总结

上面的内容,就用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简单总结,当然详细内容也有在前面给出.

Vue 响应式原理是如何实现的?

注意 data 配置项在进行 observe 处理时一定会是个对象,详细可看 initData () 方法

  • 其核心是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对数据的访问和设置进行拦截处理
  • data 配置项为例,通过 new Observer() 对其进行处理,此时当前响应式目标数据会被分为 对象数组 两类
  • 对象:调用 this.walk() 方法,遍历对象上所有的 key 通过 Object.defineProperty 设置 gettersetter 实现拦截;如果属性值依旧为 对象,则递归为 嵌套对象 上的每个 key 设置 gettersetter
  • 通过 key 访问数据时触发 getter ,此时会进行依赖收集,即使用 dep.depend() 把相关的 watcher 保存在 dep
  • 通过 key 设置数据时触发 setter,此时通过 dep.notify() 通知相关的 watcher 进行更新,即调用 watcher.update()
  • 数组:重新对数组上的 7 个方法进行覆盖,实现对数组原型方法的拦截
  • 通过遍历对数组的每一项元素通过 new Observer() 进行响应式处理,前提是当前数组项为 对象数组
  • 当该数组进行调用 push、unshift、splice 方法时,认为属于 插入、替换 操作,此时需要对当前传入的新数组项进行 new Observer() 处理,最终是要触发了这 7 个方法之一都会由 dep.notify() 通知 watcher 进行更新,即调用 watcher.update()

methods、computed、watch 有什么区别?

  • 使用场景
  • methods —— 包含比较复杂的组件处理逻辑,可包含 同步逻辑异步逻辑
  • computed —— 使用于简单的数据处理并返回结果,主要是为了减少在模板上的逻辑处理,因此只适用于 同步逻辑
  • watch —— 主要用于监听组件数据变化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可包含 同步逻辑异步逻辑
  • 区别
  • computed 和 methods
  • methods —— 多次使用同一个 methods ,那么它就会被执行多次
  • computed —— 默认是 懒执行 的,并且不可进行配置,在一次渲染中多次使用 computed 属性只会调用一次,即其计算结果具有 缓存 特性,本质上是通过 watcher.dirty 属性进行控制实现的
  • computed 和 watch
  • 本质上都是通过 Watcher 实现的,但 computed 是懒执行不可配置,而 watch 可以通过 options.immediate 进行配置
  • watch 和 methods
  • 它们并不适合进行比较,因为属于不同的内容,因此只能从包含关系进行区分,watch 中的复复杂逻辑可以抽离成一个个的 metods

vue 如何处理 props、data、methods、computed 中的属性 key 重复问题?

vue 中对每个配置项中 key 的定义都会做 判重处理,主要是依赖它们的优先级:

propsKey > dataKey > methodsKey > computedKey


目录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算法
vue渲染页面的原理
vue渲染页面的原理
96 56
|
7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UED
vue2和vue3的响应式原理有何不同?
大家好,我是V哥。本文详细对比了Vue 2与Vue 3的响应式原理:Vue 2基于`Object.defineProperty()`,适合小型项目但存在性能瓶颈;Vue 3采用`Proxy`,大幅优化初始化、更新性能及内存占用,更高效稳定。此外,我建议前端开发者关注鸿蒙趋势,2025年将是国产化替代关键期,推荐《鸿蒙 HarmonyOS 开发之路》卷1助你入行。老项目用Vue 2?不妨升级到Vue 3,提升用户体验!关注V哥爱编程,全栈开发轻松上手。
|
10天前
|
数据采集 资源调度 JavaScript
极致的灵活度满足工程美学:用Vue Flow绘制一个完美流程图
本文介绍了使用 Vue Flow 绘制流程图的方法与技巧。Vue Flow 是一个灵活强大的工具,适合自定义复杂的流程图。文章从环境要求(Node.js v20+ 和 Vue 3.3+)、基础入门案例、自定义功能(节点与连线的定制、事件处理)到实际案例全面解析其用法。重点强调了 Vue Flow 的高度灵活性,虽然预定义内容较少,但提供了丰富的 API 支持深度定制。同时,文中还分享了关于句柄(handles)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官网复杂案例无法运行的问题。最后通过对比 mermaid,总结 Vue Flow 更适合需要高度自定义和复杂需求的场景,并附带多个相关技术博客链接供进一步学习。
|
10天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供应链
属性描述符初探——Vue实现数据劫持的基础
属性描述符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比如defineProperty与Proxy的区别,比如vue2与vue3实现数据劫持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实现效果有哪些差异等,这篇博文只是入门,以后有时间再深挖。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
1月前
|
移动开发 JavaScript API
Vue Router 核心原理
Vue Router 是 Vue.js 的官方路由管理器,用于实现单页面应用(SPA)的路由功能。其核心原理包括路由配置、监听浏览器事件和组件渲染等。通过定义路径与组件的映射关系,Vue Router 将用户访问的路径与对应的组件关联,支持哈希和历史模式监听 URL 变化,确保页面导航时正确渲染组件。
|
1月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开发者
Vue中的class和style绑定
在 Vue 中,class 和 style 绑定是基于数据驱动视图的强大功能。通过 class 绑定,可以动态更新元素的 class 属性,支持对象和数组语法,适用于普通元素和组件。style 绑定则允许以对象或数组形式动态设置内联样式,Vue 会根据数据变化自动更新 DOM。
|
JavaScript 容器
【Vue源码解析】mustache模板引擎
【Vue源码解析】mustache模板引擎
92 0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vue源码解析之mustache模板引擎
vue源码解析之mustache模板引擎
126 0
|
JavaScript
01 - vue源码解析之vue 数据绑定实现的核心 Object.defineProperty()
01 - vue源码解析之vue 数据绑定实现的核心 Object.defineProperty()
135 0
|
JavaScript 索引
Vue $set 源码解析(保证你也能看懂)
说明这个key本来就在对象上面已经定义过了的,直接修改值就可以了,可以自动触发响应
163 0
Vue $set 源码解析(保证你也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