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资料的时候,翻出了早期从别的地方看到的关于测试基本知识30问。重新看了一遍,有很多感慨,原来自己也踩过那么多坑。故重新梳理了下,精简成10问,一起来看看那些看似小白,但又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01 我适合做软件测试么?
个人认为,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测试不需要天赋异禀,只要你努力,达到中上水准的测试能力基本没啥问题,还到不了拼天赋的情况。所以,如果你有幸选择了测试(不管是自己选择的还是别人忽悠上路的),那就埋头学习呗。以前对测试有些标签是“细心”、“认真”等等,其实不论哪个行业都需要这两个特质。笔者也不是自己选的测试,只是当时有这么一份工作机会而已。如果不是让你特别痛苦(生无可恋),那就继续走下去吧,持续学习,不断改进。最怕的就是半途而废。工作嘛,就是有一份收入。大多数人都不会把好爱和工作绑在一起。
02 软件测试很简单么?
在软件测试的初期,你可能只是需要按照别人给定的测试用例,机械地去执行就可以了,那是相对简单的。但是接下来,你需要形成自己的测试思维,结合业务去做用例设计。你需要学会分析和定位BUG,还需要尝试去看看业务的代码长什么样。
3~4年之后,你要学习从整体上把控项目的测试进度,根据版本特性去制定测试策略,考虑测试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同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去提升测试效率。
再之后,你要学习推动质量内建,改进研发过程,从根本上提高代码的交付质量。去做更多的测试左移和右移。测试人员不应当把自己局限在测试的职责范围内,不断扩充自己的边界,不好么?测试难不难,取决于你的自我要求,市场会给你真实的答案,没事多看看相关的招聘信息。
03 测试和开发能否一起愉快合作?
当然可以的。测试、开发只是职责不同,为什么不能愉快合作?原则上他们应该一起更愉快的合作,才能更好地交付业务,开发负责把需求实现,测试为开发的代码提供质量兜底(测试无法保障质量哟,只能提升和改进)。造成开发测试对立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的筒仓思维过于严重,对于BUG的归属产生了不同的看法,研发主管要求少写BUG,测试主管要求多发现BUG,二者对立了。所以大家才会“水火不相融”。现在,大家对于BUG的数量不再过多地关注,更多关注的是最终的交付结果,所以二者变的相互促进。如果你的测试主管还以BUG量来考核你,可以考虑离开这样的团队。
04 测试人员是否需要了解软件开发知识?
作为测试人员,个人的建议是,非常需要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及所使用到的技术体系。如果不了解被测试系统的架构设计知识,在开展测试时,会有处处被掣肘的感觉。不管是定位BUG还是分析BUG,如果你不了解原理,就很难有效的去处理那些问题。作为一名优秀的测试人员,必须要能够自己画对业务的技术架构图及数据流程图。有助于你更好的去做测试用例设计和场景覆盖。例如,当你了解了redis的技术实现,你在设计用例时,就会考虑到数据持久化、数据时效性、数据透传等等场景。而如果你不懂技术,通过业务场景,很难覆盖到这些技术特性。
05 规范的测试会增加项目成本?
测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会增加项目成本的。个人也遇到过不需要测试直接上线的项目。但是是否值得,需要从3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项目当前处于什么阶段:对于早期的验证项目,质量并没有那么重要,公司可能需要某个项目进行快速市场验证,这个时候时间是第一因素,那么在保证核心业务没问题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少测试的投入。这也是很多初创的项目很少招测试的原因。
项目的性质是什么:对于一般的业务验证,我们对质量可能会有些松懈,但是对于金融、医药、交通类的项目,质量大过天。对于这类项目,质量是需要重点保障的,否则后果会相当严重。
客户的容忍度多高:这个也是要重点考虑的。对于To C的产品而言,质量不佳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进而引发用户流失(现在的同质化产品严重过剩)。而相对于多数的To B产品,客户对于产品缺陷的容忍度会高些,在沟通到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放松些。